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应用层
6. 应用层
1. 概述
-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顶层,是设计和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也是计算机网络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 早期基于文本的应用(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新闻组)
- 20世纪90年代将因特网带入千家万户的万维网WWW
- 当今流行的即时通信、P2P文件共享及各种音视频应用
- 计算设备的小型化和“无处不在”,宽带住宅接入和无线接入的日益普及和迅速发展,为未来更多的新型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 客户服务器和对等方式
1. C/S
方式
2. P2P
方式
3. DHCP
1. 概述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
ynamich
ostc
onfigurationp
rotocol)作用:
DHCP
可为计算机自动配置网络参数,包括:
- IP地址
- 子网掩码
- 默认网关
- DNS服务器
2. DHCP
基本工作过程
3. DHCP
中继代理
4. DNS
域名系统(
D
omainN
ameS
ystem,DNS
)
1. 域名系统的作用
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域名结构**
1. 域名规范
2. 不同国家的域名
3. 因特网的域名空间
3. 域名服务器
4. 域名解析
1. 递归查询
2. 迭代查询
3. 高速缓存
5. FTP
文件传送协议(
F
ileT
ransferP
rotocol,FTP
)
基本工作原理
- 主动模式
- 被动模式
6. 电子邮件
1. E-mail
2.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3. 邮件发送和接收过程
4.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
)的基本工作过程
5.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
6. MIME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MIME
)
MIME
对邮件内容中的非ASCII字符转换成ASCII字符
7. 常用邮件读取协议
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POP
)因特网邮件访问协议(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IMAP
)
8.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
7. 万维网
1. 概述
- 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
)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是运行在因特网上的一个分布式应用- 万维网利用网页之间的超链接将不同网站的网页链接成一张逻辑上的信息网
- 万维网是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Tim Berners-Lee最初于1989年3月提出的
2.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U
niformR
esourceL
ocator)
3. 万维网文档
4. HTTP
1. 概述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定义了浏览器(即万维网客户进程)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万维网服务器怎样把万维网文档传送给浏览器
2. 报文格式
- 请求报文格式
- 响应报文格式
5. Cookie
- 早期的万维网应用非常简单,仅仅是用户查看存放在不同服务器上的各种静态的文档。因此HTTP被设计为一种无状态的协议。这样可以简化服务器的设计
- 现在,用户可以通过万维网进行各种复杂的应用,如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这些应用往往需要万维网服务器能够识别用户
- Cookie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万维网服务器能够“记住”用户,而无需用户主动提供用户标识信息。也就是说,Cookie是一种对无状态的HTTP进行状态化的技术
6. 万维网缓存与代理服务器
7. 思维导图和相关习题
第6章 应用层(思维导图)-1 (kdocs.cn)
第6章 应用层(思维导图)-2 (kdocs.cn)
第6章 应用层 习题 (kdo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