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4.2【2020统考真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原文

(16)【2020统考真题】某校园网有两个局域网, 通过路由器 R1、 R2 和 R3 互联后接入 Internet, S1和 S2 为以太网交换机。局域网采用静态 IP 地址配置, 路由器部分接口以及各主机的 IP 地址如下图所示。

假设 NAT 转换表结构为:

外网IP地址外网端口号内网IP地址内网端口号
  1. 为使 H2 和 H3 能够访问 Web 服务器 (使用默认端口号),需要进行什么配置?
  2. 若 H2 主动访问 Web 服务器时, 将 HTTP 请求报文封装到 IP 数据报 P 中发送, 则 H2 发送的 P 的源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分别是什么? 经过 R3 转发后, P 的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分别是什么? 经过R2 转发后, P 的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分别是什么?

综合解析


一、运用了什么知识点?

  1. 网络地址转换 (NAT): 这是本题的核心。

    • 动态NAT/NAPT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用于内部主机访问外部网络。当内部主机(如H2)访问外部时,NAT路由器(R3)会将其私有源IP地址转换为自己的公网IP地址,并记录这个转换关系,以便回程的报文能正确返回。这是“多对一”的转换。
    • 静态NAT/端口转发 (Port Forwarding): 用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服务器。由于内部服务器(Web服务器)使用私有IP,外界无法直接访问。必须在NAT路由器(R2)上配置一条静态映射规则,将一个公网IP和端口“指向”内部服务器的私有IP和端口。这是“一对一”的固定映射。
  2. IP路由与寻址:

    • 私有IP地址 vs 公网IP地址: 理解192.168.x.x这类私有地址不能在公网上传播,必须经过NAT转换。
    • 数据包转发逻辑: 理解数据包在网络中是一跳一跳(hop-by-hop)转发的。主机发送数据包时,其目的IP地址必须是公网上可达的地址,或者是其NAT网关的公网地址。
  3. TCP/IP协议栈封装:

    • 理解HTTP报文被封装在TCP报文中,TCP报文再被封装在IP数据报中。
    • 知道Web服务的默认端口号是80 (HTTP)。

二、考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考?

  • 第1问:考察的是**静态NAT(端口转发)**的配置。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场景:如何在公司或学校内部署一个网站,并让外部用户(在此题中,“外部”指的是Web服务器所在局域网之外的H2/H3)能够访问到它。这检验了你是否理解如何让一个“隐藏”在内网的服务“暴露”给外界。

  • 第2问:考察的是一个数据包在经过多个NAT路由器时的完整生命周期。这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能力考查,要求你:

    1. 能站在发送主机(H2)的角度,思考它应该把包发往哪里。
    2. 能扮演NAT路由器(R3),对出站的数据包进行源地址转换。
    3. 能扮演另一台NAT路由器(R2),对入站的数据包进行目的地址转换。

为什么这么考? 因为这道题模拟了一个非常真实的、由多个部门或校区组成的复杂网络环境。它不再是单一的“内网-外网”模型,而是“一个内网 -> 公网 -> 另一个内网”的模型。能够完整追踪数据包在这种环境下的IP地址变化,标志着你对NAT的工作原理和IP路由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深入的层次。


三、解题思路与详细分析 (为什么怎么样?)

问题1分析:如何让外部主机访问内网服务器
  • 障碍分析:Web服务器的IP是 192.168.1.2,这是一个私有IP。主机H2/H3在另一个局域网,它们无法直接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写成 192.168.1.2 并发送,因为这个地址在公网(R1-R2-R3之间的网络)上是不可路由的。

  • 解决方案:必须通过Web服务器的“守护者”——路由器R2来访问。H2/H3只能看到R2的公网接口地址 203.10.2.2。我们需要在R2上设置一个规则,告诉它:“凡是发往我公网地址 203.10.2.2 并且端口是80(Web服务默认端口)的请求,都请帮我转发给内网的 192.168.1.2 的80端口”。这就是静态NAT,也叫端口转发服务器发布

  • 具体配置:在路由器R2的NAT转换表中,添加一条静态映射条目。

    • 外网IP地址: 203.10.2.2 (R2的公网IP)
    • 外网端口号: 80 (Web服务的公认端口)
    • 内网IP地址: 192.168.1.2 (Web服务器的私有IP)
    • 内网端口号: 80 (Web服务器正在监听的端口)
  • 结论: 需要在路由器R2上配置一条静态NAT条目,将 (203.10.2.2, 80) 映射到 (192.168.1.2, 80)

问题2分析:追踪IP数据包P的地址变化

这是一个分步的推理过程,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

阶段一:H2发送P时
  • 源IP地址: H2自己的IP地址,即 192.168.1.2
  • 目的IP地址: 根据问题1的分析,H2不能直接访问Web服务器的私有IP。它必须访问那个配置了端口转发的公网地址。所以,目的IP是R2的公网接口地址 203.10.2.2
  • 结论: 源IP: 192.168.1.2, 目的IP: 203.10.2.2
阶段二:经过R3转发后
  • R3是H2所在局域网的NAT网关。它看到一个来自内网 (192.168.1.2)、要去往外网 (203.10.2.2) 的数据包。
  • R3会执行一次动态NAT(NAPT)操作,将数据包的源IP地址从私有IP换成自己的公网IP,以便回程报文能找到R3。
  • 源IP地址变化: 192.168.1.2 -> 203.10.2.6 (R3的公网IP)
  • 目的IP地址变化: 不变。R3的任务是帮助数据包到达目的地,而不是修改目的地。
  • 结论: 源IP: 203.10.2.6, 目的IP: 203.10.2.2
阶段三:经过R2转发后
  • R2收到了一个数据包,其目的地址是 203.10.2.2,也就是R2自己的公网接口。
  • R2会检查这个数据包的目的端口(虽然题目没问,但这是它判断的依据,即80端口),然后查询自己的NAT表。
  • 它找到了我们在问题1中配置的静态NAT规则:“凡是到 203.10.2.2:80 的包,都转给 192.168.1.2:80”。
  • R2会执行这次静态NAT操作,将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从自己的公网IP换成内网Web服务器的私有IP。
  • 源IP地址变化: 不变。R2必须保留源IP为 203.10.2.6,这样Web服务器才知道应该把响应数据发回给谁(发回给R3,R3再根据自己的NAT表发回给H2)。
  • 目的IP地址变化: 203.10.2.2 -> 192.168.1.2
  • 结论: 源IP: 203.10.2.6, 目的IP: 192.168.1.2

最终,Web服务器收到的数据包源IP是R3的公网IP,目的IP是它自己的私有IP。

http://www.dtcms.com/a/561406.html

相关文章:

  • 4.2【2022统考真题】
  • 13.C++:继承
  • 做我的世界壁纸网站VPS wordpress 教程
  • 扒下来的网站怎么做修改php做网站访问记录
  • jxWebUI--日期时间选择框
  • Linux防火墙配置:iptables与firewalld使用指南(附案例)
  • 毕业设计网站开发类题目济南营销型网站建设贵吗
  • 网站服务器维护价格wordpress主页链接失效
  • 销售网站建设考核指标旅游网站开发目的6
  • 路由器端口镜像的配置与实验(eNSP)
  • vagrant+virtualBox使用记录
  • c++:析构与异常——noexcept的隐形爆炸
  • JavaEE多线程进阶
  • 网站建设结课总结如何在亚马逊开店流程及费用
  • 学习网页制作的网站如何修改网站源文件
  • 停车场管理|停车预约管理|基于Springboot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
  • 计算机网络---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 网站如何做淘宝客网站做要钱
  • 做公司网站需要什么资料开源手机网站系统
  • 成都网站优化公司哪家好南京哪家网络公司做网站优化好
  • Java 通配符
  • java-learn(9):常见算法,collection框架
  • 海口网站建设维护网校 039 网站建设多少钱
  • 网站建设的频道是什么济南企业网站制作费用
  • 外卖餐饮小程序带商城系统餐桌预定点餐寄存排队等待在线点单程序
  • 广州市公司网站建设价格wordpress播放音乐
  • Onnxruntime源码解析
  • Typescript - type 类型别名(通俗易懂教程)
  • 专业建站lhznkj挂机宝做网站
  • 单位网站建设 管理制度wordpress中文视频插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