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996

目录
- 一、前言
- 二、求职历程
- 三、心理旅程
- 四、公司里的那些事
- 五、总结和建议
一、前言
“毕业即失业”,就目前市场的就业形势来看,这句话说的是一点也没错,只是不知道这句话能应验到什么时候,但愿市场早日能够回暖吧!
今2024年6月份顺利从学校毕业,正式走上了社畜的道路,但是成为社畜也是那么的不容易,这次求职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毕业即失业”这句话,比上次的实习求职历程还要艰难,下面且听我细讲!
这篇文章其实刚入职就开始起草了,奈何工作是996,基本上两眼一整就是干。除了工作就是休息,很少有精力充足的空闲时间。(直到从公司毕业才有时间好好写完)
二、求职历程
从6.5号飞机落地深城,直到7.16号入职,共耗时一个月零11天。这个时间在目前为止我为数不多的三段求职经历中算是最快的一个了,另一方面经济原因迫使我不得不将自己投入到“生产线”当中换大米,毫不夸张的讲,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了,再不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就要开始向别人张嘴了。但我不想,从小到大没钱就不买、不吃、不喝,有借钱的时候也是因为临了吃饭发现饭卡没钱了,💴在宿舍,不得已先暂时借用一下。回归正题,好在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所以这是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不错的选择!
据“布偶斯直P”数据统计,此次求职一共:沟通过
590(860-270)个人事HR,简历投101(150-49)份,面试了11次线下,2次线上,以及一份测试题(没通过),11次线下的面试中有5家是销售。

在求职期间,我还加了两个FSK的HR,没错,就是打螺丝的,有好几个那么一瞬间我都打算不行了先进厂干两天试试。除了打螺丝,还有一个招聘司机的HR,就是当司机,具体工作内容好像是租车跑DD,就是你交一定押金,公司为给你一辆车,然后就是跑D,跑多少流水都是自己的。但是后面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坑还不少,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要做的提前调查好,别被骗了。
至于在当时看来工作那么难找,可能是由于时间不对,六七月份,时间尚早,大部分的岗位还没有释放出来,毕竟相传“金三银四、金九银十”,这也只是我对此的猜想,也不敢妄下结论。

现在的市场环境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很矛盾,之前看到一句话特别的应现在市场的景:你们都想要有经验的,但是谁都不想给出实习生的第一份工作。没错,好像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死循环一样,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想一下,现在的市场大环境不好,企业能够存活下去就已经算烧高香了,所以谁也不愿意再花多余的成本去培养新人,所以他们要的是有经验的,能够快速的上岗生产的员工。
三、心理旅程
我来深城只干三件事:吃饭、睡觉、工作。
入职之后,由于工作时间是996,身体吃不到,好几次妄想跑路:”算了,干完这周不干了“、“下个月直接跑路吧”、“年后回来不干了”。就这样直至干到逐渐适应996,干到合同期满,耐心坚持到了“胜利”,也算是熬出来了。可想,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上来就996,直接上强度,高强度开局。

工作时间中间变化了一次,前期是996,后面改为了大小周,但是每个月的工作总小时数量是不变了,虽然大小周了,看似每个月多出两天时间,但是每天的时间又多加了一个小时(午休缩短半个小时,晚上晚半个小时下班),所以总体上时间是不变的。
每天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渐渐的也就习惯了,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的,周六日的话就休养生息,为下周工作养身体。

最后润了也不是因为我受不了996才润了,因为我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其实在入职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走到现在完全是在按计划行事!我认为做事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而且这份工作对我也有帮助,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专业技术水平上,所以入职的时候就计划的是合同到期之后就润,然后去做自己想做了,无论最后是什么样子。
四、公司里的那些事
-
每天九点半下班,到家基本都十点二十左右,所以休息一下,洗个澡就该睡觉,基本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这是常态。偶尔因为版本的更新,会加班到凌晨12点,公交和地铁基本都已经停运了,只能打车回家。
-
😡: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不是我一个人,是大家的!
😐那么我请问呢,我是有股份还是有期权,在座的各位除了你谁有股份? -
。。。(讲多了不好,做人留两线)
五、总结和建议
你要问有收获吗?有是有的,没有不白瞎时间吗,不做无用功。
由于工作用到的技术也正好是自己想要提升的,所以自己的技术水平就提高了,只是一方面提高了,因为这项专业也好技术也罢,他的技术面还是比较广的,所以在入职的时候我就已经计划好了,合同期满毕业了就润,那么现在在码字的此时此刻就已经是一个润完的一个状态,所以才会有时间去完成这篇搁置甚久的文章。
技术水平的提升只是一个宏观上的收获,这里说一些具体的:让我见识到了新奇的思路、不一样的“解题方式”。就是一个功能其实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是你一个人无论怎么绞尽脑汁的想其他的解决方案,它终归是你想出来的,只不过是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找到的不同的解决方式而已,所以只有看到别人的解决方式才会开阔自己的茧房面积、见识到不一样的思维逻辑。

至于现在润了,除了自己的规划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用一下网络上的短句就是:
没前途和没钱图
离Z和离H一样,不是钱不到位、就是干的不爽
之前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答,说996和965选那个?有一个回答是这么说的:但凡你对965有一点犹豫那都是没有上过班。我当时还不是很理解,现在明白了,那就不是一般人干的,再说夸张点那就不是人干的,就是驴子拉磨从早上拉到晚上它干两天也得趴窝咯。
那么话又说回来,送大家一句话:

你可以有干996强度的能力,但你不干996;但是你不能没有干996强度的能力。
步入社会,多多少少的得有两把刷子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