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基础-21-基本语法-封装

封装(Encapsulation)

1. 什么是封装?

封装(Encapsulation)是面向对象编程(OOP)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指的是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封装在一个类中,并提供访问控制机制,防止外部直接访问对象的内部数据,而是通过**公共方法(getter 和 setter)**来访问和修改数据。

封装的核心思想:

  • 隐藏对象的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

  • 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外部程序对对象的数据进行非法操作。

  • 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2. 封装的实现方式

封装通常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1. 使用 private 关键字修饰成员变量,限制外部直接访问。

  2. 提供 public 关键字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让外部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访问和修改变量。

  3. 在 setter 方法中添加逻辑,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 可以使用 protecteddefault(不写修饰符)来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


3. 访问修饰符

访问修饰符当前类同包子类同包非子类其他包子类其他包非子类
private
default
protected
public
  • private:只能在当前类中访问。

  • default(默认权限):同包内可访问。

  • protected同包其他包的子类可访问。

  • public: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4. 封装的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封装的示例,展示如何通过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来访问 private 变量。

// 定义一个 Person 类,使用封装
public class Person {
    // 私有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构造方法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setAge(age); // 使用 setter 进行赋值
    }
    
    // getter 方法 - 获取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setter 方法 - 设置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getter 方法 - 获取 ag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setter 方法 - 设置 age,添加校验逻辑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if (age > 0 && age < 150) {
            this.age = ag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年龄不合法!");
        }
    }
}

// 测试封装
public class TestEncapsul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对象
        Person p = new Person("张三", 25);
        
        // 获取属性值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 p.getName());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 p.getAge());
        
        // 修改属性值
        p.setAge(200); // 不合法
        p.setAge(30); // 合法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年龄: " + p.getAge());
    }
}

运行结果:

姓名: 张三
年龄: 25
年龄不合法!
修改后年龄: 30

在上面的示例中:

  • nameageprivate 的,外部无法直接访问。

  • 通过 getName()getAge() 方法获取值。

  • 通过 setAge() 方法修改值,并在方法中添加校验逻辑,确保数据合法。


5. 封装的优点

  1. 数据安全性:防止数据被随意修改,提高安全性。

  2. 提高代码复用性:通过 setter 方法可以加入数据校验逻辑,避免重复代码。

  3. 降低耦合性:外部不需要知道类的内部实现,只需调用公开的方法。

  4. 便于维护和修改:可以在不影响外部调用的情况下修改类的内部实现。


6. 适用场景

  • 数据保护:防止数据被外部随意修改(如银行账户余额)。

  • 约束输入:在 setter 方法中添加数据校验逻辑。

  • 隐藏复杂性:让外部只关注如何使用,而不需要关心实现细节。

  • 框架开发:如 Spring 框架中的 Java Bean 规范,要求使用 private 变量+getter/setter。


7. 总结

封装是 Java 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之一,主要通过私有化成员变量,并提供公共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来访问它们,从而提高数据安全性和程序的健壮性。

掌握封装的概念并在实际开发中应用,有助于写出更安全、可维护、低耦合的代码。

http://www.dtcms.com/a/99326.html

相关文章:

  • 聚合根的特性
  • CI/CD-Jenkins安装与应用
  • 【网络编程】搭建一个简单的UDP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
  • c#winform,倒鸭子字幕效果,typemonkey字幕效果,抖音瀑布流字幕效果
  • uniapp中的流式输出
  • 蓝桥杯 14 天 十五届蓝桥杯 数字诗意
  • 雨云云应用测评!内测持续进行中!
  • 深度学习中常见的专业术语汇总
  • SQL Server 可用性组自动种子设定失败问题
  • .NET开发基础知识1-10
  • 无人机宽带自组网机载电台技术详解,50KM超远图数传输系统实现详解
  • Python控制结构详解
  • 群体智能优化算法-流向算法(Flow Direction Algorithm, FDA,含Matlab源代码)
  • FALL靶机渗透实战:从信息收集到特权升级的完整链分析
  • postgresql 重置对应表序列最大值
  •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多层调控-文献精读123
  • 如何利用<ruby>、<rt>、<rp>标签实现中文注音或字符注释?
  • 车载以太网网络测试 -25【SOME/IP-报文格式-1】
  • AI助力高效办公:如何利用AI制作PPT提升工作效率
  • RAG模型
  • 医疗CMS高效管理:简化更新维护流程
  • Open HarmonyOS 5.0 分布式软总线子系统 (DSoftBus) 详细设计与运行分析报告
  • 自动化测试知识详解
  • RuoYi基础学习
  • 拦截器和过滤器详解
  • 前端D3.js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Linux安装Cmake (Centos 7.9)
  • Python小练习系列 Vol.3:生成有效括号组合(回溯 + DFS)
  • 【15】Selenium 爬取实战
  • stringstream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