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后端开发——success(data) vs toAjax(rows): 何时用
toAjax(int rows)
- 用途:用于不返回任何数据的 “写” 操作(增、删、改)。
- 工作原理:它只接收一个 int 类型的参数(通常是数据库操作影响的行数)。它只关心这个数字是不是大于0,然后返回一个通用的、不带 data 字段的成功或失败消息。
- 何时使用:当您的前端在执行完一个操作后,只关心“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而不需要后端返回任何具体数据时。例如,一个简单的“修改某个配置项”的操作。
success(Object data)
- 用途:用于需要返回具体数据的 “读” 操作,或者需要返回新资源的“写” 操作。
- 工作原理:它接收一个 Object 类型的参数(可以是任何对象、列表等)。它会将这个 data 对象整个放入返回的 JSON 的 data 字段中。
- 何时使用:
- 所有“读”操作:例如查询列表 list()、获取详情 getInfo(),必须用它来包装返回的数据。
- 需要返回新资源的“写”操作:正如您修改的 add() 方法,前端在新增成功后,迫切需要知道新生成的数据的 ID,以便进行后续操作(如跳转详情页)。这时,就必须用 success() 把包含新 ID 的对象返回给前端。
一句话总结:前端要数据,就用 success(data);前端只要一个成功/失败的信号,就用 toAjax(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