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openharmony标准鸿蒙系统驱动开发基本原理与流程
第一:鸿蒙概述
OpenHarmony采用多内核(Linux内核或者LiteOS)设计,支持系统在不同资源容量的设备部署。当相同的硬件部署不同内核时,如何能够让设备驱动程序在不同内核间平滑迁移,消除驱动代码移植适配和维护的负担,是OpenHarmony驱动子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缩减驱动开发者的驱动开发周期,降低三方设备驱动集成难度,OpenHarmony驱动子系统支持以下关键特性和能力。
-
弹性化的框架能力
在传统的驱动框架能力的基础上,OpenHarmony驱动子系统通过构建弹性化的框架能力,可支持在百K级别到百兆级容量的终端产品形态部署。
-
规范化的驱动接口
定义了常见驱动接口,为驱动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丰富、稳定接口,并和未来开放的面向手机、平板、智慧屏等设备驱动接口保持API兼容性。
-
组件化的驱动模型
支持组件化的驱动模型,为开发者提供更精细化的驱动管理,开发者可以对驱动进行组件化拆分,使得驱动开发者可以更多关注驱动与硬件交互部分。同时系统也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