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技术栈是什么?
走进谷歌的工程文化:技术栈(第二部分)
从语言选择到工程标准,谷歌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技术栈?
谷歌拥有庞大且严谨的工程体系,而“技术栈与语言选择”正是支撑其全球业务的核心。在谷歌,语言不是随便选的,每一种语言背后都对应着平台团队、工具链、代码规范和自动化流程。这一篇我们重点聊:谷歌官方支持的编程语言与背后的工程文化。
一、谷歌技术栈核心:官方支持的编程语言
谷歌内部只有少数编程语言被列为“正式支持语言”,这意味着它们拥有:
✅ 专属平台团队
✅ 自动化构建 & 测试工具
✅ 性能优化编译器
✅ 安全性扫描与代码风格规范
这些语言包括:
| 类型 | 官方支持语言 | 
|---|---|
| 后端 / 系统层 | C++、Go、Java、Kotlin、Python | 
| Web 前端 | TypeScript(正在替代 JavaScript) | 
| 移动端 | Kotlin & Java(Android)、Objective-C & Swift(iOS)、Rust(底层安全场景)、Dart(Flutter) | 
重点趋势:
- ✅ TypeScript 正式取代 JavaScript
谷歌工程团队已不允许添加新的 JavaScript 文件,统一迁移至 TypeScript,只允许修改旧 JS 代码。 - ✅ Java 正在被 Kotlin 和 Go 替代
Kotlin 在谷歌内部已不仅限于 Android,连后端服务也大量使用。新服务开发基本选用 Kotlin 或 Go,Java 被视为“旧系统语言”。 - ✅ Rust 在 Android 系统开发中使用越来越多,尤其用于替代 C/C++ 实现更安全的底层模块。
 
二、移动端语言体系
谷歌在移动开发上并不单一,而是按平台与目的明确选择:
| 平台 | 编程语言 | 
|---|---|
| Android | Kotlin(主流) + Java(旧项目) + Rust(系统/底层) | 
| iOS | Objective-C(旧项目) + Swift(主流) | 
| 跨平台 | Dart + Flutter | 
✅ Kotlin 是工程师主动推动的语言转型,因其更简洁、安全、支持协程,成为 Android 与部分后端的首选语言。
✅ Dart 主要用于 Flutter,用于开发跨平台 App(Google Ads、YouTube Kids 等都用 Flutter)。
三、谷歌语言规范:写代码要“像谷歌人一样”
谷歌极度重视代码风格统一。每种语言都有对应的“Google Style Guide”,并强制配合自动格式化工具使用。
| 语言 | 对应规范 | 
|---|---|
| Java | Google Java Style + Google Java Format | 
| TypeScript | Google TypeScript Style | 
| Python | Google Python Style | 
| Go | Google Go Style | 
| C++ | Google C++ Style Guide(非常严格) | 
📌 为什么要这么严格?
- 代码必须在全世界工程师之间看得懂、改得动。
 - 与统一开发工具(Blaze / Bazel、评审系统、自动化测试)无缝协作。
 - 风格不统一,就无法在 Google3 的巨型代码仓库中平滑协作。
 
四、谷歌语言策略背后的逻辑
谷歌不是为了“技术多样性”,而是为了**“工程规模下的效率和一致性”**:
| 谷歌语言策略 | 工程逻辑 | 
|---|---|
| 只支持少数语言 | 才能建立完整工具链 & 测试平台 | 
| 限制 JavaScript | TypeScript 更安全,可自动类型检查 | 
| 提倡 Kotlin | 更简洁、空指针安全、协程支持 | 
| 引入 Rust | 提升系统安全性,替代不安全的 C/C++ | 
| 强制风格指南 | 保证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跨团队协作 | 
✅ 总结
谷歌的语言体系并不是“灵活自由”,而是:
✔ 精选少数语言 → 全面投入 → 打造顶级工程平台
✔ 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工程文化与效率的体现
✔ TypeScript 替代 JavaScript、Kotlin 替代 Java,是谷歌过去几年最明显的技术趋势之一
✔ 每一行代码都要遵循 Style Guide,被自动检查、自动格式化、自动编译、自动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