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已由信息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
DeepSeek引发的AI热潮迅速蔓延到了各个行业,目前接入DeepSeek的企业,涵盖了科技互联网、云服务、电信、金融、能源、汽车、手机等热门领域,甚至全国各地政府机构也纷纷引入。
在 DeepSeek 等国产 AI 技术的推动下,众多企业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数智化转型的机遇。人们看到了国产 AI 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也引发了全社会对 AI 技术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为企业内部系统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全新的发展思路。
许多企业在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收获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光明乳业旗下的华东中心厂,作为 “上海市标杆性智能工厂”,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生产全程监控和全周期数字化管理。
尽管企业数智化转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整合是首要难题,企业内部往往存在多种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架构各异、数据格式不同,在与新的 AI 技术融合时,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一些传统制造业公司,逐步引进了 OA、ERP、SRM、MES、PLM 以及 CRM 等多套管理系统,然而由于缺乏顶层规划设计,各系统接口不通,业务数据无法横向贯通,导致关键流程依赖人工驱动,效率低下,跨系统数据集成成本高昂 。
数据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随着数智化转型的深入,企业收集、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这些数据包含了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客户隐私等重要信息。一旦遭遇数据泄露、黑客攻击或数据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360曾下发内部文件要求解散所有微信工作群,原因就是防止公司商业秘密通过微信外泄 。
人才短缺也是制约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数智化转型需要既懂业务又掌握先进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中小企业在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相较于大型企业缺乏优势,更难吸引到高素质数字化人才,导致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储备和应用经验 。
此外,数智化转型还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压力。从硬件设备的更新升级,到软件系统的开发采购,再到人员培训、后期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有限的资金预算成为了阻碍转型的一道难关,在面临经济压力时,可能会因减少投入而影响数字化转型的进度和效果。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要实现数智化转型,需要从技术、人才、数据治理和组织变革等多个关键因素入手,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有效策略。过重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强数据治理、推动组织变革等手段,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业务流程优化、决策智能支持等。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深度和广度也将不断拓展。数智化将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客户服务,实现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在技术层面,AI 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为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应用层面,更多创新的数智化应用场景将不断涌现,推动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在产业生态层面,企业与 AI 技术提供商、科研机构、高校等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智化产业生态。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拥抱变革,勇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迎接数智化时代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