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与MATLAB的脑电信号情绪识别系统
探索如何用MATLAB读懂你的情绪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机器读懂人类情绪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脑电信号作为大脑活动的直接反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内心情感世界的窗口。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MATLAB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一个能够识别人类情绪的脑电信号分析系统。
脑电信号与情绪识别:背景与意义
脑电信号是大脑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通过电极在头皮表面测量得到。不同频段的脑电波与不同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δ波(1-4Hz)与深度睡眠有关,θ波(4-8Hz)与困倦状态相关,α波(8-13Hz)出现在放松状态下,β波(13-30Hz)与警觉性思维相关,而γ波(30-100Hz)则与高阶信息处理相关。
研究表明,情绪状态与脑电信号特征之间存在可靠的联系。例如,积极情绪往往在大脑左前额叶区域表现出更强的活动,而消极情绪则与右前额叶活动相关。正是这种相关性,使得通过分析脑电信号来识别情绪成为可能。
脑电情绪识别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医疗健康领域,它可以帮助诊断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障碍疾病;在人机交互领域,可以开发更智能的情感交互系统;在心理学研究中,为情绪研究提供客观的生理指标。
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
我们设计的基于深度学习与MATLAB的脑电信号情绪识别系统包含以下核心模块:
- 脑电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时频域特征提取
- 深度学习模型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