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力达靶标:精密制造赋能材料沉积技术革新
引言
靶标作为物理气相沉积(PVD)、磁控溅射等工艺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等领域薄膜制备的“源头”。南通卓力达依托精密金属加工与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纯度金属靶标领域实现突破。本文将从靶标的多领域应用与卓力达的核心优势两方面展开解析。
一、靶标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
半导体制造
-
集成电路:铜、钛、铝靶材用于芯片金属互连层沉积,纯度达99.999%(5N级),确保纳米级薄膜的均匀性与导电性。
-
封装测试:金、银靶材用于键合层与封装导电层,卓力达产品表面粗糙度≤0.1μm,减少微孔缺陷。
-
-
显示面板领域
-
OLED屏幕:氧化铟锡(ITO)靶材制备透明导电膜,电阻率≤5×10⁻⁴ Ω·cm,透光率>90%,满足柔性屏弯折需求。
-
液晶面板:钼靶材用于TFT-LCD阵列的金属布线层,卓力达提供宽度超1800mm的大尺寸靶材,减少拼接缝隙。
-
-
新能源与光学领域
-
光伏电池:铝、银靶材用于背电极镀膜,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靶材利用率≥85%(行业平均70%)。
-
光学镀膜:硅、二氧化锆靶材制备增透膜与滤光片,厚度控制精度±2nm,应用于AR/VR镜头与激光器件。
-
-
医疗与工具涂层
-
人工关节:钛合金靶材沉积生物相容性涂层,硬度达HV1500,磨损率降低60%。
-
切削刀具:氮化钛(TiN)靶材形成耐磨镀层,使用寿命延长3-5倍。
-
二、卓力达靶标的五大核心优势
-
高纯度材料制备技术
-
采用真空熔炼+电子束精炼工艺,金属纯度最高达99.9999%(6N级),杂质元素(如Fe、O)含量<10ppm。
-
提供铜、铝、钛、钼、ITO等30余种靶材,支持合金靶(如Al-Si、Cu-Mn)定制开发。
-
-
精密加工与绑定技术
-
数控机床加工靶材尺寸精度达±0.01mm,平面度≤0.02mm/m²,减少镀膜厚度波动。
-
自主研发扩散焊+钎焊复合工艺,实现靶材与背板(铜、铝)的结合强度>150MPa,热循环测试(-196℃~500℃)无开裂。
-
-
全流程品控体系
-
通过ISO 9001、IATF 16949认证,配备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与X射线荧光仪(XRF),实现材料成分100%检测。
-
洁净车间(Class 1000级)生产,避免粉尘污染,表面粗糙度Ra≤0.05μm。
-
-
环保与成本优化
-
采用水切割替代传统线切割,材料损耗降低15%,废料回收率>98%。
-
绑定工艺减少贵金属(如银焊料)用量,综合成本较进口靶材降低30%-40%。
-
-
快速响应与定制服务
-
支持异形靶材(环形、管状)加工,最大直径2000mm,厚度范围0.5-50mm。
-
样品交付周期7天,量产订单15-30天交付,紧急订单可启动“绿色通道”加急生产。
-
三、技术突破与行业贡献
卓力达攻克靶材制造的三大技术壁垒:
-
大尺寸靶材均匀性控制:开发多轴联动加工中心,解决1800mm以上靶材的密度一致性难题(密度偏差<0.5%)。
-
高致密化处理:通过热等静压(HIP)技术将靶材孔隙率降至0.01%,溅射成膜速率提升20%。
-
氧化控制技术:真空包装+氮气存储,确保ITO靶材氧含量稳定在9.5%-10.5%(行业公差±1%)。
未来,卓力达将聚焦复合靶材与旋转靶材研发,联合高校开发纳米晶粒结构调控技术,推动半导体国产化替代进程。
结语
南通卓力达凭借20年精密加工经验,从金属蚀刻跨界靶材制造,打破日韩企业在高纯靶材领域的垄断。其“纯度+精度+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正在加速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行业的国产化进程。随着全球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卓力达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靶标行业向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