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这是一篇关于Spark概述的文章,主要介绍了Spark的基本概念、与Hadoop的关系、核心模块以及运行模式。
以下是对这些核心内容的简要概述:1. Spark概念:
- 定义:Spark是一个基于内存的快速、通用、可扩展的大数据分析计算引擎。
- 发展历程:由伯克利大学AMPLab实验室于2009年开发,2010年开源,2013年成为Apache基金会项目,2014年成为Apache顶级项目。 - 功能对比Hadoop:Hadoop主要由Java编写,用于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而Spark由Scala编写,专注于数据计算,被认为是Hadoop的升级版。
2. Spark与Hadoop的比较: - 计算效率:Hadoop MapReduce不适合循环迭代式数据流处理,而Spark通过优化计算过程加快数据分析速度。 - 数据通信:Spark多个作业之间的数据通信基于内存,而Hadoop基于磁盘。 - 启动时间:Spark Task启动时间快,采用fork线程方式,而Hadoop创建新进程。 - 缓存机制:Spark的缓存机制比HDFS高效。
3. 选择Spark或Hadoop的场景: - 机器学习:Spark适合需要反复查询和操作的机器学习算法,如ALS和凸优化梯度下降。 - 交互式数据挖掘:Spark擅长处理交互式数据挖掘,而MapReduce不擅长。 - 内存限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内存资源不足时,MapReduce是更好的选择。
4. Spark核心模块: - Spark Core:提供最基础和核心的功能,是其他模块的基础。 - Spark SQL:用于操作结构化数据,支持SQL查询。 - Spark Streaming:针对实时数据进行流式计算,提供丰富的API。 - Spark MLlib:提供机器学习算法库,支持模型评估和数据导入。 - Spark GraphX:提供图计算框架与算法库。
5. Spark运行模式: - Local模式:在本地执行,用于教学、调试和演示。 - Standalone模式:使用Spark自身节点运行的集群模式,master-slave架构。 - Yarn模式:与其他资源调度框架(如Hadoop Yarn)集成,利用其资源调度能力。 - K8S与Mesos模式:使用分布式资源管理框架(如Kubernetes和Mesos)进行资源调度。 - Windows模式:在Windows系统下启动本地集群,便于学习使用。
6. 部署模式对比: - Local模式:1台机器,无需启动进程,适用于教学和调试。 - Standalone模式:至少3台机器,需启动Master和Worker进程,适用于单独部署。 - Yarn模式:1台机器,需启动Yarn和HDFS进程,适用于混合部署。
7. 端口号: - Spark-shell任务查看:4040端口。 - Spark Master内部通信:7077端口。 - Standalone模式Web界面:8080端口。 - Spark历史服务器:18080端口。 - Hadoop YARN任务查看:8088端口。这篇文章为理解Spark的基本概念、优势、与Hadoop的区别以及运行模式提供了全面的概述,并通过详细的比较和介绍,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框架。在Spark和Hadoop的比较中,Spark被认为是Hadoop框架的升级版,主要是因为它在数据处理速度和计算模型上进行了多项优化。
以下是Spark在数据处理速度和计算模型上的具体优化措施,以及这些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计算效率:数据处理速度优化措施:
1. 基于内存的计算: - Spark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而不是磁盘上。这大大减少了I/O操作,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 Spark的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可以在内存中多次迭代,避免了频繁的磁盘读写。
2. 高效的缓存机制: - Spark提供了高效的缓存机制,可以将中间结果缓存在内存中,减少重复计算。 - Spark的缓存机制比HDFS的缓存机制更高效,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资源。
3. 快速的Task启动时间: - Spark采用fork线程的方式启动Task,而Hadoop采用创建新的进程的方式。线程启动比进程启动快得多,因此Spark的Task启动时间更短。 - Spark只有在shuffle的时候将数据写入磁盘,而Hadoop中多个MR作业之间的数据交互都要依赖于磁盘交互。
计算模型优化措施:
1.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 - Spark引入了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这是一种容错的、分布式的数据集合。RDD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如map、reduce、filter等),使得并行计算变得简单高效。 - RDD支持数据的分区、持久化和容错机制,能够自动处理数据丢失和故障恢复。
2. DAG(有向无环图)执行模型: - Spark采用DAG(有向无环图)执行模型,将计算任务分解为多个阶段(Stage),每个阶段包含一组Task。 - DAG模型能够优化计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数据写入磁盘,提高计算效率。
3. 丰富的API支持: - Spark提供了丰富的API,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Scala、Java、Python等),使得开发者能够更方便地编写并行计算程序。 - Spark SQL、Spark Streaming、MLlib和GraphX等模块提供了高级数据处理功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效率提升:
1.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 Spark的优化措施使得它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表现出色。例如,ALS算法、凸优化梯度下降等需要反复查询和操作数据集,Spark的内存计算和高效缓存机制能够显著提升这些算法的运行速度。
2. 实时数据处理: - Spark Streaming组件支持实时数据流处理,通过内存计算和DAG执行模型,能够快速处理实时数据流,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
3. 大规模数据处理: - Spark的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和DAG执行模型使得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能够快速完成复杂的并行计算任务。
综上所述,Spark通过基于内存的计算、高效的缓存机制、快速的Task启动时间、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DAG执行模型和丰富的API支持等优化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计算效率。 这是一篇关于Spark部署模式的实验指导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在本地和独立集群模式下部署和运行Spark,并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配置说明。
以下是对这些核心内容的简要概述:
1. 实验目标: - 完成本地(Local)和独立(Standalone)两种部署模式的配置和测试。
2. 实验环境准备: - 需要三台Linux虚拟机。 - 准备Spark压缩包。
3. 本地模式部署(Local Mode): - 安装与配置:将Spark安装包上传至虚拟机node01,解压并重命名为spark-local。在spark-local目录下启动spark-shell。 - 启动命令:`bin/spark-shell` - 监控页面:访问`node01:4040`查看WebUI。 - 测试应用:在data目录下创建word.txt文件,并使用Spark Shell进行简单的WordCount操作。 - Spark Shell命令:`sc.textFile("data/word.txt").flatMap(_.split(" ")).map((_,1)).reduceByKey(_+_)` - 退出与提交应用:退出Spark Shell使用`quit`命令,提交测试应用使用`spark-submit`命令。 - 提交命令示例:`bin/spark-submit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master local[2]./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2-3.0.0.jar 10`4. 独立模式部署(Standalone Mode): - 安装与配置:在所有节点上创建spark文件夹,解压Spark并重命名为spark-standalone。修改配置文件slaves和spark-env.sh,设置Java环境变量和Master节点。 - 分发配置:使用`scp`命令将配置分发给其他节点。 - 启动集群:在spark-standalone路径下执行`start-all.sh`脚本启动集群。 - 查看进程:使用`jps`命令检查各节点的Java进程。 - 监控页面:访问`node01:8080`查看Master资源监控Web UI。 - 提交测试应用:使用`spark-submit`命令提交Spark Pi测试应用。 - 提交命令示例:`bin/spark-submit --class org.apache.spark.examples.SparkPi --master spark://node01:7077./examples/jars/spark-examples_2.12-3.0.0.jar 10`5. 配置历史服务: - 配置日志存储路径:修改spark-defaults.conf文件,设置日志存储路径在HDFS上。 - 需启动Hadoop集群,并提前创建HDFS目录。 - 启动历史服务:执行`start-history-server.sh`脚本启动历史服务。 - 查看历史任务:访问`node01:18080`查看历史任务的运行情况。这篇文章为在本地和独立集群模式下部署和运行Spark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配置说明,并通过测试应用的提交和运行,展示了不同部署模式下的实际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