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2026《数据结构》考研复习笔记四(绪论)

绪论

  • 前言
  • 时间复杂度分析

前言

由于先前笔者花费约一周时间将王道《数据结构》知识点大致过了一遍,圈画下来疑难知识点,有了大致的知识框架,现在的任务就是将知识点逐个理解透彻,并将leetcode刷题与课后刷题相结合。因此此后的过程中,整理的笔记不仅包含课本知识点,还包含经典课后题讲解(主要是笔者认为重要的)以及leetcode代码(用于深入理解重要知识点)。综上,复习思路为:大致过一遍知识点有个系统框架->写代码深入理解->刷题适应考试模式

经复习,我将本书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是算法效率的度量),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线性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以及串),第五章+第六章:非线性结构(包括树、图),第七章+第八章:实际应用(包括顺序查找、树形查找、散列查找以及各种排序算法)。

本篇文章为第一部分,除了一些零散的概念性知识,只有一个较为重要的考点——时间复杂度分析。记住结论即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推理(本来是想写一下的,但是太费时间了,而且估计看的人不多,所以自行推理吧)

时间复杂度分析

我们将循环分为两种类型——等差递增和等比递增(递减可以转化为递增)。常见形式如:

  • 等差递增:for(int i=0;i<n;i++)
  • 等比递增:for(int i=1;i<n;i*=2)

为了找出一般规律,我们接下来探究等差递增和等比递增的一般形式:

  • 等差递增:for(int i=a0;i<n;i+=d)。其中a0为首项,d为等差
  • 等比递增:for(int i=a0;i<n;i*=q)。其中a0为首项,q为等比

一、单层for循环

类型 时间复杂度
等差for(int i=a~0~;i< n;i+=d) O(n)
等比for(int i=a~0~;i< n;i*=q) O(logn)

推导过程:
(假设运行次数为t,即最后一次运行i=at
1.对于等差递增,有n-d<=at<n,即n-d<=a0+t * d<n,推导出(n-d-a0)/d<=t<(n-a0)/d,忽略常数,有时间复杂度为O(n)
2.对于等比递增,有n/q<=at<n,即n/q<=a0 * qt<n,推导出logq(n/(q * a0))<=t<logq(n/a0),经过换底公式后忽略常数,有时间复杂度为O(logn)

二、双层for循环
首先将双层for循环分为两种类型:

  • 上下变量无关:上层递增变量与下层递增变量没有直接关系。如:
    for(int i=0;i<n;i++)
    for(int j=0;j<m;j++)
  • 上下变量有关:下层递增变量依赖于上层递增变量。如:
    for(int i=0;i<n;i++)
    for(int j=0;j<i;j++)//j的初始值为i

    同时我们将递增类型分为两种类型:
  • 加法(等差递增):for(int i=a0;i<n;i+=d)。其中a0为首项,d为等差
  • 乘法(等比递增):for(int i=a0;i<n;i*=q)。其中a0为首项,q为等比

假设两层for循环的判断条件都是n(即i<n、j<n):

上下变量无关

第一层for循环 第二层for循环 时间复杂度
乘法 乘法 O(log2n)
乘法 加法 O(nlogn)
加法 乘法 O(nlogn)
加法 加法 O(n2)

上下变量有关

第一层for循环 第二层for循环 时间复杂度
乘法 乘法 O(log2n)
乘法 加法 O(n)
加法 乘法 O(nlogn)
加法 加法 O(n2)

仅有先乘后加的时候有区别,前者为O(nlogn)后者为O(n)——参见2022统考真题,其中便考察了这个知识点

注意:对于上下变量有关,第一层为加法,第二层为乘法的时候,最终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根据斯特林公式,n!≈√(2nπ)(n/e)n,取对数后化简为nlogn

至于上下for循环参数不一致,在此也不再讨论(出题概率较低)

http://www.dtcms.com/a/194029.html

相关文章:

  • GPU Runtime Suspend 调试与验证:从 sysfs 到 perf 分析
  • 气象科普的边界在哪?数字交互装置正在重新定义展厅教育形态!
  • 基于Rust语言的Rocket框架和Sqlx库开发WebAPI项目记录(二)
  • 《AI大模型应知应会100篇》第65篇:基于大模型的文档问答系统实现
  • 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开源RTOS(实时操作系统):nuttx
  • 【HTML 全栈进阶】从语义化到现代 Web 开发实战
  • DDD领域驱动介绍
  • C++ asio网络编程(7)增加发送队列实现全双工通信
  • 【研0学习计划表】
  • 图像分类实战:基于ResNet实现猫狗识别
  • MySQL的存储过程
  • 数学复习笔记 12
  • 深入浅出 MinIO:身份管理与权限配置实战 !
  • C#学习第23天: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 SD2351核心板:开启AI视觉普惠化新时代
  • 涂色不踩雷:如何优雅解决 LeetCode 栅栏涂色问题
  • Room数据库
  • 筑牢信息安全防线: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隔离的理论实践与风险防控
  • 【pbootcms】打开访问首页显示未检测到您服务器环境的sqlite3数据库拓展,请检查php.ini中是否已经开启该拓展
  • 现代计算机图形学Games101入门笔记(十二)
  • React中使用openLayer画地图
  • 拟合(最小二乘拟合)
  • React Flow 节点类型详解与实战:内置节点使用与自定义组件开发
  • 58. 区间和
  • 【GaussDB迁移攻略】DRS支持CDC,解决大规模数据迁移挑战
  • 【软件工程】符号执行与约束求解缺陷检测方法
  • 前端精度问题全解析:用“挖掘机”快速“填平精度坑”的完美解决方案
  • 深入探索:Core Web Vitals 进阶优化与新兴指标
  • AWS云入门宝典
  • 哈希表实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