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构建设计的人性密码:从“假需求陷阱”到“人性博弈”,拆解售前翻车现场的底层逻辑
亲爱的小伙伴,在您浏览之前,烦请关注一下,在此深表感谢!
产品思维训练视频课程已更新至https://edu.csdn.net/course/detail/40430
程序员老张狠狠砸了下键盘:“第18版了!客户又说要改回第一版?!”
这样的魔幻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 “我们要个智能系统!”
(交付后)“AI太智能了不好控制,能不能傻一点?”
- “就按淘宝那样做!”
(上线后)“我们可是高端品牌,怎么能像淘宝?”
- “功能越全越好!”
(验收时)“核心功能都没做好,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嘛?”
为什么客户总在变卦? 为什么你熬夜肝的方案,最后被批得一文不值? 为什么明明按需求做,客户却说不满意?
答案很残酷:客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更残酷的是:他们嘴上说的需求,90%是假的。
这不是客户故意耍你,而是人性使然——人类天生不擅长准确表达需求,就像女朋友说“随便”时,你选啥都是错的。
别做需求的搬运工,要做人性的翻译官。
客户买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更懒、更爽、更安全”的幻觉。
所以,真正的产品高手,不是“客户要啥就给啥”,而是“客户以为他要A,其实他需要B,而你能给他C+D的完美组合”。
怎么做到?往下看。
一、认知颠覆:需求过滤器的第一性原理
1. 需求冰山模型——客户说的只是水面上的1%
1910年,客户说:“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如果福特当真了,今天满大街还是马车。
但福特听懂了潜台词:“我要的是更快的移动方式。”——于是汽车诞生了。
所有表面需求,都只是冰山一角,水下才是真相。
- 客户说:“我们要个报表系统。”
实际想的是:“领导来视察时,得让数据看起来牛逼。”
- 客户说:“提高审批效率。”
实际怕的是:“流程慢了,锅全甩我头上。”
- 客户说:“预算不是问题。”
翻译过来:“你敢报高价,我就敢换供应商。”
怎么挖出真实需求?
——用“反向探针话术”逼出潜台词。
错误问法:“您具体想要什么功能?”(客户自己都懵)
正确话术:“这个需求是为了解决XX问题吗?如果是的话,其实有更狠的方案……”(引导客户自己推翻原有需求)
2. 人性的五个原始按钮——客户决策的底层代码
所有需求背后,都藏着人性最原始的驱动:
- 怕死(生存焦虑)
客户黑话:“风险管控要做好。”
真实OS:“别让我背锅。”
- 懒癌(省力本能)
客户黑话:“最好能自动同步。”
真实OS:“别让我动手,最好也别让我动脑。”
- 贪婪(利益最大化)
客户黑话:“性价比要高。”
真实OS:“能白嫖最好。”
- 虚荣(身份认同)
客户黑话:“我们要行业领先。”
真实OS:“让我能在年会上吹牛逼。”
- 孤独(决策恐惧)
客户黑话:“生态要闭环。”
真实OS:“别让我做选择,我害怕选错。”
摸准这些按钮,你就能预判客户的预判。
二、暗黑真相:客户自己都不知道的言外之意
案例1:政务系统要“美观大气”
你以为:UI设计要高大上。
真相:领导来视察时,要能一键生成“政绩可视化大屏”。
案例2:企业要“数字化转型”
你以为:上一套ERP系统。
真相:老板想裁员,但不想赔N+1,所以用“系统替代人力”。
案例3:客户说“参考竞品就行”
你以为:照抄功能列表。
真相:他们内部有派系斗争,你的方案只是用来打压对手的武器。
怎么破译这些黑话?
——玩一场“需求狼人杀”。
1. 观察微表情:当客户说“这个不重要”却反复强调时,这就是核心痛点。
2. 追问“为什么”:连问5次,直到对方卡壳,真相就会浮出水面。
3. 故意给错误选项:“您是要A方案(明显很烂)还是B方案?”客户急了就会说出真实想法。
三、反杀攻略:把垃圾需求炼成金子的操作流
1. 灵魂三问话术模板
✅ 第一问:“这个需求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挖真实痛点)
✅ 第二问:“如果只能实现一个功能,您选哪个?”(逼客户做减法)
✅ 第三问:“假设预算砍半,您会优先保留什么?”(测试需求优先级)
2. 需求拆弹五步法
Step1:记录客户原话(保留证据防甩锅)
Step2:翻译成人话(过滤掉“五彩斑斓的黑”)
Step3:反向验证(用“如果……会怎样”试探)
Step4:给出“对比方案”(让客户自己打脸)
Step5:埋彩蛋(预留一个“可砍功能”给客户彰显权力)
四、高阶玩法:用人性杠杆撬动决策链
1. 如何让反对者变成代言人?
- 找出谁最可能阻挠项目,提前给他“定制需求”。
- 例:财务总监怕超支?在方案里加个“成本实时预警”功能,他立马变盟友。
2. 利益地图绘制技巧
- 送分题:客户明确说出口的需求(做及格就行)
- 送命题:客户没说但影响成败的关键(比如领导的KPI)
顶级产品经理的终极能力,不是画原型,而是预判人性。
- 客户说“随便”时,知道他要的是“你别让我思考但得让我满意”。
- 客户说“越快越好”时,知道他在担心“再拖下去我要背锅”。
- 客户说“按你们专业的来”时,知道他在想“做砸了正好甩锅给你”。
如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私信沟通,关注 结构化知识课堂-CSDN博客
明天的产品大咖就是你,创作不易,麻烦关注一下,点赞+收藏,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