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基础数论】质数判断
质数判断
质数:对于所有大于 1 的自然数而言,如果该数除 1 和自身以外没有其它因数 / 约数,则该数被称为为质数,质数也叫素数。
如何判定一个数是否为质数呢?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 试除法 : 对于一个数 n, 可以枚举 [ 2, n-1 ] 区间内所有数,去尝试整除 n,如果在区间内存在一个数能将 n 整除,则 n 不是质数。
还要注意一个点 : 最小的质数是 2,小于 1 的数不是质数。
所以,代码如下:
bool isPrime(int n){if(n <= 1) return false;for(int i = 2; i < n; i++){if(n % i == 0) return false;}return true;
}
那么上述代码还能优化吗?答案是 可以 。
如果按照上面的代码运行的话,对于一个数,我们将它所有的约数全都枚举了一遍,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下面举个例子: 例如12,显然12不是质数, 它的因数有1、2、3、4、6、12,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因数是成对出现的,(1, 12)、(2, 6)、(3, 4),那我们能不能只枚举小的那一个因数呢,这样就算是一个质数,当我们枚举一直到 n \sqrt{n} n ,我们发现没有符合条件的因子时就不用再向下枚举了,因为一个合数的因子都是成对出现的。
所以 for 循环中的条件可以写成这样 :
i ≤ \leq ≤ n \sqrt{n} n
但是一个数的平方根不一定是一个整数,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写:
i ∗ \ast ∗ i ≤ \leq ≤ n
有的时候,当 n 很大的时候, i ∗ \ast ∗i 有可能会超内存,可以改为 :
i ≤ \leq ≤ n / i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忘了 4、9、16、25 等等这种是一个数平方的要特别注意
最终代码
bool isPrime(int n){if(n <= 1) return false;for(int i = 2; i <= n/i; i++){if(n % i == 0) return false;}return 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