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I(产品基本信息)系统如何构建
汉捷咨询 胡红卫
PBI(Product Base Information 产品基本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主数据之一,是产品研发、产品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财经管理等业务管理系统,是IPD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石。PBI的内容架构可以用“一个哑铃,两个球拍”来比喻,如下图所示:
产品基本信息(PBI)实质上是一个管理体系,不仅包括产品主数据管理,也需要相应的业务流程支撑,还需要处理与战略规划(SP)、IPD开发、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流程的接口管理,尤其需要构建PBI软件系统(以下简称PBI系统)。华为公司2006年开始进行PBI信息梳理、顶层设计、软件系统开发,与2008年推出了第一版PBI系统,并作为IPD整体IT平台的主要系统之一。汉捷咨询多年来持续开展PBI系统的研究和咨询,可以说是除华为之外,汉捷是对PBI研究最透的,而且汉捷基于PBI应用实践,自主开发了AIPD-PBI软件系统,采用树形结构、图形和数据表相结合的方式,方便用户直观管理产品主数据,并与AIPD-OR&PP(需求与产品规划及立项)系统、AIPD-RDM(研发管理)系统实现无缝集成。
企业建设自身的PBI系统,可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PBI系统建设的目标
PBI系统的核心目标是为企业提供统一、准确、可信的产品基础数据,支持多业务领域的管理需求,包括产品研发、营销、供应链、财经等。通过集中管理产品基本信息,解决传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数据凌乱、多头管理、缺乏动态维护等问题。
二、PBI系统架构梳理
如上所述,PBI系统的架构被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哑铃,两块球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维度信息
• 产业目录:定义企业的产品分类和业务范围。
• 销售产品分类:明确产品在销售领域的分类,支持市场细分和销售策略制定。
2、Offering和Release信息
• Offering信息:包括产品型号、版本、生命周期状态、编码等。
• Release信息:管理产品的发布版本,确保产品在不同阶段的信息一致性。
3、研发项目与重量级团队信息
• 项目信息:记录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项目信息,包括项目进度、团队成员等。
• 团队信息:涉及IPMT(集成组合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等跨部门团队的组织信息。
4、信息关联关系
• 明确Offering、版本与项目之间的关系,确保产品信息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统一和可追溯。
三、PBI系统的应用场景
PBI系统广泛应用于以下业务领域:
• 产品研发:支持多产品线、多版本、多平台的产品开发。
• 产品管理:提供统一的产品信息,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营销管理:为市场细分、销售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 供应链管理:确保产品信息在采购、生产和交付环节的一致性。
• 财经管理:支持产品维度的财务分析和成本核算。
四、PBI系统的模块
参考汉捷AIPD-PBI软件系统,PBI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 产业/产品目录管理:定义产品分类和业务范围。
• 技术目录管理:支持技术组件和模块的管理。
• Offering信息管理:包括产品型号、版本、生命周期状态等。
• 研发项目管理:记录项目进度和团队信息。
• 销售目录与SKU/Mpart管理:支持销售和供应链管理。
• 跨部门团队管理:明确各团队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五、自主开发或引进系统的步骤
• 需求分析:明确企业对产品主数据管理的需求,确定PBI系统的功能范围。
• 架构设计:设计“哑铃架构”,明确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 系统开发或选型购买:开发PBI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并进行系统测试。或者选型购买专业软件。
• 数据迁移与整合:将现有数据迁移到PBI系统中,并进行清洗和整合。
• 系统集成:与企业现有的ERP、CRM、PDM等系统集成,确保数据流通和一致性。
• 上线与培训:正式上线PBI系统,并为用户提供操作培训。
• 持续优化:根据用户反馈和业务发展,持续优化系统功能。
六、PBI系统建设策略
1、数据集中管理
• 统一数据源:集中管理PBI系统中的相关信息,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可信度。
• 数据动态维护:基于业务流程动态更新数据,避免数据过时或冗余。
2、支持复杂业务需求
• 多产品线管理:支持多产品线、多版本、多项目、多团队的管理需求。
• 跨部门协作:通过明确团队信息和职责,促进跨部门协作。
3、持续优化
• 定期评估和优化:根据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持续优化PBI系统。
• 培训与支持:提供PBI系统的培训课程,帮助员工快速掌握系统操作。
PBI产品基本信息系统是企业实现产品主数据统一管理和高效运营的重要系统,能够支持多业务领域的管理需求,解决传统PDM系统的不足。对于产品线和产品品类多样化,而且需要提升产品管理、研发管理、运营管理的企业来说,应当尽早构建PBI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