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参数的计算与检验
0 问题描述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直接使用RTK测量采集的点所获得的高程是大地高,而我们需要的是正常高,如果在手薄中输入七参数,那么就可以直接获得正常高,否则在测量完后还需要对数据的高程进行转换。
1 什么是七参数?
四参数是用于两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互相转换,而七参数是用于两个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七参数一般采用布尔沙模型法,适合大范围测区的空间坐标转换,转换时需要至少3个公共已知点。
七参数模型中有七个未知参数,即:
(1)三个坐标平移量(△X,△Y,△Z),即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之间坐标差值。
(2)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β,△γ)),通过按顺序旋转三个坐标轴指定角度,可以使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YZ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空间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K值几乎等于1。
2 七参数的计算
2.1 点的选取
根据测区范围均匀选点,如果测区范围跨度很大,则需要分区计算,也就是说七参数的有效控制范围并不是无限大,对于区域高程的控制有一定的限制范围,这一点需要注意。
使用工具:91卫图
使用标绘——点工具,获取点的经纬度
这里就以这块小区域选取3个点为例进行演示。
2.2 91卫图的参数计算
点击实用工具中的坐标转换参数,弹出计算坐标系转换参数输入界面,最高可以输入12个点。
将之前获取的点的经纬度(带高程)复制过来,注意下面的格式选择。
使用坐标转换网页对3个点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我们需要的CGCS 2000下的点数据(怎么使用前面写过了,这里不在多说)。
将转换的数据,复制到计算坐标系转换参数输入界面,注意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顺序,输入中央子午线(点击自动计算即可)。
点击计算参数,然后保存参数。
2.3 验证
计算完成后,可以在图上再点一个点,用COORD对得到的七参数进行验证。
设置地图投影和椭球转换。
这里用的是高斯三度带投影。中央子午线114°
输入七参数,需要注意的是COORD的尺度与计算得到的缩放关系是1000000倍,所以在输入时得在后面加上e-006。
对检验点进行计算,注意经纬度、东北坐标不要输错。
与网页数据进行对比,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在现场要注意先跟控制点进行检查。
2.4 COORD的参数计算
除了91卫图之外,还可以用COORD计算七参数(相比于91卫图,可以计算12个点以上)。
可以选择文件导入(注意数据格式)或者一个个点录入,同时输入源/目标坐标框需要选对输入格式、椭球参数。
点击计算,然后点击确认(会直接设置到COORD的七参数),导出计算结果文件。
使用检查点进行转换检查。
3 七参数的使用
将计算得到的七参数输入到手薄中,在现场对控制点进行检验,无误后便可开始测量作业。
在线工具:
坐标转换、度分秒转换等
参考教程:
测量中七参数是什么意义?如何解算七参数?一起来学习吧!
坐标系相关知识科普、四/七参数计算方法及“傻瓜式”转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