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格的“解剖学” -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
服务网格的“解剖学” -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通信面临的挑战,以及服务网格(Service Mesh)作为一种解决方案的出现,它承诺将网络、安全、可观测性和可靠性等通用能力下沉到专门的基础设施层。那么,这个基础设施层是如何构建的呢?
几乎所有的服务网格实现(如 Istio, Linkerd, Consul Connect 等)都遵循一个共同的核心架构模式,将其功能划分为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控制平面 (Control Plane) 和 数据平面 (Data Plane)。
服务网格的“双层”结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
想象一下,服务网格就像一个国家的交通管理系统:
- 数据平面:是路上的交通警察、红绿灯、收费站、摄像头等实际执行交通规则、引导车流、收集信息的设施。它们直接处理每一辆车(网络请求)。
- 控制平面:是交通指挥中心、法规制定部门、地图测绘局。它负责制定交通规则、设置红绿灯模式、规划路线、监控全局交通状况,并将指令下发给路面设施。它不直接拦车开罚单。
理解了这个分层,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服务网格的工作方式。
数据平面:流量的执行者 (Data Plane: The Traffic Executor)
数据平面是服务网格中真正处理应用程序网络流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