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差:你的思维如何在工作中给你设置障碍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认知偏差:你的思维如何在工作中给你设置障碍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确认偏差、沉没成本谬论、负面偏差等
当贵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时,它并没有获得任何关注。尽管如此,你仍在为这一失败的提案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 “我们不能现在就放弃,我们已经投资了这么多。”
欢迎来到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认知偏差世界——它对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工作,都有影响。
什么是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常见的思维错误,妨碍我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我们并不总是如实看待事物。我们不是通过感官直接获取信息并据此行动;相反,我们的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自主的解读,有时候这些解读是具有误导性的。内心的体验并不总与外部世界完全一致。
认知偏差这一概念最早由研究人员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于1972年提出,并在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得到广泛传播。理查德·E·尼斯贝特和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等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扩展,而大卫·麦克拉尼等作者则帮助将其带入主流。
作为人类,我们并不是为了做出逻辑决策而进化的——而是为了生存。认知偏差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帮助作用。但现代世界中,许多场景要求我们做出更理性的判断,我们常常感到沮丧,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最好的思考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坏消息是我们无法消除认知偏差。好消息是:我们越是了解它们,我们就能够越频繁地克服这些偏差,甚至利用它们为我们所用。
克服认知偏差的第一步是承认我们存在偏差。即使是最复杂的思想者也会受到自己认知偏差的影响,所以至少我们并不孤单。第二步是利用工具来帮助平衡我们的非理性倾向。
以下是八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以及一些可以帮助你克服它们或将其转变为专业优势的工具。
1. 乐观偏差
乐观偏差是指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几率,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容易取得成就。这就像那些硅谷企业家,他们坚信自己的新创业公司将在一个竞争激烈且大多数竞争者都失败的市场中成功。
这很有道理,因为进化通常偏爱乐观主义者:那些敢于冒险并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更有可能将他们的“乐观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而企业家和领导者则被要求违背概率,避免分析瘫痪,推动创新。因此,当风险很高时(在商业中通常如此),乐观偏差是游戏的一部分。
但乐观是一剂强药,少量有效。过于乐观的预测可能会导致我们浪费时间和资源去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事情并不总会如愿以偿,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何时条件不再有利于我们。
如何控制乐观偏差
为了对抗乐观偏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对自己对工作的美好期待要保持怀疑。假设项目会比你最初想象的要更困难和更昂贵。不要期望你的好主意仅凭积极思考就能实现——要准备为它们而奋斗。
但最重要的是,信任数字。数据是严格且公正的,熟悉企业的现金流可以帮助你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2. 负面偏差
负面偏差是指我们因为负面事件而对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更大程度的改变,而不是因为中性或正面事件的影响。
不幸的是,负面偏差并不会抵消乐观偏差:各种认知偏差协同运作,尽管它们之间并不一致。就像我们倾向于假设事情会对我们有利于他人一样,当结果不如预期时,我们往往会过于关注负面信息。
负面偏差曾经是一个优势,有助于准备应对动物攻击。然而,我们的大多数竞争对手和不满客户并不想撕扯我们的器官。让负面情绪支配我们工作时,我们会使挑战变得复杂,并错失新机会。
如何控制负面偏差
主动跟踪你的成功。我们容易记住发生的错误,因此主动记录成功的事情变得至关重要。使用你喜欢的电子表格应用、笔记应用或数字日记记录已达成的目标、新想法和你工作的积极影响。
3. 确认偏差
确认偏差是指专注于支持已有信念的新信息,而轻视任何可能挑战这些信念的因素。当我们对信念产生依赖时,我们往往能很容易找到与之相符的事实。毕竟,说服自己是对的比考虑另一种观点要容易得多。
如何控制确认偏差
寻求与已有信念相反的信息。如果你认为某个项目会成功,那就主动思考一下它可能失败的原因。更好的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前,向团队征求反馈。使用调查应用来请求匿名反馈,让不同意见能够有机会打破共识。
4. 沉没成本谬论
沉没成本谬论描述的是一种倾向:我们为某项投资投入了资源,因此即使放弃可能更好,我们仍坚持不放。
如何控制沉没成本谬论
如果某个产品、策略、合作关系或其他工作努力未能奏效,切断联系并继续前进可能会很困难。一般建议是始终根据新证据重新评估过程。
5.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优先考虑首先接触到的信息,即使后续信息可能更相关或更现实。
如何控制锚定效应
因为锚定效应可能让你对特定指标视而不见,所以一定要确保从新角度审视数据。使用报告或图表应用生成报告,通过尝试不同的数据可视化方式,你可能会发现新的、不同的、更强大的模式。
6. IKEA 效应
IKEA 效应是指当我们参与创建某物时,通常会对此物产生更强的依恋感。
如何控制 IKEA 效应
好消息是,IKEA 效应在工作中可以轻松发挥良好作用。你可以通过更深入地参与到项目中来利用它,让设计师和写作者学习基本编程,以便更主动地参与到如何展现他们作品的过程中。
7. 目标梯度效应
目标梯度效应解释了当我们离目标越近时,工作会变得更加努力的原因。
如何控制目标梯度效应
以让你看到目标还有多远的方式对工作进行可视化。由丰田开发的看板流程可以展示项目的整个工作流程,并帮助将每一部分放在上下文中。
8. 认知吝啬者理论
根据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我们的脑袋并不是很“勤快”。“认知吝啬者理论”表明,我们倾向于尽量减少解决问题所需的努力。
如何控制认知吝啬者理论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刚刚开始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认知卸载。理性和有意识地选择我们如何运用心理努力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消除摩擦的模式。
在我们克服认知偏差或将其用作我们优势之前,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有偏差,我们一直都有,可能将永远如此。作为人类就是有偏见。
在工作中,我们并不比在生活中更理性。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偏见,我们就更可能抓住它们的动态,并在进行专业决策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通过实施正确的工具,我们甚至可以利用认知偏差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