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人脸识别技术合规备案最新政策详解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从技术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替代、监管体系四方面构建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治理框架,旨在平衡技术发展与安全风险。

一、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

公共场所使用限制:仅在“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情况下,方可在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且必须设置显著提示标识,防止技术过度侵入私人领域。

私密空间禁止:明确禁止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等私密空间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科研例外条款:为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研发、算法训练活动预留空间,允许在合规框架内突破常规限制,促进技术创新。


二、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与同意机制:要求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单独同意”,用户有权便捷撤回同意,防止“一揽子授权”。

数据存储规范:确立“设备内存储+最短必要期限”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取得单独同意外,人脸信息不得通过互联网传输,保存期限不得超过处理目的所需。

三、倡导技术替代方案

非唯一性原则: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时,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防止技术霸权。

鼓励国家认证渠道:优先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提升安全性,减少信息重复采集。

四、构建监管体系

备案制度:要求信息存储量达10万人即需省级网信部门备案,增强行业透明度。

多部门协同监管:网信部门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流程联动监管。

社会监督渠道:任何组织、个人均可投诉举报违法行为,激活公众参与技术治理的能动性。


五、平衡发展与安全

未成年人保护: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信息需监护人同意,并制定专门规则,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

司法实践回应:总结杭州“AI换脸技术”侵权案等司法案例,对技术异化风险进行制度性回应,确保技术“以人为本”。

该办法既禁止技术滥用,又为科研攻关留出空间;既强化个人权利,又避免阻碍技术进步,为全球人脸识别技术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关文章:

  • NC IntellisysIQ QP、QPA和QPD QP3 Slave buried slave ON RS232 等通讯接口针脚定义
  • 多语种多场景的的分页详解
  • Linux下MySQL的安装与使用
  • Linux C/C++编程 —— 线程技术总结
  • NGINX如何处理静态文件?你会如何优化静态文件的传输?
  • 1538. 【中山市第十一届信息学邀请赛决赛】互质(different)
  • 从制造到智造:猎板PCB的技术实践与产业价值重构
  • 文章记单词 | 第115篇(六级)
  • 飞书知识问答深度体验:企业AI应用落地的典范产品
  • 数字信号处理大实验2 利用FFT估计信号的频率
  • Python训练营打卡Day34
  • 查看Linux进程中所有线程
  • PyQt学习系列07-数据库操作与ORM集成
  • 信号与系统03-信号的频域分析
  •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 哈希表的实现(上)
  • QString 写时拷贝简介
  • 探索常识性概念图谱:构建智能生活的知识桥梁
  • STM32 SPI通信(软件)
  • 【LINUX操作系统】线程池——线程部分综合运用并实现一个自己的线程池
  • 百度推广网站吸引力/江苏百度推广代理商
  • 建设单位网站的重要性/seo招聘
  • 建设机械网站机构/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 wordpress 访问控制/武汉做seo
  • 深圳做兼职的网站/百度推广时间段在哪里设置
  • 上海疫情最新情况2023年6月/seo全称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