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测试题-5

类型专业定义通俗解释(生活类比)核心特点典型使用场景
A. Dummy(哑对象)仅作为“占位符”的对象,没有实际功能,不参与逻辑,仅用于填充参数或代码结构。“背景路人甲”:站在场景里凑数,不说话、不互动,仅为了让“画面完整”(比如测试函数需要传入3个参数,但其中1个用不到,就传Dummy)。1. 无任何逻辑和返回值;2. 不影响测试结果,仅避免代码报错。测试一个需要传入3个对象的函数,但实际只用到2个,第3个用Dummy填充(避免参数缺失报错)。
B. Stub(桩)替代真实依赖的“简化版实现”,返回预设的固定值,用于隔离被测对象与外部依赖。“自动售货机”:你按A按钮,永远出可乐;按B按钮,永远出雪碧(固定输入→固定输出,不关心内部逻辑)。1. 仅返回预设值,不模拟复杂逻辑;2. 不校验交互(如是否被调用、调用次数)。测试登录功能时,用Stub替代数据库查询:输入任意用户名,固定返回“密码正确”。
C. Mock(模拟)模拟真实依赖的行为和交互规则(如调用次数、参数校验、条件返回值),并能验证被测对象是否按预期与之交互。“智能客服”:能根据你的问题返回不同答案(如问“余额”返回100,问“账单”返回明细),还能记录你问了几次、是否按流程提问。1. 可模拟复杂逻辑(多条件返回值);2. 校验交互行为(如“是否调用”“参数是否正确”“调用次数是否符合预期”)。测试订单系统:用Mock模拟库存接口,预设“库存>0时扣减成功”,并验证订单系统是否在下单前调用了库存接口、参数是否正确。
D. Fake(伪对象)具有真实逻辑的简化实现,内部可能用内存数据或简化算法模拟真实依赖,但不用于生产环境。“模拟厨房”:用玩具食材和简化步骤做出“看起来像真的”的菜(有真实逻辑,但不是实际厨房的复杂流程)。1. 有真实逻辑,可独立运行(如用内存数据库替代真实数据库);2. 比Stub功能强,但比真实依赖简单。测试数据持久层时,用Fake内存数据库替代真实MySQL,支持增删查改(逻辑真实),但数据仅存于内存。

测试金字塔模型是软件测试中的经典策略,由Mike Cohn提出,推荐测试优先级为:单元测试(最多)、集成测试(中等)、UI测试(最少)。

  1. Alpha 测试

    • 定义:在开发环境中进行,由开发者组织,用户代表参与的验收测试。
    • 目的:在受控环境下验证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发现潜在问题。
    • 特点:需用户代表介入,测试过程由开发者主导。
  2. Beta 测试

    • 定义:在用户实际环境中进行,由最终用户独立执行的验收测试。
    • 目的:收集真实场景下的用户反馈,验证兼容性与用户体验。
    • 特点:无需开发者干预,属于验收测试(非系统测试)。
  3. 其他选项验证

    • 系统测试:由开发团队执行,验证系统整体功能,与 Beta 测试无关。
    • 验收测试分类:包括 Alpha(用户代表参与)、Beta(真实用户参与)两种形式。

在缺陷管理中,优先级(Priority)维度直接关注修复的紧迫性,因为它指示缺陷修复的紧急程度和顺序;而严重性(Severity)关注缺陷的影响程度,但不一定反映立即修复的需求。影响范围(Scope)和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辅助维度,但不直接关注紧迫性。

题目要求评估测试是否覆盖了每个 if/else 决策点的两个分支(即真分支和假分支)。分支覆盖率(Branch Coverage)专门测量每个控制结构(如 if 语句)的真假分支是否都被执行,因此是最合适的指标。其他选项中:语句覆盖率(A)只关注语句执行,不保证分支覆盖;条件覆盖率(C)关注布尔子条件的取值,而不是整个分支;路径覆盖率(D)要求覆盖所有路径组合,更全面但不直接针对每个决策点的分支覆盖。

软件质量管理(QM, Quality Management)的组成部分确实包括质量保证(QA, Quality Assurance)和质量控制(QC, Quality Control),而软件测试正是QC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1. 质量管理(QM)的构成:
- QA(质量保证):着重于预防措施,确保开发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 QC(质量控制):着重于纠正措施,通过测试等手段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软件测试在QC中的地位:
- 软件测试是发现软件缺陷的主要手段
- 通过各种测试方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
- 测试结果是软件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3. QA与QC的关系:
- QA关注过程质量,确保开发过程符合规范
- QC关注产品质量,通过具体检测手段保证产品质量
-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A选项错误:制定测试计划通常是测试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职责,而不是测试设计员的工作范围。测试设计员是执行测试计划的角色。
D选项错误:评估测试活动属于测试管理层面的工作,需要从整体角度评估测试过程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这超出了测试设计员的职责范围。
总之,测试设计员的核心职责是进行具体的测试设计工作,包括用例设计和测试脚本编写,而不负责测试项目的管理性工作。

LoadRunn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性能测试工具,它主要包含脚本编辑工具(VuGen)、测试执行工具(Controller)和结果分析工具(Analysis)三个核心组件

  •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是一个广义概念,涵盖多种测试类型,旨在评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
  •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属于性能测试的一种,目的是在正常或预期负载下验证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而非专门找出最大承受能力。
  •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也属于性能测试的一种,目的是测试系统在极端负载(超出正常操作能力)下的行为,观察系统是否崩溃、服务是否不可用,以及如何恢复。压力测试有时也被称为强度测试(Intensity Testing),但其目标不仅仅是让系统崩溃,而是评估系统在压力下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API契约测试的关键目标是确保服务间接口的兼容性,主要验证数据格式和交互协议。

测试方法

适用测试类型

备注

逻辑覆盖法

白盒测试

通过分析程序内部逻辑结构设计测试用例

边界值法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正确答案,关注输入域的边界情况

基本路径法

白盒测试

关注程序中的执行路径覆盖

正交试验设计法

黑盒测试

用于多因素、多水平的测试用例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法

特性

描述

测试类型

黑盒测试方法

基本思想

利用正交表从大量的输入条件(因素)与每个条件的取值(水平)组合中,科学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少量组合进行测试。

解决的问题

当输入参数很多,且每个参数有多个取值时,完全测试(所有组合都测)用例数量会爆炸性增长(组合爆炸)。正交试验法能以最少的测试用例覆盖最大范围的输入组合。

核心工具

正交表:一种特制的表格,具备“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性,能保证所有因素和水平在测试中均匀出现。

举例

测试一个网页登录功能,有3个因素(因素A: 用户名状态,因素B: 密码状态,因素C: 验证码状态),每个因素有2个水平(水平1: 正确,水平2: 错误)。完全组合需要 2 x 2 x 2 = 8 个用例。通过正交表可能只需4个用例就能覆盖所有两两交互。

为何不适用于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关注程序内部逻辑,如语句、分支、路径的覆盖。正交试验法只关心外部的输入输出组合,完全不涉及代码内部结构,因此无法直接用于实现白盒测试的覆盖标准。

因为是同一个程序,所以指令数 IC相同

如果时钟频率不同,则无法确定 CPI 关系,所以选 A

CPI的全称是 Cycles Per Instruction,是 每条指令执行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 越小,说明 CPU 执行指令的效率越高

自顶向下集成测试的特点如下:

  1. 需要开发桩模块(A):用于模拟未集成的下层模块,确保上层模块可测试。
  2. 首先集成主控模块(C):从顶层模块开始,逐步向下集成下层模块。
  3. 能及时发现设计错误(D):通过早期验证高层接口和结构,易于暴露设计问题。

不属其特点的选项

  • B. 需要开发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是自底向上测试的特征,用于调用底层模块。自顶向下方法无需驱动模块,因其从主控模块开始测试,直接控制流程。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集成测试的区别对比表:

特性

自顶向下集成测试

自底向上集成测试

集成方向

从主控模块开始,逐层向下集成下级模块

从最底层叶子模块开始,逐层向上集成到主控模块

测试顺序

先测试高层逻辑和接口,后测试底层实现

先测试底层功能,后测试高层逻辑与整体协调

stub / driver 使用

需要大量 桩模块(Stub)模拟下层未完成的模块

需要大量 驱动模块(Driver)调用上层未完成的模块

主要优点

1. 早期验证主要控制和逻辑结构
2. 高层错误早期发现
3. 用户能较早看到系统概貌

1. 底层模块测试充分
2. 对底层公用模块、工具类模块测试更早
3. 不需要写桩模块,驱动模块开发相对容易

主要缺点

1. 桩模块开发工作量大
2. 底层关键功能测试较晚,可能隐藏严重性能或功能问题

1. 顶层整体逻辑到最后才测试
2. 高层设计错误发现晚,修复成本可能高

适用场景

1. 产品型项目,重视系统架构和主流程
2. 需要早期展示系统原型

1. 底层模块复杂或关键(如算法、数据库操作)
2. 采用敏捷开发,底层功能先完成

发现缺陷类型

早期发现接口设计、控制逻辑、数据传递错误

早期发现底层功能、工具函数、工具类错误

软件测试的原则:

1.软件测试应及早执行,并贯穿于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是在项目需求分析时就开始了,而非代码编写完成后)

2.穷举测试部不可能的,要遵循Good-enough原则(软件中总是存在bug的)

3.必须确定预定输出(或者结果)

4.必须彻查检查每个测试结果

5.充分的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bug会进行聚集)

6.缺陷的二八定理:通常情况下软件的80%的bug会出现在20%的模块或者功能中

7.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严格根据项目具体测试流程, 执行测试用例)

8.注意合理的输入,也要注意非法的非预期的输入(既要考虑正常输入,也要考虑异常输入)

9.检查程序是否做了不该做的(说需求没有的功能)

10.反复使用同样的测试会使软件具有抵抗力(杀虫剂悖论)(规避方法:编写新的测试用例,让新人进行测试)

测试工具主要用于发现和验证软件中的问题,虽然测试结果可以反馈给开发团队以改进设计,但提高设计质量并不是测试工具的直接目的。设计质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良好的设计规范和开发团队的专业能力。

mock:对代码中某些不容易获取的对象创建虚拟对象来测试

stub:桩函数是代替某些被调用了但是没有编写代码,一般再增量迭代自底向上的过程中不用编写。再自顶向下的过程中需要编写

驱动函数:调用被测函数,给被测函数传参


驱动代码用于调用和测试目标代码单元,它模拟上层模块的行为,向被测试模块传入测试数据并验证其输出结果。驱动代码是单元测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桩代码用于模拟被测试代码单元所依赖的其他模块,它替代了实际的依赖模块,返回预设的数据。这使得测试可以独立进行,不受其他模块的影响。
Mock是一种更高级的桩代码实现方式,它不仅可以模拟依赖对象的行为,还能验证被测试代码是否正确调用了依赖对象的方法。Mock在单元测试中被广泛使用。
D选项错误原因:
GUI测试手段主要用于用户界面测试,属于系统测试或验收测试的范畴,不是单元测试的主要技术手段。单元测试主要关注代码逻辑的正确性,通常不涉及图形界面测试。

测试人员不应该机械地坚持必须完全修复所有缺陷才能通过测试。这样的做法过于绝对和僵化,不符合软件工程的实际需求。

A选项正确:这是TDD最基本的原则。在编写功能代码之前先写测试代码,通过测试用例来指导实际代码的开发。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需求,并保证代码的质量。
B选项正确:TDD不仅仅是测试工作,而是一个完整的开发方法论。它将需求分析、设计和质量控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可量化的过程。通过测试来推动开发,使整个开发过程更加规范和可控。
C选项正确:TDD的价值不局限于测试本身。在编写测试用例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发现需求中的模糊点,促进客户与开发团队之间的沟通,从而明确需求。这是TDD在需求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D选项正确:TDD强调先考虑使用需求,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来设计功能的过程和接口。测试框架的持续验证确保了代码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重构提供了保障。

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

接口测试是集成测试的内容

契约测试的主要优势是降低服务间依赖导致的测试环境复杂度,因为它通过模拟服务接口依赖,允许独立测试每个服务,而无需部署整个系统。

1、内测就是不公开游戏,发号给部分玩家,让玩家在游戏的同时找到游戏的问题; 2、封测是内部人员自己在测试游戏。 3、公测,就是游戏公开,所有玩家都可以玩,并在其中找到问题,给官方在对游戏里的问题给予处理。

因为“测试所有状态之间的转换”是实现最高覆盖率的、最耗时的方法,它会导致测试用例数量最大化,而不是减少。

在性能测试中,“页面完全加载时间”超标但“数据库查询响应时间”正常,表明数据库层性能无问题。页面完全加载时间包括静态资源(如CSS、JavaScript、图片等)加载、服务器处理和数据库查询。数据库查询响应时间正常排除了数据库相关因素(如选项A、D可能导致数据库延迟),服务器CPU使用率100%(选项C)可能影响整体性能,但数据库响应正常说明数据库服务器正常。选项B(静态资源CDN缓存未命中导致加载延迟)直接影响页面资源加载,与数据库无关,因此是最可能的原因。

以下是软件测试中 Alpha 测试与 Beta 测试的核心区别总结表格:

对比维度

Alpha 测试(α测试)

Beta 测试(β测试)

测试场所

软件公司内部(实验室/受控环境)

软件公司外部(用户实际使用环境)

测试执行者

内部员工、专业测试人员(可控、受限群体)

最终用户、潜在客户(真实、广泛用户群)

主要目的

发现重大缺陷、验证核心功能、评估稳定性

获取用户反馈、检查需求符合度、发现特定场景/兼容性问题

测试阶段

开发末期,Beta 测试之前(“第一个外部测试阶段”)

Alpha 测试之后,正式发布之前(“最后一个测试阶段”)

关键特点

可控性强、环境模拟、侧重于技术问题排查

真实场景、用户行为不可预测、侧重于用户体验和市场验证

反馈性质

系统化、结构化的问题报告(来自专业人员)

多样化、主观的用户反馈(来自真实用户)

通俗比喻

“内部彩排”:剧组内部预演,调整剧本和表演

“公测/试映”:邀请部分观众提前观看,收集真实反应

测试工具主要用于发现和验证软件中的问题,虽然测试结果可以反馈给开发团队以改进设计,但提高设计质量并不是测试工具的直接目的。设计质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良好的设计规范和开发团队的专业能力。

http://www.dtcms.com/a/576841.html

相关文章:

  • 商洛免费做网站公司网站设计策划案
  • Java 项目 HTTP+WebSocket 统一权限控制实战
  • Tomcat日志配置与优化指南
  • 技术演进中的开发沉思-174 java-EJB:分布式通信
  • HarmonyOS实战项目:AI健康助手(影像识别与健康分析)
  • 利用 AWS Lambda 与 EventBridge 优化低频 Java 作业的云计算成本
  •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管理系统公司网站维护怎么维护
  • 深入理解 Spring Boot 中的 Redis 缓存集成:从基础配置到高可用实践
  • 辽宁网站建站优化公司怎么在网上做装修网站
  • 界面控件Telerik UI for WPF 2025 Q3亮点 - 集成AI编码助手
  • 拦截adb install/uninstall安装 - 安装流程分析
  • 【小技巧】PyCharm建立项目,VScode+CodeX+WindowsPowerShell开发Python pyQT6
  • DevExpress WPF中文教程:Data Grid - 如何使用虚拟源?(五)
  • AI SQL助手本地搭建(附源码)
  • Zabbix企业级分布式监控系统(下)
  • 『Linux升级路』解析环境变量
  • 浏览器能正常访问URL获取JSON,但是pycharm里调不通
  • AI代码开发宝库系列:PDF文档解析MinerU
  • 校园招聘seo行业网
  • 开发网站的技术路线博达高校网站群建设教程
  • 物联网运维中基于联邦学习的跨设备隐私保护与协同优化技术
  • 物联网AI模组:连接与智能的融合
  • 【底层机制】ART虚拟机深度解析:Android运行时的架构革命
  • 嵌入式硬件:如何理解高频电子线路,从入门开始
  • 物联网赋能校园共享站:打造24小时一站式服务新体验!
  • 萤石开放平台申请物联网卡指南
  • 矩阵在密码学的应用——希尔密码详解
  • 20251106给荣品RD-RK3588-MID开发板跑Rockchip的原厂Android13系统时适配AP6275P模块的WIFI【使用荣品的DTS】
  • 学校网站代码模板成都的网站建设开发公司哪家好
  • 怎么制作自己的小网站低代码前端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