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心得】银行运维交接的坑
目录
引言:岗位交接
背景:特权账号使用乱象
转折:人员变动引发风波
危机:账号违规使用暴露
剖析:交接漏洞致祸
破局:符合监管的交接方法
结语:交接细节保障银行安全运营
引言:岗位交接
在银行这个对信息安全与合规运营要求极高的领域,岗位交接环节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特权账号,作为银行系统中的“超级钥匙”,其管理与交接更是关键中的关键,稍有不慎就可能为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
今天就讲一个小故事,说明在交接过程中的坑,尤其是特权账号的重要性。
背景:特权账号使用乱象
此前,银行内部有一位名为A的员工负责银行方的IT工作。在这个岗位上,特权账号的权限分配存在着隐患。据了解,该特权账号不仅A持有,还有运维同事也拥有。
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这个特权账号主要是给A使用的。A在日常工作中凭借该账号进行各种IT相关的操作,以确保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这种看似平常的使用模式,却为后续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转折:人员变动引发风波
大概1年以后,A选择了离职。随后,B接手了A的岗位。就在B刚刚熟悉新岗位不久,一场风波悄然降临。
银行与供应商(AML)之间的合作出现了问题,导致跑批流程无法正常进行。跑批对于银行的日常业务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处理和交易的结算,一旦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一突发状况,打破了原本看似平静的局面。
危机:账号违规使用暴露
在跑批出现问题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运维方不知通过何种途径,竟然使用了这个特权账号进行了相关操作。更严重的是,这些操作没有任何日志记录。要知道,日志记录就像是系统的“黑匣子”,能够详细记录每一次操作的时间、人员、内容等关键信息,对于问题排查、安全审计以及合规检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在后续的工作中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B深知问题很严重,于是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银行管理层。
剖析:交接漏洞致祸
管理层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展开了调查。经过深入分析,目前大致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方面,双方(这里可能涉及到行内IT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或供应商)的职责划分不清楚。在银行复杂的业务体系中,各个岗位和部门之间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尤其是在涉及特权账号这样的关键资源时。但由于职责不清,导致在出现问题时,各方相互推诿,无法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监管要求明确规定这个特权账号只能给行方人员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然而,从此次事件来看,银行在A离职交接给B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很可能是在交接时,没有对特权账号的使用权限、操作规范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清晰的说明和交接,导致后续出现了特权账号被运维方违规使用的情况。
破局:符合监管的交接方法
那么,符合监管要求的正确交接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 交接准备:清单为纲,明确内容:在交接前,要制定详细的交接清单,明确列出特权账号的账号信息、使用权限、关联系统、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安全策略等内容。这份清单就像是一份“宝藏地图”,为交接双方指明了方向,确保不会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 交接过程:沟通演示,确保理解: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接方要对每一项内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确保接手方完全理解。同时,最好能够进行现场演示,让接手方亲自操作一遍,熟悉特权账号的使用。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接手方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减少后续操作失误的风险。
- 交接完成:书面确认,存档备查:交接完成后,要形成书面交接报告,由交接双方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这份书面报告就像是交接工作的“官方认证”,为后续可能出现的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结语:交接细节保障银行安全运营
银行岗位交接中的特权账号管理问题不容小觑,只有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类似的“坑”,确保银行的安全稳定运营。每一次岗位交接都是一次责任的传递,只有交接清晰、规范,才能让银行在安全合规的轨道上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