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大模型MCP协议与Function Calling:构建更智能的AI生态系统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快速发展,如何高效地将这些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工具和服务进行集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Anthropic推出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协议)和Function Calling技术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分别介绍MCP协议和Function Calling,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最后对比这两种技术的异同。

什么是MCP协议?

MCP协议概述

MCP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由Anthropic推出的开源协议,旨在为大型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工具及服务提供标准化连接方式,解决传统集成方案碎片化的问题。MCP协议的核心架构包括四个部分:

  1. MCP主机:如Claude Desktop或IDE工具。
  2. 客户端:协议连接器。
  3. 服务器:轻量级程序。
  4. 本地或远程资源:如数据库、API等。

通过统一协议,MCP实现了模型与数据源的安全双向交互。

MCP协议的核心功能

MCP协议的核心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上下文增强:通过动态获取实时数据或领域知识(如患者病史、代码库内容),提升模型在特定任务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 协作扩展:支持模型调用外部工具(如代码执行引擎)或其他LLM协同完成任务,例如医疗场景中结合影像分析模型与文献检索模型。
  3. 安全控制:采用本地服务器代理模式,避免直接上传敏感数据或开放高权限访问,确保数据隐私和系统安全。

MCP协议的应用场景

MCP协议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智能问答、企业知识库整合、编程辅助等。例如,美国Block Inc.通过MCP集成金融数据,开发者工具公司Zed、Replit等则将其用于代码库检索与执行验证。该协议的开源性使其支持跨模型扩展(如Claude、GPT或开源Llama),并通过类似USB-C的标准化接口降低开发复杂度,成为AI工具生态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

什么是Function Calling?

Function Calling概述

Function Calling是一种允许语言模型直接调用外部函数的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模型可以与外部工具和服务进行交互,从而扩展其功能。Function Calling的核心在于定义一个标准化的接口,使模型能够理解并调用这些外部函数。

Function Calling的优势

  1. 功能扩展:通过调用外部函数,模型可以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数据处理、图像识别、代码执行等。
  2. 灵活性: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函数,使模型能够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3. 安全性: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Function Calling的应用场景

Function Calling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 智能问答:通过调用外部数据库或API,模型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实时的答案。
  2. 代码辅助:在编程辅助工具中,模型可以通过调用代码执行引擎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3. 数据分析:模型可以调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MCP协议与Function Calling的对比

目标与功能

  • MCP协议: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连接方式,使大型语言模型能够与外部数据源、工具和服务进行安全双向交互。其核心功能包括上下文增强、协作扩展和安全控制。
  • Function Calling:旨在通过定义标准化接口,使语言模型能够直接调用外部函数,扩展其功能。其核心功能包括功能扩展、灵活性和安全性。

架构与实现

  • MCP协议:采用四部分架构(MCP主机、客户端、服务器、本地或远程资源),通过统一协议实现安全双向交互。
  • Function Calling:通过定义标准化接口,使模型能够理解和调用外部函数,实现功能扩展。

应用场景

  • MCP协议:广泛应用于智能问答、企业知识库整合、编程辅助等领域,支持跨模型扩展。
  • Function Calling:广泛应用于智能问答、代码辅助、数据分析等领域,支持自定义函数和灵活扩展。

优势与局限

  • MCP协议
    • 优势:提供标准化连接方式,提升上下文增强和协作扩展能力,确保数据安全。
    • 局限: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支持,可能增加开发复杂度。
  • Function Calling
    • 优势:直接调用外部函数,扩展功能灵活,支持自定义函数。
    • 局限:依赖于标准化接口的定义和实现,可能需要更多的开发工作来确保接口的一致性。

结论

MCP协议和Function Calling技术为大型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工具和服务的集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MCP协议通过标准化连接方式,提升了模型的上下文增强、协作扩展和安全控制能力。而Function Calling则通过直接调用外部函数,扩展了模型的功能和灵活性。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结合使用可以为构建更智能、更高效的AI生态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www.dtcms.com/a/70901.html

相关文章:

  • 大模型微调中显存占用和训练时间的影响因素
  • OTP单片机调试工具之—单线数据编码
  • RCore学习记录001
  • 微信小程序threejs三维开发
  • 如何解决pymilvus中offset参数不生效的问题?
  • AI与人的智能,改变一生的思维模型【7】易得性偏差
  • 在 WSL中批量执行InSAR任务-stackSentinel.py
  • MySQL数据库知识总结
  • Redis7——进阶篇(六)
  • 小脑萎缩会致命吗?
  • Vue Router 中的导航守卫是什么?
  • 有了大语言模型还需要 RAG 做什么
  • AP AR
  • 二叉树_4_面试题汇总
  • AlphaGo 家族:从「偷看棋谱」到「自创宇宙套路」的 1008 天
  • 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
  • 生态安全的范式
  • LoRa数传、点对点通信、Mesh网络、ZigBee以及图传技术的区别和特点
  • zend server试用分析
  • 架构思维:软件建模与架构设计的关键要点
  • request模块基本使用方法
  • 深入解析java Socket通信中的粘包与拆包问题及解决方案(中)
  • 《灵珠觉醒:从零到算法金仙的C++修炼》卷三·天劫试炼(55)聚宝盆装区间 - 合并区间(排序贪心)
  • 工业数采适配99%协议EG8200Mini 边缘计算网关
  • 扩散模型:AIGC领域的核心引擎,解锁图像生成新维度
  • ruoyi-vue部署
  • “消失的中断“
  • 空地协同智慧探测系统:开启多元探测新时代
  • 优化点列图(RMS半径)的操作数
  • 加密算法逆向与HOOK技术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