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刷题:神奇的函数

今天刷的是PythonTip的Python 入门挑战中的题,整体难度不高,适合小白练手以及巩固知识点。下面会进行详细讲解。


每日一句

即便落日缓缓没入地平线,

余晖依然倾洒,映红半边天。

恰似人生,哪怕行至低谷,

也要绽放最后的光热,拼出属于自己的绚烂。


目录

每日一句

31.判断是否通过考试

32.判断两次输入是否相等

33.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

34.打印全名

35.判断质数(使用函数)

36.整数的幂

37.打印个人信息

38.前N个自然数之和

39.计算圆面积

总结


31.判断是否通过考试

编写一个函数:判断学生的成绩是否通过考试。

  • 创建check()的函数,参数为marks(分数)。
  • 在该函数中,检查用户输入的分数是否大于40
  • 如果它大于或等于40,打印 通过
  • 否则,打印 失败
  • 在函数之外,接受用户输入的分数。
  • 使用函数名称调用该函数。

输入格式:一个整数

解析:

第一步:定义 check 函数

1.创建一个名为 check 的函数,为其设置一个参数 marks,此参数用于接收学生的分数。

2.在函数内部,运用条件判断语句检查 marks 是否大于或等于 40。

3.若 marks 大于或等于 40,使用 print 函数输出 “通过”;若 marks 小于 40,使用 print 函数输出 “失败”。

第二步:获取用户输入并调用函数

1.在函数定义完成之后,利用 input 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分数,同时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

2.调用之前定义的 check 函数,把用户输入的分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它,进而触发函数进行分数判断与结果输出操作。

代码如下:

# 定义一个名为check的函数,参数为marks
def check():# 函数内部,判断是否通过考试if marks >= 40:print("通过")else:print("失败")marks = int(input())# 调用函数
check()

32.判断两次输入是否相等

编写一个函数:判断传递的两个参数是否相等。

  • 获得两个整数输入num1num2
  • 创建一个接受两个参数的函数myFunction()
  • 在该函数中,检查两个参数是否相等。
  • 如果它们相等,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调用该函数,将整数num1num2作为参数传给该函数,并打印返回值。

输入格式:两个整数

解析:

第一步:获取用户输入

1.使用 input() 函数获取两个整数输入,将它们分别存储在 num1 和 num2 变量中。由于 input() 得到的是字符串,需要使用 int() 函数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

第二步:定义函数

1.创建一个名为 myFunction 的函数,该函数接受两个参数。

2.在函数内部,使用条件判断语句检查这两个参数是否相等。

3.如果相等,使用 return 语句返回 True;如果不相等,返回 False

第三步:调用函数并输出结果

1.调用 myFunction 函数,将 num1 和 num2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2.使用 print() 函数打印函数的返回值,让用户知道这两个整数是否相等。

代码如下:

# 得到用户输入
num1 = int(input())
num2 = int(input())# 创建两个参数的函数
def myFunction():# 比较两个参数if num1 == num2:return Trueelse:return False# 调用函数
print(myFunction())

33.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

编写一个程序: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

  • 创建print_numbers()的函数。
  • 在该函数中,放入两个打印语句。print(5)print(100)
  • 调用print_numbers()函数2次。

解析:

第一步:定义函数

1.创建一个名为 print_numbers() 的函数。

2.在函数内部,编写两条打印语句,分别打印数字 5 和 100。

第二步:多次调用函数

在函数定义完成后,调用 print_numbers() 函数两次。每次调用该函数时,它都会执行函数内部的两条打印语句。

代码如下:

# 定义一个函数
def print_numbers():print(5)print(100)# 调用两次函数
print_numbers()
print_numbers()

34.打印全名

编写一个函数:打印全名,中间有空格。

  • 定义一个名为full_name()的函数,有两个参数first_namelast_name
  • 在函数中,打印 first_name 和 last_name ,并用一个空格将它们分开。
  • 在函数外部,输入名字和姓氏的字符串,并将赋值给firstlast变量。
  • 调用该函数并将firstlast作为参数传递。

解析:

第一步:定义函数

1.创建名为 full_name 的函数,该函数需要两个参数 first_name 和 last_name,分别代表名字和姓氏。

2.在函数内部,使用 print() 函数输出 first_name 和 last_name,并且在两者之间添加一个空格,以形成完整的全名格式。

第二步:获取用户输入

在函数外部,使用 input() 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名字和姓氏,分别将它们存储在 first 和 last 变量中。

第三步:调用函数

调用 full_name 函数,将 first 和 last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这样函数就能根据输入的名字和姓氏打印出完整的全名。

代码如下:

# 定义一个函数:打印全名,中间有空格
def full_name(first_name,last_name):# 打印全名print(first_name,last_name)# 接受用户输入
first = input()
last = input()
# 调用该函数并将`first`和`last`作为参数传递
full_name(first,last)

35.判断质数(使用函数)

编写一个函数:判断一个数字是否是质数。

质数是指只被1或其本身除以的数字。例如,7519,等等。

  • 定义一个名为check_prime()的函数。
  • 在该函数中,创建flag变量,其值为0,并从2到 number - 1 运行一个循环,判断 number 是否能被2 到 number - 1 之间的任何数字所除。
  • 如果数字可以被整除,将flag变量设置为1
  • 在循环外,如果flag1,打印非质数。否则,打印 质数
  • 在函数之外,为number变量获取一个整数输入。
  • 调用该函数,并将number作为一个参数传递。

输入格式:一个整数

解析:

第一步:定义函数

1.定义一个名为 check_prime() 的函数,此函数需要接收一个参数,该参数代表要判断是否为质数的数字。

2.在函数内部,初始化一个名为 flag 的变量,将其值设为 0。这个变量用于标记该数字是否为质数,0 表示可能是质数,1 表示不是质数。

3.运用 for 循环,让循环变量从 2 迭代到 number - 1。在每次迭代中,检查 number 是否能被当前循环变量整除(使用取余运算符 % 判断余数是否为 0)。

4.若 number 能被 2 到 number - 1 之间的某个数字整除,就把 flag 变量的值设为 1。

5.当循环结束后,使用 if 条件语句检查 flag 的值。若 flag 为 1,说明该数字不是质数,使用 print 函数输出 “非质数”;若 flag 为 0,表明该数字是质数,输出 “质数”。

第二步:获取用户输入

在函数定义完成后,使用 input 函数从用户处获取一个整数输入,并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然后存储在 number 变量中。

第三步:调用函数

调用之前定义的 check_prime() 函数,将 number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触发函数对输入数字进行质数判断并输出结果。

代码如下:

# 定义check_prime()的函数
def check_prime():flag = 0# 循环for i in range (2,number):# 判断 i是否能整除 number# 如果能整除,将flag设置为1if number % i == 0:flag = 1# 根据flag的值,判断是否是质数if flag ==0:print("质数")else:print("非质数")number = int(input())# 调用函数
check_prime()

36.整数的幂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一个整数的幂。

  • 输入整数num
  • 创建带有参数 arg1 的函数calculatePow.
  • 返回 arg1 的三次幂。
  • 调用该函数,将num作为参数,并打印返回值。

输入格式:一个输入的整数

解析:

第一步:获取用户输入

使用 input() 函数从用户处获取一个整数输入,然后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并赋值给变量 num。这是因为 input() 函数返回的是字符串类型,而后续的幂运算需要整数类型。

第二步:定义函数

创建一个名为 calculatePow 的函数,该函数接收一个参数 arg1。在函数内部,通过将 arg1 乘以自身三次(或者使用幂运算符 ** 计算 arg1 的三次方)来得到 arg1 的三次幂,最后使用 return 语句返回计算结果。

第三步:调用函数并输出结果

调用 calculatePow 函数,将之前获取的 num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然后使用 print() 函数将函数的返回值打印出来,这样就能显示出输入整数的三次幂。

代码如下:

# 输入
num = int(input())# 创建带有参数 `arg1` 的函数`calculatePow`
def calculatePow(arg1):return arg1**3# 调用该函数,将`num`作为其参数,并打印返回值
print(calculatePow(num))

37.打印个人信息

写一个程序来打印一个人的信息。

第1步:

  • 创建display_info()的函数。
  • 该函数接受两个参数:namelocation
  • 在两个单独的行中打印namelocation

第2步:

在函数的外面。

  • 从用户那里获得字符串输入并分配给country变量。
  • 调用display_info(),参数分别为:字符串"Magnus"和变量country

输入格式:一个字符串

解析:

第一步:定义函数

1.创建名为 display_info 的函数,此函数需要两个参数,分别为 name 和 location

2.在函数内部,使用 print 函数分两行依次打印 name 和 location 的值,从而将个人信息清晰展示。

第二步:获取用户输入并调用函数

1.在函数定义完成之后,使用 input 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将其赋值给 country 变量,这里的 country 代表个人所在的位置信息。

2.调用 display_info 函数,将字符串 "Magnus" 作为 name 参数,country 变量作为 location 参数传递给该函数,以此实现打印个人信息的功能。

代码如下:

def display_info(name,location):print(name)print(location)# 输入你的国家
country = input()# 调用函数
display_info("Magnus",country)

38.前N个自然数之和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前N个自然数的和。

  • 定义find_sum()的函数,以数字n作为参数。
  • 在该函数中,计算从1n的数字之和,并返回。
  • 在函数外部,为变量number获得一个整数输入。
  • 调用该函数并将number作为参数传递,打印返回值。

输入格式:一个整数

解析:

第一步:定义函数

1.定义一个名为 find_sum 的函数,它接受一个参数 n,这个 n 代表要计算前多少个自然数的和。

2.在函数内部,初始化一个变量(比如 sum_result)用于存储求和结果,初始值设为 0。

3.使用 for 循环,让循环变量从 1 迭代到 n,在每次迭代时,将当前循环变量的值累加到 sum_result 中。

4.循环结束后,使用 return 语句返回 sum_result,也就是从 1 到 n 的自然数之和。

第二步:获取用户输入

在函数定义完成后,使用 input 函数从用户那里获取一个整数输入,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并赋值给变量 number

第三步:调用函数并输出结果

1.调用 find_sum 函数,把 number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2.使用 print 函数打印函数的返回值,这样就能显示出前 number 个自然数的和。

代码如下:

# 定义`find_sum()`的函数,以`n`作为参数。
def find_sum(n):sum = 0for i in range(1,n+1):sum = i + sumreturn sum
number = int(input())# 调用该函数并将`number`作为参数传递,并打印返回值。
print(find_sum(number))

39.计算圆面积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圆的面积。

下面是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

面积 = 3.14 * 半径 * 半径

  • 创建compute_area()函数,接受radiuspi两个浮点参数。
  • 在该函数中,计算圆的面积并返回。
  • 在函数的外面,从用户那里获得半径值并分配给radius变量。
  • 创建一个浮点变量pi,并将其设置为3.14。
  • 调用compute_area(),参数分别为:变量radius和变量pi
  • 打印返回值。

输入格式:一个浮点数(半径)

解析:

第一步:定义函数

1.创建一个名为 compute_area 的函数,该函数需要接收两个浮点类型的参数,分别是 radius(圆的半径)和 pi(圆周率)。

2.在函数内部,按照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 = pi * 半径 * 半径 进行计算,将计算得到的面积值使用 return 语句返回。

第二步:获取用户输入并初始化变量

1.在函数外部,使用 input 函数从用户处获取一个表示圆半径的输入,将其转换为浮点类型并赋值给 radius 变量。

2.创建一个浮点类型的变量 pi,并将其值设置为 3.14。

第三步:调用函数并输出结果

1.调用 compute_area 函数,将 radius 和 pi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2.使用 print 函数打印函数的返回值,该返回值即为根据用户输入的半径计算出的圆的面积。

代码如下:

# 创建函数compute_area()
def compute_area(radius,pi):area = pi*radius*radiusreturn area
# 在函数外面,从用户那里获得半径值并将其分配给radius变量
radius = float(input())# 创建一个浮点变量pi,并将其设置为3.14
pi = 3.14# 调用函数compute_area(),参数分别为:变量radius和变量pi
a = compute_area(radius,pi)# 打印返回值
print(a)

总结

以上这些题目极为基础,对于语法学习尚处入门阶段的小白而言,是检测自身语法是否达标的理想之选。

持续更新~

相关文章:

  • linux 内核warn_on/Bug_on
  • Java多线程同步:确保并发安全的关键策略
  • 肿瘤特异性标志物CD248
  • AES加密模式详解及OpenSSL C库函数指南
  • LeRobot 框架的开发指南 (下)
  • opencv 图像的平移和旋转
  • Flyweight(享元)设计模式 软考 享元 和 代理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
  • ArcGIS Pro 3.4 二次开发 - 编辑
  • 单机Kafka配置ssl并在springboot使用
  • Spring MVC-面试题(33)
  • 「二叉搜索树·手撕暴走篇」:用C++《一路向北》狂写指针のの死亡轮盘!
  • C++成员对象和封闭类
  • 在ubuntu 24安装 postgresql 17 (源码安装)
  • 【Python数据库全栈指南】从SQL到ORM深度实践
  • 深入浅出IIC协议 - 从总线原理到FPGA实战开发 -- 第五篇:多主仲裁与错误恢复
  • 【编程语言】【Python】一篇文章搭建python知识体系
  • 数据保护与通讯安全
  • 基于 STC89C52 的养殖场智能温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基于S7-1200 PLC与MM440变频器的速冻库制冷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算法打卡第五天
  • 网站建设设计原则/知乎软文推广
  • 浪琴女士手表网站/制作网站的最大公司
  • wordpress publisher/广州网站seo
  • 做网站每年需付费吗/百度问问
  • 建筑网站大全豆丁网/公司推广策划
  • 网站服务器崩溃/互联网推广销售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