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CP四次挥手

TCP 的四次挥手是用于安全关闭一个已建立的连接的过程,它确保双方都能完成数据传输并安全地释放连接资源。

 TCP四次挥手的具体流程:

  1. 第一次挥手(FIN → ACK):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发送 FIN 包,进入 FIN_WAIT_1 状态。服务器收到 FIN 后,表示不再接收数据,但仍可能继续发送数据
  2. 第二次挥手(ACK):服务器发送 ACK 包,确认已收到 FIN。此时服务器进入 CLOSE_WAIT 状态,客户端进入 FIN_WAIT_2 状态。
  3. 第三次挥手(FIN → ACK):服务器完成所有数据传输后,发送 FIN 包,进入 LAST_ACK 状态。客户端收到 FIN 后,准备关闭连接。
  4. 第四次挥手(ACK):客户端发送最后一个 ACK 包,进入 TIME_WAIT 状态,等待可能迟到的 FIN 包。服务器收到 ACK 后,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客户端在 TIME_WAIT 计时结束后(2MSL),正式关闭连接。

形象记忆

我:我消息发完了

女朋友:好的收到

女朋友扣键盘ing,发消息,few seonds later...

女朋友:我消息发完了,晚安

我:好的了解,安

由上图可知

只有挥手1和挥手3的终止位FIN=1

即使挥手1和挥手3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挥手2可以携带数据,挥手4不可以携带数据

Q1: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

A1:主要是为了确保数据完整性

TCP 是一个全双工协议,也就是说双方都要关闭,每一方都向对方发送 FIN 和回应 ACK。

客户端发起连接断开,代表客户端没数据要发送的,但是服务端可能还有数据没有返回给客户端。

举个栗子,我对你说我数据发完了,然后你回复好的你收到了。然后你对我说你数据发完了,然后我向你回复我收到了。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所以一个 FIN + ACK 代表一方结束数据的传输,因此需要两对 FIN + ACK,加起来就是四次通信。

Q2:挥手一定需要四次吗?

A2:不一定,有时候可以变成三次挥手。如果 Client 发送 FIN 给 server 的时候, server 已经没数据发送给 Client 了,那么 Server 就可以将 ACK 和它的 FIN 一起发给 Client ,这样一来就变成三次挥手了。

http://www.dtcms.com/a/107804.html

相关文章:

  • 《K230 从熟悉到...》颜色识别
  • 归并排序延伸-非递归版本
  • 基于yolo11的BGA图像目标检测
  • Ubuntu18.04 编译 Android7.1代码报错
  • 使用numpy读取数据集
  • Ubuntu Wayland启动腾讯会议并实现原生屏幕共享
  • JS—页面渲染:1分钟掌握页面渲染过程
  • C语言实现排序
  • spring-ai-alibaba第六章阿里dashscope集成mcp百度翻译tools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慧文旅虚拟场景构建与沉浸式体验增强中的技术支撑(168)
  • STM32F103_LL库+寄存器学习笔记14 - CAN发送完成中断
  • 【小兔鲜】day02 Pinia、项目起步、Layout
  • 2023年CIE SCI1区TOP:序列融合麻雀搜索算法ISSA,深度解析+性能实测
  • N元语言模型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计算
  • 【网络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 【区块链 + 可信存证】创世云区块链存证平台 | FISCO BCOS 应用案例
  • Redis 数据结构的底层实现—字符串、哈希表、列表、集合
  • 【银河麒麟系统常识】命令:reboot(立即重启操作系统)
  • SQL server 2022和SSMS的使用案例1
  • linux,物理机、虚拟机,同时内外网实现方案;物理机与虚拟机互通网络;
  • 机器学习 分类算法
  • 苍穹外卖day12
  •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防护措施
  • 一、STM32简介
  • OpenCV 图形API(10)用于执行标量除以矩阵的逐元素操作函数divRC()
  • 低代码框架
  • 网络协议之系列
  • 商标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平台有哪些功能?
  • 第三方平台步步紧逼之下,独立站商城系统应如何做
  • MoLe-VLA:通过混合层实现的动态跳层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实现高效机器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