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
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
钝感力的“钝”,不是木讷、迟钝,而是直面困境的韧劲和耐力,是面对外界噪音的通透淡然。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格外在意别人的眼光;另一种人无论别人如何,他们始终有自己的节奏。
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会搅乱自己的步调,让自己更加慌乱。与其把情绪的开关交到别人手中,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上,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更加优秀。
时间不知不觉中,来到新的一年。2025开始新的忙碌。成年人的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渡自己的灵魂,独自敲击一些文字算是对这段时间做一个记录。

一、背景信息
了解未来电气/电子架构的发展方向,以适应人工智能、固态电池和先进自动驾驶功能等新兴技术。这需要从硬件、软件、通信、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当前技术趋势与产业实践给出前瞻性判断。
1、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的融合:
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正在推动自动驾驶从L2向L4/L5演进。这要求电气/电子架构具备更高的计算能力、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异构计算平台(如CPU+GPU+NPU)和区域控制器(ZCU)实现计算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
2、固态电池对电气架构的影响:
固态电池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但其集成需要全新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高压电气架构。
需要分析800V高压系统、双向DC/DC转换器以及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挑战。
3、先进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
L4/L5自动驾驶需要多传感器融合(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冗余安全设计。
需要探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