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
一、 测试用例概念
测试用例是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的系统提供的一组集合,这组集合包含: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一个编写良好的测试用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测试用例编号 : 唯一的标识符,方便追踪和管理
测试目标/描述: 简要说明这个测试用例要验证哪个功能点或需求
前置条件 : 执行测试之前,系统必须达到的状态
测试步骤 : 清晰、详细、可重复的操作步骤,指导测试人员如何执行测试
测试数据: 执行步骤中需要使用的具体输入值
预期结果 : 根据需求文档,在执行完所有步骤后,系统应该出现的正确结果或状态
实际结果 : 执行测试后系统实际表现出的结果
测试结果 : 记录测试是 Passed 还是 Failed
二、设计测试用例的万能公式
1. 设计测试用例的万能公式
1.测试用例的编写不仅应当根据有效和预料到的输入情况,而且也应该根据无效和未预料到的输入情况
2.检查程序是否未做其应该做的仅是成功的一半,测试的另一半是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其不应该做的
3.计划测试工作时不应默许假定不会发现错误
2. 万能公式
设计测试用例的万能公式:功能测试 + 界面测试 + 性能测试 + 兼容性测试 + 易用性测试 + 安全测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测试类型:弱网测试、安装卸载测试
弱网测试
-
模拟调节器开关

-
打开弱网脚本

-
弱网设置

安装卸载测试
针对需要进行部署的软件,除了软件功能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软件的能够成功安装和卸载
三、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 基于需求的设计方法
1.明确需求中的功能点
2.结合万能公式设计测试点
2. 具体的设计方法
- 等价类
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类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作用: 减少冗余测试,用最少的用例覆盖最多的可能性 - 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 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是对被测试软件设计的理解,过往经验以及个人直觉,推测出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这个方法强调的是对被测试软件的需求理解以及设计实现的细节把握,还有个人的经验和直觉
本期内容到此为止,喜欢的话请点个赞,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