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 与redis缓存一致性,延时双删 和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哪个方案好

MySQL 与 Redis 缓存一致性方案比较:延时双删 vs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在解决 MySQL 与 Redis 缓存一致性问题时,延时双删和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是两种常见方案。下面我将从原理、优缺点、适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1.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Cache-Aside 模式)

实现步骤

  1. 更新 MySQL 数据库

  2. 删除 Redis 缓存

  3. 后续查询会自动从数据库加载最新数据到缓存

优点

  • 实现简单:逻辑清晰直接

  • 性能较好:只有一次缓存删除操作

  • 减少不一致窗口: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较好一致性

缺点

  • 删除缓存失败:如果第二步失败会导致长期不一致

  • 短暂不一致窗口:在数据库更新后、缓存删除前可能有短暂不一致

代码示例

java

public void updateData(Data data) {// 1. 更新数据库dataDao.update(data);// 2. 删除缓存redisCache.delete(data.getId());
}

2. 延时双删策略

实现步骤

  1. 第一次删除 Redis 缓存

  2. 更新 MySQL 数据库

  3. 延时一段时间后再次删除 Redis 缓存

优点

  • 解决读写并发问题:能处理"读旧数据后写回缓存"的情况

  • 减少不一致时间:二次删除能捕获大多数不一致情况

缺点

  • 实现复杂:需要引入延时机制

  • 性能开销:两次删除操作

  • 延时难以确定:延时时间需要根据业务特点调整

代码示例

java

public void updateDataWithDoubleDelete(Data data) {// 1. 第一次删除缓存redisCache.delete(data.getId());// 2. 更新数据库dataDao.update(data);// 3. 延时再次删除缓存executor.schedule(() -> {redisCache.delete(data.getId());}, 500, TimeUnit.MILLISECONDS); // 通常延时500ms-1s
}

方案对比

比较维度先更新DB再删除缓存延时双删
实现复杂度简单较复杂(需要延时机制)
性能较好(1次删除)稍差(2次删除+延时)
一致性保证较好更好(解决更多边界情况)
失败影响可能导致长期不一致第一次失败同左,第二次失败影响小
适用场景一般业务场景对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

最佳实践建议

  1. 大多数场景:优先使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方案

    • 实现简单

    • 性能更好

    • 配合重试机制和监控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

  2. 高并发敏感场景:考虑延时双删

    • 当存在大量读写并发时

    • 对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如金融核心业务)

  3. 增强措施(两种方案都适用):

    • 引入消息队列:通过消息队列保证删除操作最终执行

    •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作为最后保障

    • 实现删除重试机制:应对网络抖动等问题

    • 监控告警:对缓存不一致情况进行监控

  4. 特殊考虑

    • 如果缓存数据计算成本很高,可以考虑"更新数据库+更新缓存"(但要注意并发写问题)

    • 对于极其关键的数据,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锁

结论

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是更优选择,因为它在保证较好一致性的同时具有更简单的实现和更好的性能。只有在极高并发、对一致性要求极高的特殊场景下,才需要考虑使用延时双删策略。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应该配合重试机制、监控告警和适当的缓存过期策略来构建健壮的缓存系统。

http://www.dtcms.com/a/279512.html

相关文章:

  • 系统思考:跨境跨界团队学习
  • 安装Keycloak并启动服务(macOS)
  • SpringMVC4
  • 用基础模型构建应用(第九章)AI Engineering: Building Applications with Foundation Models学习笔记
  • mac安装nvm执行命令报错-解决方案
  • 延迟双删
  • redis面试高频问题汇总(一)
  • 中间件部署
  • Android 16k jni修改
  • 进阶03 二叉树进阶
  • Linux ACL权限策略
  • The Network Link Layer: WSNs 泛洪和DSR动态源路由协议
  • 《星盘接口3:虚无之眼的觉醒》
  • 机载激光雷达目标识别:从点云到凝视成像的算法全景
  • 【尝试】基于Whisper进行语音转文字识别
  • libimagequant windows 编译
  • 开放网络的容器化未来:SONiC在AI智算与园区的落地实践
  • LVS集群技术
  • 网络--OSPF实验
  • TCP半关闭
  • 简单易用的资产跟踪器DumbAssets
  • ICMP隧道工具完全指南:原理、实战与防御策略
  • 多模态融合优化:突破图神经网络与CNN特征对齐瓶颈,赋能细胞多模态联合建模
  • 内网环境自签名超长期HTTPS证书,并在Chrome中显示为安全证书
  • [spring6: Resource ResourceLoader ResourceEditor]-加载资源
  • RocketMQ消息模型
  • 选择一个系统作为主数据源的优势与考量
  • Java-ThreadLocal
  • 微信131~140
  • Linux连接跟踪Conntrack:原理、应用与内核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