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为什么会有结构体?

想象你正在开发一个《流浪猫咖啡馆》游戏。每只猫咪都有年龄、体重、毛色、饥饿值、好感度等属性。如果不用结构体,你的代码会变成这样:

float 橘猫年龄 = 2.3;
int 橘猫体重 = 8;
char 橘猫毛色[10] = "虎斑";
//...其他20只猫的变量疯狂增殖

很快你的代码就会变成意大利面条,变量像发情的猫咪一样到处乱窜。这时候结构体就像个智能猫笼,把相关数据打包收纳:

struct 猫主子 {
    float 年龄;
    int 体重;
    char 毛色[10];
    int 饥饿值; 
    int 好感度;
};

struct 猫主子 橘猫 = {2.3, 8, "虎斑", 75, 60};
struct 猫主子 三花 = {1.8, 6, "玳瑁", 90, 80};

这就好比给每只猫办了电子身份证,所有信息整整齐齐码在内存的"猫爬架"上。当需要给猫咪投喂时,只需橘猫.好感度 += 5,代码清爽得像刚舔过毛的猫咪。

结构体更精妙之处在于它的"量子纠缠"特性——传参时既可以整体传送,也能单独操作某个属性。就像你网购时,快递小哥既能把整个包裹交给你(结构体传值),也能单独取出里面的鼠标垫(访问成员变量)。

在内存层面,结构体就像俄罗斯方块高手,把不同类型的数据块严丝合缝地码放。一个学生信息结构体可能包含int型的学号、char数组的姓名、float数组的成绩——这些原本大小不一的变量,被结构体整理得像军用背包般整齐。

现代编程中,结构体还发展出了"超能力形态":C++里可以塞进方法变成类,Rust里能玩模式匹配,Go语言甚至允许匿名结构体。这就像给瑞士军刀加上了激光切割功能,让数据管理既优雅又强大。

所以下次看到结构体时,请想起这个画面:无数变量原本像流浪猫在内存街头游荡,是结构体给了它们温暖的小窝,让程序世界变得井然有序。这,就是代码文明的伟大进步!

http://www.dtcms.com/a/58419.html

相关文章:

  • 《几何原本》命题I.25
  • PCIE接口
  • spring 和JVM之间关系
  • Go学习笔记
  • 【RAG】检索后排序 提高回答精度
  • 初识Linux
  • 一周学会Flask3 Python Web开发-SQLAlchemy定义数据库模型
  • 【Linux篇】调试器-gdb/cgdb使用
  • Redis- 切片集群
  • Linux驱动学习之平台总线设备树驱动模型
  • vue3 使用sass变量
  • 基于STC89C52的温度检测系统(DS18B20)
  • 如何使用Webpack打包React项目?
  • idea启动项目报端口被占用
  • leetcode hot100 图论
  • DeepSeek进阶应用(一):结合Mermaid绘图(流程图、时序图、类图、状态图、甘特图、饼图)
  • Python爬虫获取淘宝快递费接口的详细指南
  • 如何高效利用Spring中的@Cacheable注解?
  • STC51 中断允许寄存器 IE
  • 黑马测试python学习
  • 供应链重构:制造业如何借助数字化提升响应速度?
  • 基于Python的电商销售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实
  • 【技术方案设计】H5埋点方案设计以及实现(入门版)
  • 基于PyTorch的深度学习4——使用numpy实现机器学习vs使用Tensor及Antograd实现机器学习
  • 发现U9查询设计上的一个逻辑
  • 蓝桥杯[每日两题] 真题:好数 神奇闹钟 (java版)
  • 每日一题----------常用类
  • 鸿蒙开发 ,hap hsp har 区别及选择
  • 智能船舶工厂中的边缘计算机: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支持
  • Intent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