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链表算法题7 -- 环形链表||

leetcode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linked-list-cycle-ii/description/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如果链表无环,则返回 null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如果 pos 是 -1,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不允许修改 链表。


示例1

输入:head = [3,2,0,-4], pos = 1
输出:返回索引为 1 的链表节点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


示例2

输入:head = [1,2], pos = 0
输出:返回索引为 0 的链表节点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


思路

  这道题可以沿用上一个环形链表的思想(快慢指针法),上一篇文章中证明了如果链表中有环,那么 fast 指针与 slow 指针一定可以在环中相遇,而在有环链表中还有一个结论,那就是相遇节点与头节点每次都走一步,他们必然会在入环处相遇(证明在代码之后)。

  有了这个结论之后,这道题就很好解决了,我们只需要先判断链表是否有环(上一个环形链表算法题),如果没有环,那么就返回NULL;如果有环,那么找到相遇节点 interNode 之后,然后定义一个节点指针 pcur 指向头节点,如果 pcur 与 interNode 不相同,那么就让 pcur 与interNode 同时往后走,直到他们两相等为止,入环的第一个节点即为 pcur


代码1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ListNode;
 //相交结点
 ListNode* IntersectionNod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 fast = head;
    while (fast && fast->next)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slow == fast)
        {
            return slow;
        }
    }
    return NULL;
 }

//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struct ListNode *detectCycle(struct ListNode *head) 
{
    //先找相交节点
    ListNode* interNode = IntersectionNode(head);

    if (interNode == NULL)
    {
        return NULL;
    }

    //相遇节点与首结点每次走一步可以在入环处相遇
    ListNode* pcur = head;
    while (pcur != interNode)
    {
        interNode = interNode->next;
        pcur = pcur->next;
    }
    return interNode;
}

 代码2

  当然,上述代码还可以改进一下。不难发现,其实 fast 与 slow 相遇之后,interNode 就是 slow (fast 也可以),所以可以直接用 slow 来作为相遇节点。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ListNode;
struct ListNode *detectCycle(struct ListNode *head) 
{
    ListNode* fast = head, *slow = head;

    while (fast && fast->next)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fast == slow)
        {
            //相遇了,说明有环
            ListNode* pcur = head;
            while (pcur != slow)
            {
                //相遇节点与首结点每次走一步可以在入环处相遇
                pcur = pcur->next;
                slow = slow->next;
            }

            return slow;
        }
    }

    return NULL;
}

证明 

  这里将链表抽象为以下结构(假设fast一次走两步,slow一次走一步):

设头节点为H,入环的第一个节点为E,fast 与 slow 相遇节点为M,H 到 E 距离为 L,E 到 M 距离为 X,环的周长为 R,所以 E 到 M 的距离就是 R - X ,再假设 fast 与 slow 相遇之前,fast 已经在环内走了 n 圈了,所以在相遇之前, fast 所走过的路程为:L + nR + X;而 slow 所走过的路程为:L + X,为什么 slow 没有绕环呢,因为在 slow 进入环后,fast 与 slow 的距离是越来越近的,他们俩的最大距离就是环的距离,而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是越来越近的,所以 fast 是会在 slow 进入环之后的一圈内必然是会追上 slow 的。

  由于 fast 一次走两步,slow 一次走一步,所以 fast 所走的路程是 slow 所成路程的两倍,所以有如下这个等式:

  L + nR + X  = 2 * (L +X)

移项就可以得到:

  nR = L + X    =>   L = nR - X    =>    L =  (n - 1)R + R - X

这个等式也就表明,当 slow 到达相遇节点 M 之后,再绕环走 n - 1 圈,头节点也就到达了与 E 相距 R - X 的节点处;此时,slow 回到相遇点,与 E 的距离也是 R - X。所以相遇节点与头节点每次都走一步,他们必然会在入环处相遇。

相关文章:

  • matlab汽车动力学半车垂向振动模型
  • Mac 部署Ollama + OpenWebUI完全指南
  • 第三十三周学习周报
  • 洛谷 P2894 USACO08FEB Hotel 题解
  • C语言----共用体
  • 1、云原生写在前面
  • 高并发系统-性能指标的判断
  • prompt技术结合大模型 生成测试用例
  • transformer(4):FFN 编码器块
  • Hutool - Cron:强大的定时任务模块
  • 装饰器模式
  • 双指针-三数之和
  • 【YOLOv11改进- 主干网络】YOLOv11+CSWinTransformer: 交叉窗口注意力Transformer助力YOLOv11有效涨点;
  • MongoDB:记一次数据迁移经验
  • JavaSE的基础语法(5)
  • PostgreSQL如何关闭自动commit
  • 基于Python的Flask微博话题舆情分析可视化系统
  • SaaS 平台开发要点
  • javascript-es6 (四)
  • 【NLP251】命名实体实战(基于Transformer分类)
  • 戴上XR头盔,五一假期在上海也能体验“登陆月球”
  • 魔都眼|石库门里看车展,五一来张园体验城市“漫时光”
  • 夜读丨春天要去动物园
  •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查
  • 这就是上海!
  • 外交部官方公众号发布视频: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