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树状数组的操作问题--Python

树状数组的操作问题

  • 一、问题引入
  • 二、解题步骤
    • 1.思维导图
    • 2.解题步骤
  • 三、代码实现
    • 1.代码
    • 2.复杂度分析
  • 四、个人总结

一、问题引入

请编写程序,实现树状数组区间求前缀和、单点修改的操作。

输入格式:
输入首先给出一个正整数 n(2≤n<10^3
),随后一行给出 n 个绝对值不超过 10^5
的整数。

输出格式:
第一行按存储顺序输出树状数组中元素;第二行按存储顺序输出前缀和数组中的元素。
同行数字间以 1 个空格分隔。为输出简单起见,每个数字后有一个空格。

输入样例:

15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输出样例:

15 29 13 54 11 21 9 92 7 13 5 22 3 5 1
15 29 42 54 65 75 84 92 99 105 110 114 117 119 120

二、解题步骤

1.思维导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解题步骤

  1. 理解树状数组结构
    ◦ 树状数组是一种高效维护前缀和的数据结构
    ◦ 支持单点更新和前缀查询,时间复杂度均为O(log n)
  2. 实现核心操作
    ◦ lowbit(x): 计算x的最低有效位,用于确定更新和查询的路径
    ◦ update(index, value): 在指定位置增加一个值,并更新相关节点
    ◦ query(index): 查询从1到index的前缀和
  3. 处理输入输出
    ◦ 读取数组大小n和n个整数
    ◦ 构建树状数组并初始化
    ◦ 输出树状数组的存储内容(注意从索引1开始)
    ◦ 计算并输出前缀和数组
  4. 边界条件处理
    ◦ 检查输入数组长度是否匹配
    ◦ 处理可能的输入错误

三、代码实现

1.代码

class FenwickTree:def __init__(self, size):self.size = sizeself.tree = [0] * (size + 1)def lowbit(self, x):return x & -xdef update(self, index, value):while index <= self.size:self.tree[index] += valueindex += self.lowbit(index)def query(self, index):res = 0while index > 0:res += self.tree[index]index -= self.lowbit(index)return resdef main():try:# 读取输入n = int(input())num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检查输入是否合法if len(nums) != n:print("错误:输入数组长度不匹配。")return# 初始化树状数组fenwick_tree = FenwickTree(n)for i in range(1, n + 1):fenwick_tree.update(i, nums[i - 1])# 输出树状数组print(" ".join(map(str, fenwick_tree.tree[1:])) + " ")# 计算前缀和并输出prefix_sum = [fenwick_tree.query(i) for i in range(1, n + 1)]print(" ".join(map(str, prefix_sum)) + " ")except Exception as e:print("错误:输入格式不正确。")# 调用主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2.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 初始化:O(n log n) - 需要n次update操作
■ 查询前缀和:O(log n)每次查询
■ 输出阶段:O(n log n) - 需要n次query操作

空间复杂度:O(n) - 存储树状数组和前缀和数组

四、个人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树状数组的原理与应用。在实现过程中,我最初对lowbit操作的理解仅停留在公式层面,但通过手动模拟更新和查询过程,逐渐掌握了其本质——通过二进制位的跳转高效维护前缀信息。

当首次看到树状数组的存储内容输出时,我发现它并非简单存储原数组,而是通过巧妙的层次结构组织数据。在调试前缀和计算时,曾因索引从1开始的特性导致错误,这个教训让我意识到边界条件的重要性。

相比暴力计算前缀和,树状数组的O(logn)时间复杂度优势在多次操作时尤为明显,这使我对算法优化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比标准前缀和数组的输出,我验证了实现的正确性,同时也发现树状数组虽然查询效率高,但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这让我体会到时空权衡的设计思想。最让我受益的是将抽象的数据结构转化为具体代码的过程,这不仅巩固了位运算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将数学思想工程化的能力。

相关文章:

  • 使用 Cesium 构建 3D 地图应用的实践
  • Spark 之 metrics
  • 洛谷 P3811:【模板】模意义下的乘法逆元
  • 可撤销并查集,原理分析,题目练习
  • STM32 ADC
  • 数据结构 - 8( AVL 树和红黑树 10000 字详解 )
  • Android学习总结之kotlin协程面试篇
  • PowerShell 复制源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和子文件夹到目
  • 机器学习 数据集
  • OpenCV 基于生物视觉模型的工具------模拟人眼视网膜的生物视觉机制类cv::bioinspired::Retina
  • 表达式求值(算法题)
  • Linux 常用命令 -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穿越“协议迷雾”:Modbus转Profinet与60LB伺服的传奇相遇
  • Hadoop MapReduce 图文代码讲解
  • 功能安全的关键——MCU锁步核技术全解析(含真实应用方案)
  • 什么是多模态大模型?为什么需要多模态大模型?
  • JAVA:Spring Boot 集成 Lua 的技术博客
  • IDEA 2024 版本配置热部署
  • SSM 框架是指什么,其优缺点,怎样用到在你的程序里
  • 图形渲染+事件处理最终版
  • 黄晨光任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 机器人助力、入境游、演出引流:假期纳客千万人次城市有高招
  • 牛市早报|“五一”假期预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
  • 今晚上海地铁多条线路加开定点加班车,2号线运营至次日2时
  • 老人误操作免密支付买几百只鸡崽,经济日报:支付要便捷也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