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层逻辑
目录
- 一. 审题
- 二. 第一遍粗读
- 三. 第二遍精读
- 四. 常见问题
\quad
一. 审题
\quad
请根据“给定材料一”
只要看资料1就行
\quad
审题
问对策、做法、经验
就去找动词+事情
\quad
判断字数(有利于我们怎么写,写多少)
10分大概写5个点左右
250个字,每个点50左右
一般认为>40算松
≤40算紧张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字数
\quad
\quad
全面、准确、有条理

宁滥勿缺
\quad
准确用词,如果材料给的规范,比如“沟通”,我们就直接抄,原词原句
如果材料给的不规范,比如“聊天”,政府文件一般很少出现“聊天”,我们就转换成规范表达,如转化为“沟通”
\quad
有条理:要找好总括词,总括词一般占三分之一的分数
\quad
\quad
二. 第一遍粗读
\quad

\quad
\quad

第一遍粗读,一定要带着题目,带着目的
\quad
\quad
如果段首句找不到总括词,就用高频词/段尾句来找

总括词:推动成果转化
\quad
\quad

总括词:搭建互联网平台
\quad
\quad

建设产业园区集群
小技巧:
推进产业园区集群建设
我们一般用后面的动词
\quad
\quad
围绕、根据、依托、针对:这种词不是最重要的,是前置条件
如果两个自然段,有相同的词,或相近的总括词,大概率是要合并

找到投资、金融、基金三个词,我们就选最大,最高大尚的作为总括词
\quad
\quad

经过粗读我们找到了各个段的总括词,我们框架就清晰了很多
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2.推动成果转化
3.搭建工业平台
4.建设产业集群
5.增加金融支持
6.培养人才
\quad
\quad
三. 第二遍精读
\quad

规范词积累:70%在材料,30%自己积累的
\quad
怎么定总括词? 三种方法,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
宏观找总括词
段首尾、找高频词
中观找总括词
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递进

在总里面
并列的话就是找最大的,或者选词造句
递进就选后面
\quad
微观找总括词
第一步:按句号化大为小
2. 找动词+事件,罗列出来
3. 定总括词
\quad
\quad

出现顿号、排比、例子的要进行合并,不能写那么多
重视科技创新,搭建多个创新平台,建立创新优势
关于对策和影响这种双性词要不要写,就看题干给的次数,每个点40字以上,建议写

为什么在例子中出一个点?
因为这个点在规范词中没有
如果规范性表述中有表示搭建多个平台的意思,我们就从规范词当中出
\quad
\quad
先把动词圈出来,重复的就写一个就行,对比保留规范句中的

\quad
\quad
代词很重要,能够总结前文
具体的人名,地名不要写,我们要的是普遍的对策

当出的所有点不满足更好的作为总括词
那么我们可以选词组合造总括词
\quad

\quad
\quad

对于重复的点,我们肯定要从规范句里面找总括词
\quad
\quad

在递进的规范句里面,后半句更重要

\quad
\quad

\quad
\quad

强化金融支持
\quad
\quad


\quad
四. 常见问题
\quad
缩句
1.保大弃小
2.从规范句中出,不要从事例当中出
3.保留到二级目录就好

4.递进的保留后面
5.形容词、定语等不要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