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常用的计数单位(性能指标的计算)持续更新

首先是CPU主频的单位:(现在的CPU一般来说是 "G hz")

- 1 千赫(kHz)= 1,000 Hz(10的3次方)
- 1 兆赫(MHz)= 1,000,000 Hz(10的6次方)
- 1 吉赫(GHz)= 1,000,000,000 Hz(10的9次方)
- 1 太赫(THz)= 1,000,000,000,000 Hz(10的12次方)
- 1 拍赫(PHz)= 1,000,000,000,000,000 Hz(10的15次方)
- 1 艾赫(EHz)= 1,000,000,000,000,000,000 Hz(10的18次方)

如上所知:每提升一个单位 乘以1000 即可。

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太赫(THz)、拍赫(PHz)、艾赫(EHz)是频率单位,每两级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赫兹(Hz)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频率单位,表示每秒的周期数。

  2. 千赫(kHz):1 千赫 = 1,000 赫兹
    即:1 kHz = 10³ Hz

  3. 兆赫(MHz):1 兆赫 = 1,000 千赫
    即:1 MHz = 10⁶ Hz

  4. 吉赫(GHz):1 吉赫 = 1,000 兆赫
    即:1 GHz = 10⁹ Hz

  5. 太赫(THz):1 太赫 = 1,000 吉赫
    即:1 THz = 10¹² Hz

  6. 拍赫(PHz):1 拍赫 = 1,000 太赫
    即:1 PHz = 10¹⁵ Hz

  7. 艾赫(EHz):1 艾赫 = 1,000 拍赫
    即:1 EHz = 10¹⁸ Hz

换算关系总结:

  • 1 艾赫 = 10³ 拍赫 = 10⁶ 太赫 = 10⁹ 吉赫 = 10¹² 兆赫 = 10¹⁵ 千赫 = 10¹⁸ 赫兹

  • 每两级之间相差 1,000 倍(即 10³ 倍)。

其次是CPU的时间单位:(秒)

秒(s)、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皮秒(ps)、飞秒(fs)是时间单位,每两级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秒(s)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时间单位。

  2. 毫秒(ms):1 秒 = 1,000 毫秒
    即:1 ms = 10⁻³ s

  3. 微秒(μs):1 毫秒 = 1,000 微秒
    即:1 μs = 10⁻⁶ s

  4. 纳秒(ns):1 微秒 = 1,000 纳秒
    即:1 ns = 10⁻⁹ s

  5. 皮秒(ps):1 纳秒 = 1,000 皮秒
    即:1 ps = 10⁻¹² s

  6. 飞秒(fs):1 皮秒 = 1,000 飞秒
    即:1 fs = 10⁻¹⁵ s

换算关系总结:

  • 1 秒 = 10³ 毫秒 = 10⁶ 微秒 = 10⁹ 纳秒 = 10¹² 皮秒 = 10¹⁵ 飞秒

  • 每两级之间相差 1,000 倍(即 10³ 倍)。

相关文章:

  • 02自动化测试常用函数
  • 多页pdf转长图
  • 《重新审视深度部分标签学习中的一致性正则化》2022年ICML论文精读
  • 寄生虫仿生算法:基于寄生虫特征的算法设计
  • c语言整理
  • 重塑音乐未来:张漾斌引领漫寻音乐的颠覆之旅
  • STL标准库
  • 外星人入侵-Python-三
  • 结构型模式之组合模式:让对象构成树形结构
  •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004(A - 流行、B - 回転、C - 入れ替え、D - マーブル)题目翻译
  • Keepalived高可用架构实战:从安装配置到高级应用详解
  • 打包当前Ubuntu镜像 制作Ubuntu togo系统
  • Oracle SQL*Loader 与 SQLULDR2 学习指南
  • 服务器部署RocketMQ----Docker方式
  • LLM后训练:解锁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的关键路径
  • 软件测试之单元测试unittest库使用、参数化、unittestteport
  • Java中的volatile关键字
  • AI自动文献综述——python先把知网的文献转excel
  • 免费高质量贴图(Textures) 网站推荐
  • RabbitMq C++客户端的使用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 中国旅马大熊猫“福娃”和“凤仪”启程回国
  • 北邮今年本科招生将首次突破四千人,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 高瓴、景林旗下公司美股持仓揭晓:双双增持中概股
  • 上海博物馆展览进校园,“小先生”传递文物知识
  • 中欧互动中的合作与分歧:务实需求将克服泛安全化的“政治钟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