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在光谱相机中的核心作用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光谱相机的核心控制与加速单元,通过硬件级并行处理能力和动态可编程特性,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以下是其具体作用分类:
一、高速光电信号处理
实时光谱复原
通过硬件加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将干涉图数据转换为光谱信息,支持实时处理(延迟<1ms),满足工业质检等场景的快速响应需求。
集成去直流、切趾等预处理模块,提升光谱数据的信噪比和精度。
并行数据处理
对多通道光谱信号(如2048×1088像素分辨率)同步执行模数转换(ADC)与校准,速率达1Gbps以上。
利用片上Block RAM缓存图像行数据,流水线执行3x3~NxN像素算子运算(如滤波、边缘提取),消除传统帧缓存导致的延迟。
二、分光元件与传感器协同控制
精密时序同步
驱动光栅、滤光轮等分光元件,精准协调光谱扫描与CCD/CMOS传感器的曝光周期(如线扫模式下触发精度达纳秒级)。
控制高速LVDS接口传输原始图像数据,支持多光谱通道并行采集(如可见光+红外+紫外融合)。
传感器接口管理
适配多种光谱传感器协议(如InGaAs红外传感器、硅基CCD),实现不同波段(400-1700nm)光信号的无缝接入。
三、多光谱数据融合与优化
像素级光谱融合
执行自研融合算法,将可见光、红外、紫外的多波段数据整合至单帧图像,覆盖10400nm谱段,提升缺陷检测的全面性。
支持动态调整融合权重,平衡不同波段的细节与热成像特征。
数据流优化
集成以太网、PCIe等接口,实现三维数据立方体(空间×波长×强度)的高速传输(>10Gbps),延迟降低60%。
通过片上存储(Block RAM)实现局部数据复用,减少外部DDR访问次数,功耗降低30%。
四、系统动态重构与扩展
算法灵活适配
根据检测目标(如材质识别或温度监测)动态加载不同处理流水线(如FFT、卷积神经网络前端加速)。
支持在线更新逻辑电路,兼容新型分光技术与传感器升级。
低功耗与小型化设计
结合MEMS光栅技术,将相机体积缩减40%,适用于无人机载等空间受限场景。
动态关闭未使用的逻辑单元,整机功耗控制在5W以下。
FPGA通过硬件加速、多协议兼容和动态可编程能力,成为支撑光谱相机实现实时性、高精度及多场景适配的核心技术载体。
👇点击以下名片,获取更多产品资料👇
欢迎咨询,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