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浅切多道的晶圆切割 TTV 均匀性控制与应力释放技术

一、引言

在半导体制造中,晶圆总厚度变化(TTV)均匀性是决定芯片性能与良品率的关键因素,而切割过程产生的应力会导致晶圆变形,进一步恶化 TTV 均匀性。浅切多道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晶圆切割技术,在控制 TTV 均匀性与释放应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深入研究其相关技术对提升晶圆加工质量意义重大。

二、浅切多道工艺对 TTV 均匀性的控制机制

2.1 精准材料去除

浅切多道工艺通过分层切削,每次切削深度较小,可更精准地控制晶圆表面材料的去除量。相较于传统单次大深度切割,该工艺能有效避免因局部材料去除过多或过少导致的厚度偏差,逐步修正晶圆表面轮廓,实现 TTV 均匀性的有效控制 。

2.2 降低切削力波动

由于单次切削深度浅,刀具与晶圆接触时产生的切削力较小且波动幅度低。稳定的切削力减少了晶圆在切割过程中的振动和变形,使切割过程更平稳,有助于维持晶圆厚度的一致性,从而提升 TTV 均匀性 。

三、浅切多道工艺下的应力释放机制

3.1 分散应力产生

浅切多道工艺将整体切削力分散到多次切割中,降低了单次切削产生的应力。每次切割产生的应力较小,不易引发应力集中现象,避免了因应力过大导致的晶圆变形和损伤,从源头上减少了应力对 TTV 均匀性的影响 。

3.2 分步应力释放

在多道切割过程中,后序切割可对前序切割产生的应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释放和调整。随着切割的推进,晶圆内部应力逐步得到释放,使晶圆内部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有效降低了因应力积累导致的变形风险,保障 TTV 均匀性 。

四、TTV 均匀性控制与应力释放技术策略

4.1 工艺参数优化

通过实验和仿真,确定最佳的切削深度、切割道次、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组合。合理的参数设置既能保证切割效率,又能最大程度地控制 TTV 均匀性和释放应力 。例如,在保证加工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切削深度、增加切割道次,可进一步分散应力,提升 TTV 均匀性。

4.2 辅助应力释放技术

结合热处理、激光冲击等辅助技术,进一步释放晶圆内部应力。在浅切多道切割后,对晶圆进行低温退火处理,可消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利用激光冲击技术在晶圆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也能有效释放应力,从而提高 TTV 均匀性 。

4.3 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

在切割过程中引入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晶圆的 TTV 和应力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切割工艺参数或启动辅助应力释放措施,实现对 TTV 均匀性和应力的动态控制 。

高通量晶圆测厚系统运用第三代扫频OCT技术,精准攻克晶圆/晶片厚度TTV重复精度不稳定难题,重复精度达3nm以下。针对行业厚度测量结果不一致的痛点,经不同时段测量验证,保障再现精度可靠。​

我们的数据和WAFERSIGHT2的数据测量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真值的再现性:

(以上为新启航实测样品数据结果)

该系统基于第三代可调谐扫频激光技术,相较传统双探头对射扫描,可一次完成所有平面度及厚度参数测量。其创新扫描原理极大提升材料兼容性,从轻掺到重掺P型硅,到碳化硅、蓝宝石、玻璃等多种晶圆材料均适用:​

对重掺型硅,可精准探测强吸收晶圆前后表面;​

点扫描第三代扫频激光技术,有效抵御光谱串扰,胜任粗糙晶圆表面测量;​

通过偏振效应补偿,增强低反射碳化硅、铌酸锂晶圆测量信噪比;

(以上为新启航实测样品数据结果)

支持绝缘体上硅和MEMS多层结构测量,覆盖μm级到数百μm级厚度范围,还可测量薄至4μm、精度达1nm的薄膜。

(以上为新启航实测样品数据结果)

此外,可调谐扫频激光具备出色的“温漂”处理能力,在极端环境中抗干扰性强,显著提升重复测量稳定性。

(以上为新启航实测样品数据结果)

系统采用第三代高速扫频可调谐激光器,摆脱传统SLD光源对“主动式减震平台”的依赖,凭借卓越抗干扰性实现小型化设计,还能与EFEM系统集成,满足产线自动化测量需求。运动控制灵活,适配2-12英寸方片和圆片测量。

http://www.dtcms.com/a/278551.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学智能算法(十八)|SVM基础概念-向量点积
  • CentOS 安装jenkins笔记
  • windows在anaconda中下载安装fasttext
  • jenkins搭建笔记
  • .gitignore文件中的各种写法详解
  • JMeter 连接与配置 ClickHouse 数据库
  • JavaScript 高级封装方法指南
  • 将CSDN文章导出为PDF
  • RabbitMQ的介绍与安装
  • 嵌入式小记
  • 亚马逊自养号技术栈解析:从环境隔离到AI行为模拟的实战指南
  • C++编程语言:标准库:内存和资源管理(Bjarne Stroustrup)
  • 对偶原理与蕴含定理
  • UART寄存器介绍
  • 解决安装 make 时 “configure: error: C compiler cannot create executables” 报错
  • 用于监测线性基础设施的分布式声学传感:现状与趋势
  • week3
  • 阿里云ODPS多模态数据处理实战:MaxFrame的分布式AI数据管道构建
  • ISO 15765-2TP传输协议
  • 迁移学习之图像预训练理解
  • 【双链表】【数组】
  • ubuntu(22.04)系统上安装 MuJoCo
  •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 网络协议和基础通信原理
  • qt-- 编译工具-Cmake的使用
  • 一文读懂循环神经网络(RNN)—语言模型+读取长序列数据(2)
  • Python----NLP自然语言处理(NLP自然语言处理解释,NLP的发展历程)
  • QT——文件操作类 QFile和QTextStream
  • 【同等学力-计算机-真题解析】离散数学-图论(握手定理、欧拉公式)
  • ARMv8.1原子操作指令(ll_sc/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