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25数据库三级备考自整理笔记

备考策略:

博主是边做题边学习知识点的,从每个章节->每套真题的流程,知识点清晰详细,喜欢的请点个关注和收藏,祝大家考试顺利,必过必过必过!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外->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视图,是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模式->用户不可见;等价为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与具体的应用和所使用的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又称逻辑模式)

内->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又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

1.1当模式改变时

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但外模式可以不变。

1.2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故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1.3数据库的两级映像:

->>>>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的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2.概念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数据的概念化结构。

2.1使数据库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

2.2集中精力分析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

->>>>故没有描述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3.数据字典: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

3.1目的: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一般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管理和维护。

4.数据库系统设计阶段:概念、逻辑、物理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概念设计: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设计(3个):包括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应用程序概要设计。

->即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1数据库物理设计(5个):包括数据库逻辑模式描述、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如为表设计索引、设计数据分区方案)、数据分布设计(设计数据分布策略)、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即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属于数据库概念设计。

5.数据库应用系统物理设计阶段活动:确定存储结构、存取路径的选择和调整、确定数据存放位置和确定存储分配。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设计属于数据库日常维护活动。

6.瀑布模型:基于严格的、明确的需求作为软件系统开发基础的软件开发模型。

6.1快速原型模型:一种快速开发方法,不需过多前期准备工作,想做就直接开干的模型。

6.2螺旋模型:瀑布模型的系统性+快速模型的可修改性,引入风险评估活动。

->开发阶段象限(4个):

  1. 项目规划(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目标,选择可行的实时方案)、
  2. 风险评估(目标是识别和评估风险)、
  3. 工程实现(通过实施活动将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产品)、
  4. 用户评估(评价实现结果)。

7.数据库系统生命周期中(5个): 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与部署、运行与维护。

7.0.DBAS(5个)实现与部署:建立数据库结构;数据加载;事务和应用程序的编码及测试(如实现与部署);系统集成、测试与试运行;系统部署。

7.1通过系统规划与定义来明确系统的目标任务。

7.2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系统规划与分析阶段,项目规划包括(4步)

  •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根据系统规划与定义的工作内容,具体说明项目的最终产品以及期望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目标;
  • 根据DBAS软件开发模型,分解和定义整个项目包括的工作活动和任务。
  • 估算完成该项目的规模及所需各种资源。
  • 制定合理的DBAS项目计划,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预测和控制方案。

->>>>需求分析是在项目规划之后。

->>>>确定系统范围和边界不属于7.2项目规划。

->>>>系统规划和定义的具体内容有:任务陈述、确定任务目标、确定系统范围和边界、确定用户视图。

8.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包括数据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处理、业务规则需求分析)、

性能需求分析(数据操作响应时间或数据访问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允许并发访问的最大用户数、每秒TPS代价值)、

其他需求分析(存储、安全性、备份和恢复需求分析)

8.1数据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需求可以表示为事务规范。

8.2事务规范:事务名称、事务描述、事务所访问的数据项、事务用户。

9.操作可行性:论证是否具备DBAS开发所需的各类人员资源(项目管理人员、数据库系统分析员、应用编程人员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工作环境等,以及为支持DBAS开发如何去改进加强这几方面资源。

10.系统的实现阶段主要是:系统编码和测试,针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不足对系统进行升级时运行维护阶段的工作。

11.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虚表,数据库中只存放了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11.1它是原始数据库数据的一种变换,是查看表中数据的另外一种方式。可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

11.2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表中获得的,这些表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那些用于产生视图的表叫做该视图的基表。一个视图也可以从另一个视图中产生。

11.3视图的特点(3个)

  1. 简单性,看到的就是需要的。视图不仅可以简化用户对数据的理解,也可以简化对它们的操作。那些被经常使用的查询可以被定义为视图,从而使得用户不必为以后的操作每次指定全部的条件;
  2. 安全性,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他们所能见到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则既看不见也取不到;
  3. 逻辑据独立性,视图可帮助用户屏蔽真实表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视图的特点可以达到以下的几点作用:1简化数据查询语句;使用户从多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提高数据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12.

http://www.dtcms.com/a/286096.html

相关文章:

  • Linux文件传输工具:lrzsz
  • C#测试调用ServiceController类查询及操作服务的基本用法
  • Python数据类型探秘:解锁编程世界的魔法钥匙
  • Vue (Official) v3.0.2 新特性 为非类npm环境引入 globalTypesPath 选项
  • 【爬虫】03 - 爬虫的基本数据存储
  • DolphinDB × Vanna:构建支持自然语言查询的企业级 RAG 系统
  • bash-completion未安装或未启用
  • IELTS 阅读C15-Test 2-Passage 1
  • LeafletJS 性能优化:处理大数据量地图
  • 零基础入门:用C++从零实现TCP Socket网络小工具
  • 二进制写入与文本写入的本质区别:系统视角下的文件操作
  • 解决【软件安装路径】失败的方法
  • MySQL事务四大隔离级别
  • 服务器清理空间--主要是conda环境清理和删除
  • Github库镜像到本地私有Gitlab服务器
  • 【DataWhale】快乐学习大模型 | 202507,Task03笔记
  • LVS(Linux Virtual Server)详细笔记(实战篇)
  • Day06_C语言网络编程20250718
  • Altera Quartus:cof+tcl脚本实现编译完成后自动生成jic文件
  • 2025测绘程序设计国赛实战:一轮终章 | 单向后方交会C#实现
  • 中证1000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比例是多少?
  • 移动游戏性能优化通用技法
  • C语言实战:超级玛丽游戏
  • 【软件测试】软件开发模型与需求分析
  • 网关-微服务网关入门
  • 数据交易“命门”:删除权与收益分配的暗战漩涡
  • 包管理工具npm cnpm yarn的使用
  • uniapp基本使用
  • 碰一碰发视频系统源码搭建与碰碰贴写文案,写好评定制化开发:支持OEM
  • 归一化波动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