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上位机开发实战(x86和arm自由切换)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前面我们说过,qt本身支持windows系统,也支持linux系统。不仅如此,qt除了支持传统的x86 cpu之外,还支持arm、aarch64 cpu。这样的话,就有很多、很多的好处,我们一一道来。

1、跨OS平台编译

        所谓的跨平台,就是如果喜欢windows开发的朋友,可以先使用visual studio做完界面开发之后,再port到嵌入式设备也是可以的。一般来说,界面部分都比较繁琐,所以调整和细节优化的工作非常多。这一部分对于使用习惯windows平台的同学来说,还是非常方便的。

2、没有板子可以先ubuntu虚拟机开发

        很多时候,嵌入式arm平台的资源本来就不是很多。上面未必有g++编译环境、gdb调试环境。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先在ubuntu完成大部分linux工作的开发,然后切换到嵌入式设备上面去。很多时候,pc资源要比嵌入式设备多得多,调试也很方便。

3、Makefile切换也很容易

        前面我们说过,尽量使用Makefile的方式来进行软件开发。这个时候,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我们在嵌入式平台开发的软件,完全可以提前在x86 pc平台开发好,等到板子ready了之后,再port到板子上也是完全可以的。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切换一下Makefile即可,比如arm的Makefile改一下,就是x86_64的Makefile,

.PHONY: all clean

INCLUDE_DIR=-I /usr/include/x86_64-linux-gnu/qt5 \
            -I /usr/include/x86_64-linux-gnu/qt5/QtWidgets\
            -I /usr/include/x86_64-linux-gnu/qt5/QtGui \
            -I /usr/include/x86_64-linux-gnu/qt5/QtCore

all: main

main: main.o QtWidgetsApplication.o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o
	g++ -g $^ -o main -lQt5Widgets -lQt5Gui -lQt5Core

main.o: main.cpp QtWidgetsApplication.h
	g++ -fPIC -g -c main.cpp -o main.o $(INCLUDE_DIR)

QtWidgetsApplication.o: QtWidgetsApplication.cpp QtWidgetsApplication.h
	g++ -fPIC -g -c QtWidgetsApplication.cpp -o QtWidgetsApplication.o $(INCLUDE_DIR)

QtWidgetsApplication.h:ui_QtWidgetsApplication.h

ui_QtWidgetsApplication.h: QtWidgetsApplication.ui
	uic $^ -o ui_QtWidgetsApplication.h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o :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cpp
	g++ -fPIC -g -c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cpp -o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o $(INCLUDE_DIR)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cpp : QtWidgetsApplication.h
	moc -o moc_QtWidgetsApplication.cpp QtWidgetsApplication.h

clean:
	rm -rf main *.o ui_*.h moc_*.cpp


4、外设接口部分先打桩

        很多嵌入式开发会涉及到232/485/can/usb/ethernet,这里面除了usb/以太网之外,大部分功能没有办法在pc上做实际功能的开发,因此这个时候可以先做打桩处理。打桩的函数不需要写的很具体,保证整体工程可以编译通过即可。等到后期硬件ok了,再放开即可。如果比较紧急,打桩函数简单实现一下也行,这样可以保证项目进展的推动。

5、soc硬件加速一定要使用起来

        我们使用嵌入式设备除了方便、便捷之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成本。很多soc,本身就是为了特定场景来设计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cpu比较差的嵌入式设备,不能把所有的功能全部用cpu来完成,这样肯定是没有办法达到满意效果的。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把soc的硬件加速功能用起来,这里包括不限于硬件编码、解码、crc计算、dma、gpu、npu、mcu、显示加速等等。总是,板子上有什么资源,都尽可能用起来,这样才能用很少的钱,就能实现一样的pc效果。

相关文章:

  • java -jar 执行基于Maven构建的Java应用的方法总结
  • 剑指 Offer II 087. 复原 IP
  • RustDesk自建远程桌面服务教程
  • Vue与Django是如何传递参数的?
  • matlab 谐波分析公式绘图
  • C语言:基于链表实现栈
  • java多线程基础
  • 深入解析 Vue 3 Teleport:原理、应用与最佳实践
  • MySQL基本语句以及表约束练习
  • 单口路由器多拨号ADSL实现方法
  • Flutter小白开发笔记
  • 自动化测试框架学习总结-hytest学习
  • OpenEuler20.3 安装 Elasticsearch7.17
  • 关于新奇的css
  • IDEA:项目结构不见了,项目文件消失解决
  • FastDVDnet:不需要显示学习运动的实时视频降噪
  • AI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
  • 淘宝API vs 爬虫:合规获取实时商品数据的成本与效率对比
  • 对比文章相似度的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原理
  • Redis持久化深度解析:RDB与AOF双剑合璧
  • 上海团队在医学顶刊连发两文,率先提出“证据污染”循证概念
  •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 广州一饮品店取名“警茶”?市监局:取名没问题,但图像会产生误解
  • 回望乡土:对媒介化社会的反思
  • 福州千余公共道路泊车位装“智能地锁”续:运营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罚款
  • 体坛联播|安切洛蒂执掌巴西男足,字母哥尝试离开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