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编程考古-Borland JBuilder:一场关于Java灵魂的战争与救赎

本文也是填之前一位网友让谈谈JBuilder的一个坑,感谢各位技术爱好者的支持。感谢关注小编,你的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本篇章节如下:

  • 序章:JBuilder的黄金时代

  • Borland的JBuilder:纯技术主义的胜利

  • 生死分野:法律利剑与开源浪潮的双重绞杀

  • Borland JBuilder与Eclipse的对抗:一场开源生态对商业帝国的逆袭

  • 对抗的本质:生态战争与开发者心智的争夺

编程考古-Visual J++ 6.0的陨落:一场关于技术主权与生态控制的战争,Anders谈Visual J++失败的原因

在上篇文章中谈到Visual J++的发展与失败,完美诠释了技术主权与生态控制的战争,其中大神安德斯·海尔斯伯格(Anders Hejlsberg)也给出了怎样掌握技术的命运:“我们意识到,把命运交给别人的技术标准等于慢性自杀。当你依赖他人的平台时,对方随时可以改变规则——就像Sun对我们做的那样”。也看到了微软如何搞残对手的手段:“拥抱、扩展、再灭绝”(Embrace, Extend, Extinguish)。

序章:JBuilder的黄金时代

图片

JBuilder是一款已停止更新的Java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IDE)。最初由Borland公司开发,后来JBuilder随CodeGear一同被剥离出来,并最终于2008年被Embarcadero Technologies收购。

1996年,Java的横空出世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整个软件行业的涟漪。当Sun公司高喊着“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口号时,微软与Borland这两个宿敌几乎同时嗅到了变革的味道。前者推出了Visual J++,后者祭出了JBuilder。他们的初衷看似相似——争夺Java开发者,但路径选择却南辕北辙,最终一个在法律的绞杀下陨落,一个在开源的浪潮中迷失,共同勾勒出技术史上最耐人寻味的抛物线。

图片

1997年发布JBuilder 1版本

1997年,当Borland推出JBuilder 1.0时,Java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Sun的JDK 1.1刚刚发布,企业级开发亟需一款专业的IDE。JBuilder凭借其直观的可视化设计器、高效的编译器与调试器,迅速成为Java开发者的首选工具。到1999年,JBuilder 3.0版本已支持EJB和CORBA,其市场占有率超过30%。

Borland的策略清晰而传统:通过功能堆砌建立技术壁垒。JBuilder的每个新版本都捆绑更多企业级功能——从UML建模到应用服务器集成,安装包从最初的几十MB膨胀到后来的数GB。这种“瑞士军刀”式的设计在早期赢得了大型企业的青睐,但埋下了两个致命隐患:

  1. 高昂的许可费用:单用户授权价格超过2000美元,中小团队难以承受;

  2. 封闭的架构:功能高度集成但缺乏扩展性,开发者无法按需定制。

图片

2009年Embarcadero发布CodeGear JBuilder 2008 R2版本后,终止发行(后附录JBuilder发行年份)。

Borland的JBuilder:纯技术主义的胜利

就在微软忙于给Java套上Windows枷锁时,远在加利福尼亚州斯科茨谷的Borland总部,一群工程师正在策划一场技术救赎。1997年发布的JBuilder 1.0没有任何花哨的界面魔法,但它做对了一件事:百分之百遵循Sun的Java规范。当开发者打开它的工程文件时,看到的不是微软式的私有扩展,而是干净的标准JDK路径配置。这种技术纯粹主义很快在Java社区引发共鸣——毕竟,选择Java的开发者最珍视的就是跨平台自由的承诺。

Borland的决策层深谙开发者的心理。JBuilder 2.0在1998年增加了可视化JavaBean设计器,但所有生成的代码都严格遵循Swing标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Visual J++的WFC组件在拖拽时会自动插入Windows API调用指令。这种差异在开发者社区逐渐发酵:1999年JavaOne大会上,当Borland工程师现场演示用JBuilder开发的程序在Solaris、Linux和Windows上同步运行时,观众席爆发的掌声中夹杂着对微软的嘘声。时任Borland CEO德尔·尤特在回忆录中提到:“我们赌对了开发者的信仰。他们需要的不是某个平台的便利,而是真正的自由。”

市场的天平开始倾斜。根据IDC 2000年的报告,JBuilder在Java IDE市场的份额从1998年的12%飙升至2000年的35%,而Visual J++则从28%跌至不足8%。这种逆转不仅源于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折射出两家公司对开发者生态理解的差距。当微软试图用Windows生态吞噬Java时,Borland选择成为Java生态的赋能者——这种战略定位的差异,在后来安卓与iOS的生态战争中再次得到印证。

生死分野:法律利剑与开源浪潮的双重绞杀

2001年4月,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书为Visual J++敲响了丧钟。法官裁定微软故意破坏Java跨平台性,要求其赔偿Sun公司16亿美元并停止分发非标准Java实现。这个数字背后的隐喻更加残酷:微软试图在别人的技术地基上建造城堡,最终被地基的主人炸毁了城墙。安德斯·海尔斯伯格带领团队转向.NET框架的开发,用C#语言重建技术主权,也宣告了Visual J++的彻底死亡。

BORLAND JBUILDER 8 ENTERPRISE

而彼时的JBuilder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危机。2002年发布的JBuilder 8首次引入企业级建模工具,安装包大小突破1GB,这暴露了Borland的战略焦虑——他们试图用功能堆砌对抗正在崛起的Eclipse。这个由IBM支持的开源IDE以插件化架构迅速蚕食市场,其轻量级设计让笨重的JBuilder相形见绌。更致命的是,Borland在2003年突然宣布转型软件生命周期管理(ALM)工具,将JBuilder的开发优先级降低。一位前Borland工程师在博客中吐槽:“我们开始往瑞士军刀上焊接电钻,却忘记了开发者只需要一把锋利的刀。”

Borland JBuilder与Eclipse的对抗:一场开源生态对商业帝国的逆袭

Java开发工具市场一边是Borland公司重金打造的商业IDE JBuilder,另一边是IBM孵化、开源社区驱动的Eclipse。这场对抗不仅重塑了开发者工具的市场格局,更揭示了开源协作模式对传统商业软件的颠覆性力量。

2001年11月,IBM向开源社区捐赠了价值4000万美元的代码,诞生了Eclipse 1.0。这一举动起初被Borland视为“无关紧要的慈善行为”,但很快证明是商业IDE市场的革命性事件。Eclipse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插件化架构(基于OSGi规范),开发者可以自由选择需要的功能模块,而非被迫接受一个臃肿的“全家桶”。这种设计哲学与JBuilder形成鲜明对比:

  • 技术架构
    Eclipse的Equinox框架允许动态加载插件,而JBuilder的功能模块深度耦合,难以独立升级。

  • 商业模式
    Eclipse基金会通过开放治理吸引IBM、甲骨文、红帽等巨头贡献代码,形成生态合力;Borland则依赖封闭的自主研发,逐渐失去创新速度。

  • 社区参与
    到2003年,Eclipse已有超过500个第三方插件,覆盖测试、版本控制、数据库工具等场景;JBuilder仅支持官方提供的有限扩展。

开发者开始用脚投票。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Eclipse在Java IDE市场的份额从2002年的8%飙升至34%,而JBuilder则从42%跌至28%。转折点出现在2004年Eclipse 3.0发布,其重构后的“Rich Client Platform(RCP)”框架让开发者能基于Eclipse构建桌面应用,彻底突破IDE的范畴。

面对Eclipse的冲击,Borland的反应迟缓而矛盾。时任CEO德尔·尤特(Dale Fuller)在2003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Eclipse只是玩具,企业级开发需要JBuilder这样的专业工具。” 这种傲慢源于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过度自信,却忽视了开发者生态的底层逻辑——灵活性与成本正在取代功能完备性,成为工具选择的首要标准

对抗的本质:生态战争与开发者心智的争夺

2006年,当Borland以2300万美元贱卖开发者工具部门时,JBuilder的品牌价值已所剩无几。收购方Embarcadero试图用“JBuilder 2007”延续香火,但此时Eclipse的市场份额已超过60%。这个结局充满讽刺:Visual J++死于对技术主权的贪婪,JBuilder则亡于对商业机会的妥协,两者都未能逃过生态变迁的宿命。

Eclipse证明,开源项目可以通过服务、培训和定制开发盈利,而非依赖软件授权费。红帽等公司围绕Eclipse构建商业模式,而Borland固守许可证销售,最终被时代抛弃。

Eclipse的胜利并非终点,而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始。2010年后,JetBrains的IntelliJ IDEA凭借更智能的代码分析和更优雅的设计,逐渐取代Eclipse成为Java开发者的新宠。但这场权力转移的底层逻辑与Eclipse击败JBuilder时如出一辙:用户体验和生态活力再次战胜历史积累

JBuilder的遗产则更多是警示意义:

  • 生态孤立的陷阱:未能建立开发者共创机制,最终被社区抛弃;

  • 商业模式的脆弱性:单一依赖授权费的模式在开源浪潮前不堪一击。

今天,当开发者通过VS Code的Extensions Marketplace轻松组装个性化工具链时,或许不会想起Eclipse与JBuilder的战争。但这场20年前的对抗依然在每一个技术决策中回响:生态的开放性与开发者的选择权,永远是技术世界的终极法则

JBuilder历史版本

Name

Year

Editions

JBuilder 1

1997

Client/Server, Professional, Standard; With host OS support for Windows only

JBuilder 2

1998

Client/Server, Professional, Standard

JBuilder 3

1999

Enterprise, Professional, Standard; Enterprise - Solaris Edition and Foundation which are PrimeTime based were added later

JBuilder 3.5

1999

Enterpris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Introducing 100%-Java PrimeTime core IDE available on Linux, Solaris and Windows

JBuilder 4

2000

Enterpris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JBuilder 5

2001

Enterprise, Standard, Personal

JBuilder 6

2001

Enterprise, Standard, Personal

JBuilder 7

2002

Enterprise, Standard, Personal; Updated to at least Update 3; Official host OS support for Mac OS X[2]

JBuilder 8

2002

Enterprise, Standard, Personal; Updated to at least Update 1

JBuilder 9

2003

Enterprise, Standard, Personal; Updated to at least Update 2

JBuilder X

2003

Enterprise, Developer, Foundation; Updated to at least Update 3

JBuilder 2005

2004

Enterprise, Developer, Foundation; Updated to at least Update 4

JBuilder 2006

2005

Enterprise, Developer, Foundation; Updated to at least Service Pack 3 with JDK6 support

Borland JBuilder 2007

2006

Enterprise, Professional, Developer, Turbo; eclipse 3.2 based; Released by Borland; The first release built upon eclipse; Available only on Windows as the host OS; A licensed copy of JBuilder 2006 (2006 Enterprise for 2007 Enterprise, 2006 Developer for 2007 Professional) with Service Pack 4 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anywhere else is included

CodeGear JBuilder 2007 R2

2007

Enterprise Borland ALM Edition, Enterprise, Standard, Turbo; eclipse 3.2 based; Released by CodeGear; Addition of host OS support for Linux and Mac OS X; A licensed copy of JBuilder 2006 (2006 Enterprise for 2007 Enterprise Borland ALM Edition and 2007 Enterprise, 2006 Developer for 2007 Standard) with Service Pack 4 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anywhere else is included

CodeGear JBuilder 2008

2008

Enterprise, Professional, Turbo; eclipse 3.3 based; Released by CodeGear; Updated to Update 2[3]

CodeGear JBuilder 2008 R2

2009

Enterprise, Professional, Turbo; eclipse 3.4 based; Released by Embarcadero

JBuilder 1至3版基于Delphi IDE构建。而从JBuilder 3.5到2006版,则是基于一个全Java IDE框架——PrimeTime开发的。到了JBuilder 2007 "Peloton"这一版本,它成为了首个基于Eclipse IDE框架的JBuilder版本。

http://www.dtcms.com/a/99458.html

相关文章:

  • Android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 智能路由系统-信息泄露漏洞挖掘
  • 简单使用LlamaIndex实现RAG
  • (四)GTM_TOM模块定时器中断应用
  •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鲨鱼识别分类系统
  • 垃圾回收机制的几种实现机制简介
  • 【差分】详解一维前缀和和差分问题
  • Java高级JVM知识点记录,内存结构,垃圾回收,类文件结构,类加载器
  • 无人机进行航空数据收集对于分析道路状况非常有用-使用无人机勘测高速公路而不阻碍交通-
  • BurpSuit抓包失败-基础配置
  • 用war解压缩.7zip文件解压缩正在进行但是结束后文件消失了
  • 计算机二级考前急救(Word篇)
  • python:将mp4视频快进播放,并保存新的视频
  • OpenHarmony子系统开发 - 安全(二)
  • Redisson分布式锁深度解析:原理与实现机制
  • STM32F4单片机SDIO驱动SD卡
  • NLP语言模型训练里的特殊向量
  • Spring Boot整合Kafka详细指南(JDK 1.8)
  • Flutter环境搭建
  • JDK1.8和Maven、Git安装教程自用成功
  • 【MySQL基础】函数之字符串函数详解
  • JVM Java类加载 isInstance instanceof 的区别
  • 洛谷题单1-P5703 【深基2.例5】苹果采购-python-流程图重构
  • JDBC的详细使用
  • 【零基础入门unity游戏开发——2D篇】2D物理关节 —— Joint2D相关组件
  • [Lc4_dfs] 解数独 | 单词搜索
  • PyQt6实例_批量下载pdf工具_界面开发
  • MDK中结构体的对齐、位域、配合联合体等用法说明
  • C#:第一性原理拆解属性(property)
  • 分享一个Pyside6实现web数据展示界面的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