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中LSA
一、LSA的概念
在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协议中,LSA(链路状态通告) 是 OSPF 的核心数据结构,用于描述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OSPF 通过泛洪(Flooding)机制在自治系统(AS)内传播 LSA,使每台路由器都能构建相同的 LSDB(Link-State 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并基于 Dijkstra 算法 计算最短路径树(SPF Tree),最终生成路由表。
二、LSA 的类型
ospfv2版本下共需要六种lsa传递路由信息
Type——1 2 3 4 5 7
#查看链路状态库,设备分进程和区域进行拓扑信息记录
display ospf lsdb
1.LSA的公共参数
Type : Router
Ls id : 1.1.1.1
Adv rtr : 1.1.1.1
Ls age : 487
Len : 60
Options : E
seq# : 80000003
chksum : 0xbb82
-
Ls age—链路状态老化时间:默认是1800S,为了保证整个ospf网络收集到的lsa信息的实时性
OSPF如何进行周期更新(基于每一条LSA单独设计的计时器)
为了计算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损耗,OSPF协议针对lsa的传递设计传输延迟——提前记录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为了保证所有设备老化时间一致
Transmit Delay 1
作用1,进行周期更新,保证LSA的时效性
作用2,OSPF设计了MAX-age最大老化时间,3600s强制清除数据库中的LSA信息 -
Len : 60 ——LSA的长度(LSA的字节数)——用来区分那些是头部内容,那些是LSA本身的参数
-
Options : E --可选项–包含特殊区域标记
-
seq# : 80000003
作用:用来做LSA新旧判断的参数,范围0X80000001-0X7FFFFFFE
刷新机制:当LSA的序号来到最后一个序列,OSPF会将该LSA老化时间设置为3600S,用来刷新所有设备存储的该LSA,之后会自动生成一条内容完全一致,但是序列号从新开始计算,回到0X80000001,老化时间更新为0
2.LSA的三元组
Type——标注LSA的类型,不同类型的 LSA 携带不同的链路状态信息。
LinkState ID——LS ID———链路状态ID,可理解为lsa的名称,一些情况下可重复,具备携带参数的功能
AdvRouter–通告路由器——生成该LSA的设备的RID,用于标识 LSA 的来源
Type-1(1类LSA)——Router
作用:在区域内部传递拓扑信息,每一台运行了OSPF协议的设备均会产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k count——接口连接情况,是用link来描述
-
Link-Type
-
Metric——度量值(等同于cost)参考带宽100/真实带宽2.048,环回接口为0
-
Priority——优先级
还原环回接口真实掩码和网段
[Huawei-LoopBack0]ospf network-type broadcast
Type-2(2类LSA) Network
作用:在区域内部作为1类LSA的补充信息,主要补充设备链路工作在MA网络中(以太网)中,该以太网的网段掩码信息和该以太网中存在多少运行OSPF协议的设备
查看2类lsa的信息
[Huawei]display ospf lsdb network 23.0.0.2
Type-3 (3类LSA)Sum-Net
作用:传递域间路由信息(区域之间传递的路由信息被称为-域间路由),所有3类LSA均由ABR设备产生并传递。
- metric: 49–度量值(等于cost值)
注意度量值指的是ABR设备到达该目标网段的开销值,设备到达目标网段的开销值等于自身到达ABR设备的开销加上ABR设备到达目标网段的开销
3类LSA传递的详细过程:
3类LSA传递过程,首先由ABR设备基于不同区域收集到的1-2类LSA利用SPF算法计算得出区域内部的路由,之后由ABR设备在区域之间进行传递,主要携带目标网段(LS ID携带)和掩码以及ABR设备到达目标网段的开销值,其他区域内部的设备收到该3 类LSA,之后由于自身和ABR设备在一个区域,所以会基于自身收集到的1-2类LSA,计算到达ABR设备的最短路径,然后生成下一跳和出接口,并计算自身到达ABR设备的开销,最终到达目标网段的开销值等于自身到达ABR设备的开销+ABR设备传递的到达目标网段的开销值和
由于区域内部的设备在生成路由表时,需要基于本区域1-2LSA找到ABR设备的最短路径,所以在多区域OSPF网络中,因为3类LSA 有可能需要经过多个ABR设备的转发,所以为了能够找到本区域相连的ABR设备位置,OSPF协议规定3类LSA每经过一个ABR设备的转发,都需要由该ABR设备生成并通告一条3类LSA(携带的路由信息一致)
Type-5LSA(5类LSA)External
作用:用来传递域外路由信息(其他协议通过重分布引入的路由信息)
- LSID——域外网段信息
- ADV-router——ASBR设备(引入该域外路由信息的设备RID)
- Net mask : 255.255.255.0 ——域外网段的掩码信息
- Metric: 1
- E type : 2——开销值类型
种子度量值,ospf协议定义了引入域外路由的开销值为种子度量值默认为1
不同协议开销不能直接使用
E type——外部路由类型(External Route Type)有1,2两种
- E type : 1——设计原则:设备到达该域外网段开销值等于该设备到达ASBR设备的开销加上种子度量值
- E type : 2 ——华为设备ospf协议默认使用类型2:所有设备到达域外网段均为种子度量值,为了存在多台ASBR设备的情况下,天然形成到达多个ASBR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降低设备压力
引入域外网络时修改类型
Forwarding Address : 0.0.0.0——转发地址(该地址大部分情况均为0.0.0.0作为填充无实际意义)——重定向地址
一旦感知到数据包从设备一个接口进入,又从同一个接口发出,那么OSPF协议会视为选路不佳,会基于重新转发的下一跳,记录到转发地址中,其余OSPF设备会基于转发地址转发数据。
Tag:1——标记
引入域外路由时打上标签,基于专门的工具抓取对应的标签的流量做统一的策略
Type-4(4类LSA)Sum-Asbr
其他和ASBR设备不属于同一个区域的设备,因为不能直接通过1-2类LSA计算到达ASBR设备的位置,所以需要由和该ASBR设备相连的ABR设备通告4类LSA,告知其他区域的设备ASBR设备如何到达
三、LSA总结
LSA类型 | LS-ID | Adv-router | 作用范围 | 传递信息 |
---|---|---|---|---|
Type-1LSA router | 发出该LSA设备的RID | 发出该LSA设备的RID | 区域内部 | 发出LSA设备的拓扑信息 |
Type-2LSA network | 该以太网DR设备的接口ip地址 | DR所在设备的RID | 区域内部 | 1类LSA的补充信息 |
Type-3LSA summary | 区域之间路由网段本身 | 区域之间的ABR设备 | 单区域 | 域间路由信息 |
Type-4LSA | ASBR设备的RID | 区域之间的ABR设备 | 单区域 | ASBR设备的位置信息 |
Type-5LSA | 域外网段本身 | ASBR设备 | 整个OSPF网络 | 域外网段路由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