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信道的衰落特性
有线信道在通信速率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基本可以认为是AWGN信道。而无线通信的条件比有线通信的条件恶劣得多。无线通信的媒介是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的时候,会发生衰减;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还会发生反射、散射、绕射等现象。电磁波传播的物理机制决定了无线信道的衰减特点。无线信道衰落主要分为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这两类衰落,并重点阐述路径损耗、莱斯衰落与瑞利衰落的模型。

大尺度衰落
大尺度衰落描述了信号功率在长距离(数百米以上)传播过程中的缓慢变化,主要包括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路径损耗
路径损耗是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因能量自然扩散和传播介质吸收而导致的功率衰减。它仅与传播距离有关,是确定性的、单调递减的趋势。
论文中最常用路径损耗模型为
PL(l)=PL0(ll0)−α
PL(l)=PL_0\left(\frac{l}{l_0}\right)^{-\alpha}
PL(l)=PL0(l0l)−α
- PL0PL_0PL0 表示参考距离 l0=1ml_0=1ml0=1m 处的路径损耗。
- lll 表示链路距离。
- α\alphaα 表示路径损耗指数。
仿真时可用以下代码生成:
function [pLoss] = path_loss(PL0, l, l0, alpha)
pLoss = PL0 * (l / l0) ^ (-alpha)
end
阴影衰落
在移动通信传播环境中,电磁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起伏的山丘、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阻挡,形成电磁波的阴影区,就会造成信号场强中值的缓慢变化。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阴影效应,由此引起的衰落称为阴影衰落。
阴影衰落一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p(x)=12πσe−(lnx−μ)22σ2
p(x) = \frac{1}{\sqrt{2 \pi}\sigma} e^{-\frac{(\ln x - \mu)^2}{2\sigma^2}}
p(x)=2πσ1e−2σ2(lnx−μ)2
然而,在大量学术论文中,研究者常忽略阴影衰落,仅考虑路径损耗。这种简化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 简化模型,聚焦核心问题:路径损耗是确定性趋势,而阴影衰落是随机波动。忽略后者可以简化分析,让读者更关注论文提出的新算法或架构本身的有效性。
- 获得一般性和可重复的结论:路径损耗模型是标准化的,使用确定性的模型便于其他研究者复现结果。而阴影衰落的参数严重依赖于特定环境,引入它会削弱结论的普适性。
- 分析上的便利:仅考虑路径损耗时,许多系统性能指标(如信噪比)可以得到闭合表达式,便于理论推导和洞察。引入阴影衰落则通常需要复杂的统计仿真。
小尺度衰落
小尺度衰落描述了信号在极短时间或移动极小距离内,其幅值和相位的快速波动。它主要由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引起。根据是否存在占主导地位的直射路径,小尺度衰落主要分为莱斯衰落和瑞利衰落。
莱斯衰落
当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存在一条稳定的直射路径,并伴随多条较弱的反射、散射路径时,信道呈现莱斯衰落。信道模型表达式为
hRicean=β1+βhLOS+11+βhNLOS
h_{Ricean} = \sqrt{\frac{\beta}{1+\beta}}h^{LOS} + \sqrt{\frac{1}{1+\beta}}h^{NLOS}
hRicean=1+ββhLOS+1+β1hNLOS
- hLOSh^{LOS}hLOS:表示直射分量。单天线场景下,hLOS=1h^{LOS} = 1hLOS=1;多天线场景下,需要考虑发送端信号离去角和接收端信号的到达角,即 hLOS=aTaRh^{LOS} = \boldsymbol{a}_T \boldsymbol{a}_RhLOS=aTaR,aT\boldsymbol{a}_TaT 和 aR\boldsymbol{a}_RaR 分别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导向矢量。
- hNLOSh^{NLOS}hNLOS:表示散射分量,由众多非直射路径叠加而成。由于每条反射链路时延的随机性,叠加后的等效多径链路同样具有随机性,符合复高斯分布,即 hNLOS=CN(0,1)h^{NLOS} = \mathcal{CN}(0,1)hNLOS=CN(0,1),仿真代码为
sqrt(1/2) * (randn(1) + 1j * randn(1)。 - β\betaβ:表示莱斯因子,表示直射分量与散射分量的强度比。β\betaβ 取值越大表示直射分量强度大,直射分量占主要的比重;β\betaβ 取值越小表示直射分量强度小,散射分量占主要的比重,多径效应明显。当收发两端没有直射分量,即β=0\beta = 0β=0只有散射分量时,莱斯衰落退化为瑞利衰落。
仿真为
function h = rician_channel(sz1, sz2, beta)
h_LoS = ones(sz1, sz2);
h_NLoS = sqrt(0.5) * (randn(sz1, sz2) + 1j * randn(sz1, sz2));
h = sqrt(beta / (1 + beta)) * h_LoS + sqrt(1 / (1 + beta)) * h_NLoS;
end
瑞利衰落
当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不存在直射路径,信号完全依靠反射、散射等非直射路径传播时,信道呈现瑞利衰落。这是莱斯衰落的一个特例。信道模型表达式为
hRayleigh=hNLOS
h_{Rayleigh} = h^{NLOS}
hRayleigh=hNLOS
仿真为
function h = rayleigh_channel(sz1, sz2)
h_NLoS = sqrt(0.5) * (randn(sz1, sz2) + 1j * randn(sz1, sz2));
h = h_NLoS;
end
此时,信道响应完全由服从复高斯分布的散射分量 h_NLOS 决定,其包络服从瑞利分布。这是一种比莱斯衰落更恶劣的通信环境。
整体信道模型
一个完整的信道系数 hhh 由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共同决定,时域卷积,频域相乘(大多数论文中所写的 y=hx+n0y = hx+n_0y=hx+n0 是复频域表达式,信道模型是信道的频域冲激响应,不是时域表达式)
莱斯信道模型:
h=PL(l)⋅(β1+βhLOS+11+βhNLOS)
h = \sqrt{PL(l)} \cdot \left(\sqrt{\frac{\beta}{1+\beta}}h^{LOS} + \sqrt{\frac{1}{1+\beta}}h^{NLOS}\right)
h=PL(l)⋅(1+ββhLOS+1+β1hNLOS)
瑞利信道模型:
h=PL(l)⋅hNLOS
h = \sqrt{PL(l)} \cdot h^{NLOS}
h=PL(l)⋅hNL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