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2K的退火产生非晶态二氧化硅分子动力学模拟
Sophia
关键词:CP2K;非晶态;二氧化硅;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
非晶二氧化硅(a-SiO₂)因其高介电常数、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于光电子器件、微电子绝缘层、以及多种涂层领域。本案例将通过模拟退火方式获得无定形二氧化硅结构,即令晶态二氧化硅升温至融化以破坏晶态结构,如何降温成固态,最后做结构优化。注意不能对熔融状态下的二氧化硅直接做结构优化,否则会收敛到能量很高,无化学意义的极小点结构。
初始模型的构建
启动VMD,进入 Extension-Modeling-Inorganic Builder中构建方石英二氧化硅超胞,如图1所示:
图1 初始晶态二氧化硅模型
首先进行高温动力学模拟,CP2K输入文件中任务类型设为分子动力学,理论方法选择GFN1-XTB,温度设为3000,采用CSVR热浴,计算10 ps。其结构演变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经过10 p后,晶态二氧化硅已经完全变得无序。
图2 升温过程晶态二氧化硅结构的演变
接着进行降温动力学的模拟,CP2K输入文件温度设为800,采用CSVR热浴,模拟时间计算6 ps。算完后进入gnuplot,执行以下命令检查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plot ‘cool-1.ener’ u 2:4 w 1 t ‘Temperature
图3 降温过程体系的温度变化
可以看到,初始温度2819.6 K,模拟前期和参考温度温差较大。降温较快。模拟6 ps后温度降为880K ,和参考温度较为接近。
最后通过径向分布函数考察其结构特征,如图4和图5 所示。可以看到,初始晶态结构的rdf十分陡峭,体现出原子排列的显著周期性。而无定型二氧化硅的RDF很平滑,类似于液态物质,体现出盒子里的原子分布十分无序。
图4 初始二氧化硅的径向分布函数
图5 模拟产生的非晶二氧化硅的径向分布函数
结语 本案例通CP2K分子动力学模拟,成功探究了通过高温退火产生非晶体二氧化硅的过程。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本案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