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的原理
一、什么是路由
路由是指导报文转发的路径信息,通过路由可以确认转发IP报文的路径。简而言之,路由时用户输入的URL地址和真实对应的页面文件之间的一个映射关系。
路由设备是依据路由转发报文到目的网段的网络设备,最常见的路由设备:路由器。
路由设备维护着一张路由表,保存着路由信息。
二、路由中包含的信息
目的网络:标识目的地址
掩码:与目的地址共同标识一个网段
出接口:数据包被路由后离开本路由器的接口
下一跳:路由器转发到达目的网段的数据包所使用的下一跳地址
这些信息标识了目的网段、明确了转发IP报文的路径。
路由表则是许多条路由信息的结合体,如:
目的网络/掩码 | 下一跳(NextHop) | 出接口 |
11.0.0.0/8 | 2.2.2.2 | GE0/0 |
13.0.0.0/8 | 3.3.3.2 | GE0/1 |
14.0.0.0/8 | 1.1.1.2 | GE0/2 |
......... |
三、路由信息获取方式:
1.直连路由:由设备自动生成指向本地直连网络
直连路由形成条件: 1.接口配置ip地址
2.接口双up
2.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条目
3.动态路由:路由器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
怎样查看IP路由表
[R1]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四、路由优先级
常见路由类型的默认优先级如下:越小越优
路由来源 | 路由类型 | 默认优先级 |
直连 | 直连路由Direst | 0 |
静态 | 静态路由Static | 60 |
动态路由 | OSPF内部路由 | 10 |
OSPF外部路由 | 150 | |
ISIS | 15 | |
RIP | 100 | |
BGP | 255 |
五、度量值
当路由器通过某种路由协议发现了多条到达同一个目的网络的路由时(拥有相同的路由优先级),度量值将作为路由优选的依据之一。
路由度量值表示到达这条路由所指目的地址的代价。
一些常用的度量值有:跳数、带宽、时延、代价、负载、可靠性等。
度量值数值越小越优先,度量值最小路由将会被添加到路由表中。
度量值很多时候被称为开销(Cost)。
六、最长匹配原则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会将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与自己本地路由表中的所有路由表项进行逐位(Bit-By-Bit)比对,直到找到匹配度最长的条目,这就是最长前缀匹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