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重点笔记-4
一、类图构成元素


依赖关系:A依赖B 可以理解为:A使用B
关联关系:A关联B 可以理解为:A拥有B
- 聚合(空心,整体和部分可以分离,学生和班级,汽车和发动机)
- 组合(实心,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强聚合)
二、类之间的关系

三、几种内聚、耦合的解释和说明

四、常考的函数依赖关系
设关系式R(U,F),U是关系模式R的属性集,F是U上一组函数依赖,则有以下三条推理规则:
- 自反律:若Y⊆X⊆U,则X→Y为F所蕴含;
- 增广律:若X→Y为F所蕴含,且Z⊆U,则XZ→YZ为F所蕴含;
- 传递律:若X→Y,Y→Z为F所蕴含,则X→Z为F所蕴含。
根据上面三条推理规则,又可推出下面三条推理规则:
- 合并规则:若X→Y,X→Z,则X→YZ为F所蕴含;
- 伪传递规则:若X→Y,WY→Z,则XW→Z为F所蕴含;
- 分解规则:若X→Y,Z⊆Y,则X→Z为F所蕴含。
五、二叉树常考内容


六、知识产权常考内容

七、开发模型常考内容
软件过程模型是指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规范化方法或框架。常见的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开发模型、喷泉模型、敏捷开发模型等。

最后进入大老李掏心窝话系列:
一、哪些人适合闯荡软考江湖?
应届生/转行者:简历没有项目经验?软考证书就是你的“敲门金砖”。
国企/体制内打工人:评职称、涨工资的刚需,懂的都懂。
一线城市漂族:落户加分比加班管用多了。
技术管理岗潜力股:从“会写代码”到“懂设计、管项目”,软考是思维跃迁的跳板。
二、大老李真诚分享的备考秘籍
- 别啃官方教材! 那700页的“大块头”堪比《辞海》,直接看高频考点笔记+真题。
- 下午题才是胜负手!选择题靠学高频考点+刷题+技巧,凑46分就ok。
- 高级论文要“备模板”:提前准备2-3个项目案例,考场上灵活套用,别傻乎乎现场编故事。
- 抱团学习效率翻倍:加个备考群,群里互相问“这题你咋理解的?” 比一个人死磕强十倍。
最后大老李交代两句
- 软考就像IT界的“普通话考试” ---- 没它不一定不行,但有它路更宽。尤其是中级证书,难度适中、性价比超高,特别适合时间紧、想快速拿证的小伙伴。
- 江湖上也有人说软考“水分大”,但大老李要怼一句:“证书本身不创造价值,但它是你主动突破舒适区的证明!”。我见过靠软考逆袭进国企的程序员,也见过凭高级证书拿下项目总工的宝妈,关键看你怎么用它。
(江湖路远,记得点赞收藏,咱们评论区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