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LaMA-Factory 集成了哪些超参数调优框架?及 Optuna + Weights Biases + TensorBoard对比分析

是的,LLaMA-Factory 确实集成了强大的超参数调优框架,它提供了多种自动化策略和工具,帮助你高效地为大语言模型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从而提升模型性能。

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LLaMA-Factory在超参数调优方面的核心支持。

功能类别具体方法/工具核心作用
自动化调优算法贝叶斯优化 (Bayesian Optimization), 网格搜索 (Grid Search), 随机搜索 (Random Search)自动探索超参数空间,智能寻找最佳组合,避免手动试错。
高效微调策略LoRA (Low-Rank Adaptation), QLoRA (Quantized LoRA), GaLore (Gradient Low-Rank Projection)大幅减少可训练参数量,降低显存消耗,使调优过程更轻量、更快速。
集成与可视化工具与 TensorBoard, Weights & Biases (WandB), MLflow 等集成实时监控训练指标(如损失、准确率),可视化超参数调整效果,便于分析和决策。

💡 超参数调优如何操作

在实际使用中,LLaMA-Factory 的超参数调优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

  1. 在 Web UI 中直观调整
    这是最便捷的方式。LLaMA-Factory 提供了名为 LLaMA Board 的图形化界面 。你无需编写代码,即可通过滑块、下拉菜单等控件直接调整学习率、训练轮数、批次大小、LoRA 参数等,并可以实时预览配置效果和监控训练进度。

  2. 通过配置文件进行精细化控制
    对于更复杂或研究性的任务,你可以通过 JSON 或 YAML 配置文件来定义超参数搜索空间 。这种方式可以让你更精确地设定每个参数的尝试范围(例如,学习率从 1e-51e-3),并指定使用哪种优化算法(如贝叶斯优化)来搜索。

  3. 利用高效微调技术降低门槛
    LLaMA-Factory 深度集成了 LoRAQLoRA 等参数高效微调方法 。这些技术本身就能显著减少需要调优的超参数数量(例如,主要关注 LoRA 的秩 r 和缩放参数 alpha),同时大幅降低对 GPU 显存的要求,使得在消费级显卡上进行大模型调优成为可能。

💎 总结

总而言之,LLaMA-Factory 不仅集成了超参数调优框架,而且通过 自动化算法、高效的微调策略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三者结合,将调优过程变得系统化和可操作。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者,都能借助它有效地提升模型训练的效果和效率。

LLaMA-Factory内置了 TensorBoard, Weights & Biases (WandB)?

是的,LLaMA-Factory 确实集成了对 TensorBoardWeights & Biases (WandB) 的支持,但它们并非完全“内置”,而是作为强大的外部可视化工具与框架深度集成。这意味着您可以在LLaMA-Factory的训练流程中,轻松地将训练指标和日志发送到这些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下表清晰地展示了这两种工具在LLaMA-Factory中的集成方式和核心特点,帮助您快速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

特性对比TensorBoardWeights & Biases
集成方式通过 TensorBoardLogger 集成。在配置中设置 report_to: tensorboard通过 WandbLogger 集成。在配置中设置 report_to: wandb
数据流训练指标 → 本地日志文件 → TensorBoard服务读取并展示。训练指标 → WandB云端服务(或本地部署的服务器)→ 在线界面展示。
核心优势轻量、离线可用,与PyTorch生态无缝衔接,适合单机本地开发调试。强大的云端协作与实验管理,支持多实验对比、结果共享和团队协作,适合研究迭代和项目管理。
适用场景个人开发、快速实验、对数据隐私要求高或网络受限的环境。团队项目、需要系统化追踪大量实验、进行超参数调优和结果复现的场景。

💡 如何使用与配置

在LLaMA-Factory中使用这些工具非常简单,通常只需在训练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

  • 启用TensorBoard:在您的训练配置文件(如YAML文件)中,添加或确保包含以下参数:

    output_dir: ./path/to/your/output
    report_to: tensorboard
    logging_dir: ./path/to/your/output/runs  # TensorBoard日志的存储路径
    

    训练开始后,您可以在终端使用命令 tensorboard --logdir=./path/to/your/output/runs 启动TensorBoard服务,然后在浏览器中查看可视化结果。

  • 启用Weights & Biases:同样在配置文件中设置:

    report_to: wandb
    run_name: your_experiment_name  # 为本次实验命名
    

    首次使用前,需要通过命令行 wandb login 登录您的WandB账户。训练开始后,所有指标将自动同步到您的WandB项目空间中。

💎 总结与建议

总而言之,LLaMA-Factory通过灵活的配置,将TensorBoard和WandB等专业可视化工具无缝接入训练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实验的可观测性和管理效率。

  • 如果您是独立研究者或进行本地调试,从TensorBoard开始会非常直接和方便。
  • 如果您在团队中工作或需要进行系统的超参数搜索和实验对比Weights & Biases提供的云端协作功能会更有优势。

也支持optuna吗?

是的,LLaMA-Factory 支持与 Optuna 集成进行超参数优化,但这种支持不是通过简单的配置开关就能实现的“一键集成”,而是需要通过编写脚本的方式将两者结合。

下面详细解释集成方式、优势和使用示例:

🔧 集成方式与工作原理

LLaMA-Factory 与 Optuna 的协同工作流程如下:

flowchart TDA[Optuna 创建超参数试验] --> B[生成一组超参数组合]B --> C[调用LLaMA-Factory<br>训练脚本并传入参数]C --> D[LLaMA-Factory执行单次训练]D --> E[获取评估指标<br>(如验证集损失)]E --> F{Optuna判断是否<br>继续搜索?}F -- 是,需尝试新参数 --> BF -- 否,已达最优 --> G[输出最佳超参数组合]

核心点是:您需要编写一个Python脚本作为“胶水代码”。这个脚本使用Optuna的API来定义超参数搜索空间和优化目标,然后在目标函数内部,通过命令行调用或Python API调用LLaMA-Factory的训练流程,并返回评估指标(如验证集损失)供Optuna优化。

💡 优势与典型用法

这种集成方式非常灵活,特别适合以下场景:

  1. 自动化超参数搜索:自动寻找最优的学习率、批大小、LoRA参数(如秩r、Alpha)、权重衰减系数等。
  2. 多实验管理与对比:Optuna可以并行运行多个试验(Trial),并智能地根据已有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搜索方向(如使用TPE采样器),远超简单的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
  3. 与现有特性无缝结合:您可以将Optuna搜索与LLaMA-Factory已支持的高效微调技术(如QLoRA)、日志工具(如W&B)结合,实现全方位的自动化实验管理。

📝 简化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概念性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将两者结合:

import optuna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json# 1. 定义目标函数
def objective(trial):# 2. 使用Optuna建议超参数值learning_rate = trial.suggest_float('learning_rate', 1e-6, 1e-3, log=True)lora_r = trial.suggest_categorical('lora_r', [8, 16, 32, 64])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 = trial.suggest_categorical('batch_size', [4, 8, 16])# 3. 动态构造LLaMA-Factory的训练命令# 注意:这里通过命令行传递超参数。您也可以选择修改配置文件。cmd = ["llamafactory-cli", "train","--model_name_or_path", "your/model/path","--dataset", "your_dataset","--learning_rate", str(learning_rate),"--lora_r", str(lora_r),"--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 str(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output_dir", f"./output/trial_{trial.number}", # 为每个Trial单独输出"--eval_steps", "50","--save_steps", "50",]# 4. 执行训练命令process = subprocess.run(cmd, capture_output=True, text=True)# 5. (关键)从训练输出或日志中解析出评估指标(如验证集损失)# 这里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日志格式来解析,例如从JSON日志文件中读取try:final_eval_loss = parse_final_eval_loss_from_logs(f"./output/trial_{trial.number}/logs.json")except:final_eval_loss = float('inf') # 如果训练失败,返回一个很差的损失值return final_eval_loss # Optuna的目标是最小化这个损失值# 6. 创建Optuna研究并开始优化
study = optuna.create_study(direction='minimize', # 最小化验证损失sampler=optuna.samplers.TPESampler() # 使用TPE采样器进行智能搜索
)
study.optimize(objective, n_trials=50) # 运行50次试验# 7. 输出最佳结果
print("最佳超参数组合:", study.best_params)
print("最佳验证损失:", study.best_value)

💎 总结

  • 支持性,LLaMA-Factory 可以通过脚本编程的方式与 Optuna 等高级超参数优化框架协同工作。
  • 本质:这是一种灵活的程序化集成,而非开箱即用的图形化功能。
  • 价值:它极大地提升了在LLaMA-Factory框架下进行自动化模型调优的能力和效率。

optuna与wandb、TensorBoard是同一类工具吗?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简单来说,Optuna、Weights & Biases(WandB)和TensorBoard并非完全相同的工具,但它们在现代机器学习工作流中紧密相关,功能上既有重叠又各有所长,常常协同工作。

为了让你快速掌握它们的核心区别与联系,下表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清晰的对比。

特性对比OptunaWeights & Biases(WandB)TensorBoard
核心定位超参数优化框架实验管理 & MLOps 平台训练过程可视化工具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哪一组超参数能让我的模型性能最好?”“我的所有实验过程和数据如何记录、比较、复现和协作?”“我的模型训练实时状态是怎样的?(如损失下降曲线)”
主要功能自动化超参数搜索(如TPE、随机搜索)、定义搜索空间、提前终止无效试验实验跟踪、超参数搜索(Sweeps)、结果可视化、模型版本管理(Artifacts)、团队协作报告损失/准确率曲线可视化、计算图展示、权重分布直方图、嵌入投影
工作方式主动进行多轮“试验”,每轮尝试一组参数,基于结果智能建议下一组参数。被动记录。在您的训练脚本中插入几行代码,它便开始自动跟踪指标、配置和输出。被动记录。在训练过程中将日志写入文件,然后启动一个本地服务来查看这些日志的可视化结果。
核心价值自动化与智能搜索,极大提升寻找最优配置的效率。全生命周期管理协作,保证实验的可复现性和透明度。深度集成与实时监控,与TensorFlow/PyTorch生态无缝衔接,方便即时调试。

💡 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理解了它们的区别后,你会发现它们非但不冲突,反而能组成一个强大的工具链。一个典型的高级工作流可能是这样的:

  1. 使用 Optuna 进行自动化调优:你编写一个目标函数,其中包含了模型定义、训练和评估的逻辑。Optuna 会调用这个函数多次(每次称为一个 Trial),每次尝试一组不同的超参数。
  2. 使用 WandB 记录每一次试验:在 Optuna 的每一次 Trial 中,你都初始化一个 WandB 运行(run),将 Optuna 建议的参数、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指标(如每个epoch的损失)以及最终的评估结果全部记录到 WandB 的云端平台上。
  3. 在 TensorBoard 中进行深度模型调试(可选):如果你需要更细致地分析模型内部的权重变化、计算图结构等,可以同时使用 TensorBoard 进行记录。PyTorch 和 TensorFlow 都原生支持将日志写入 TensorBoard 格式。

通过这样的组合,你既利用了 Optuna 的智能搜索能力,又享受到了 WandB 强大的实验管理和协作功能,还能在需要时使用 TensorBoard 进行底层分析。WandB 甚至内置了与 Optuna 的集成接口,使得这种协作更加顺畅 。

💎 总结与选择建议

  • 如果你的首要任务是“自动找到最佳模型配置”,那么 Optuna 是你的核心工具。
  • 如果你需要系统化地“管理实验、团队协作并实现可复现”,那么 Weights & Biases 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平台。
  • 如果你主要使用 TensorFlow/PyTorch 并进行模型调试,且偏好轻量级、本地的可视化TensorBoard 是一个直接且有效的选择。

总而言之,它们更像是机器学习工程师“工具箱”里不同用途的精密仪器,分别用于自动化搜索、全流程管理和实时可视化,根据你的具体任务和阶段,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所以这3个工具可以一起使用?

是的,完全正确!Optuna、Weights & Biases(WandB)和 TensorBoard 不仅可以一起使用,而且它们能组成一个非常强大、互补的机器学习工作流,覆盖从自动化超参数搜索、实验追踪与管理到模型深度调试的全过程。

这种组合能让你同时获得三种工具的核心优势,实现“1+1+1 > 3”的效果。

🔧 协同工作流示意图

下图直观地展示了这三个工具是如何在一个高效的机器学习项目中协同工作的:

Optuna: 定义超参数搜索
循环进行多次试验
对于每一组超参数
启动一次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脚本
WandB 集成
记录超参数/指标/文件
TensorBoard 集成
记录训练曲线/计算图
WandB Dashboard
实时比较所有实验
TensorBoard UI
深度调试单次训练
Optuna 分析WandB结果
智能建议下一组参数
最终选择最佳模型

💡 如何将它们组合使用(技术层面)

这种集成通常通过编写一个“胶水”脚本实现,概念如下:

  1. Optuna 作为驱动器:你编写一个 objective 函数,Optuna 会反复调用它,每次提供一组新的超参数。
  2. objective 函数内部
    • 初始化 WandB Run:为 Optuna 的每一次 Trial 创建一个新的 WandB Run,并将 Optuna 建议的超参数记录进去。
    • 配置和训练模型:使用这组超参数配置你的模型和训练流程(例如,使用 LLaMA-Factory 的 API)。
    • 同时记录到 WandB 和 TensorBoard
      • 在训练循环中,将指标(如损失、准确率)同时发送给 WandB 的 wandb.log 和 TensorBoard 的 SummaryWriter
      • 或者,更常见的做法是只使用 WandB 作为主要记录器,因为它能自动托管 TensorBoard 日志,你可以在 WandB 的界面内直接查看 TensorBoard 风格的图表。
    • 返回评估指标:训练结束后,将最终的评估指标(如验证集损失)返回给 Optuna。Optuna 会利用这个结果来智能决定下一组要尝试的超参数。
  3. 分析与调试
    • WandB 的项目看板 上,你可以轻松比较所有由 Optuna 运行的试验,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组,快速找出最佳模型。
    • 如果需要深入检查某个特定试验的模型内部状态(如权重分布、梯度流),可以打开对应的 TensorBoard 日志进行深度诊断。

💎 总结

总而言之,将 Optuna、WandB 和 TensorBoard 结合使用,意味着你同时拥有了:

  • 一个不知疲倦的“首席科学家”:自动寻找最佳配方。
  • 一个极其严谨的“实验室秘书”:记录所有实验细节,保证可复现性。
  • 一个高精度的“显微镜”:让你能看清模型内部的运作情况。

这种组合是进行严肃的机器学习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像大语言模型微调这类复杂任务时的最佳实践之一。虽然初始设置会比使用单一工具复杂一些,但它为项目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最终成果的质量带来了巨大提升。

Optuna + Weights & Biases + TensorBoard 集成示例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将 Optuna、Weights & Biases (WandB) 和 TensorBoard 结合使用,以优化和监控 PyTorch 模型的训练过程。

import os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torchvision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from torch.utils.tensorboard import SummaryWriter
import optuna
import wandb# 1. 定义模型架构
class SimpleCNN(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dropout_rate=0.5):super(SimpleCNN, self).__init__()self.conv1 = nn.Conv2d(1, 32,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self.conv2 = nn.Conv2d(32, 64,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self.dropout = nn.Dropout2d(p=dropout_rate)self.fc1 = nn.Linear(64 * 7 * 7, 128)self.fc2 = nn.Linear(128, 10)self.pool = nn.MaxPool2d(2, 2)def forward(self, x):x = self.pool(torch.relu(self.conv1(x)))x = self.pool(torch.relu(self.conv2(x)))x = self.dropout(x)x = x.view(-1, 64 * 7 * 7)x = torch.relu(self.fc1(x))x = self.fc2(x)return x# 2. 训练和评估函数
def train_and_evaluate(params, trial_number):"""训练模型并返回验证准确率"""# 初始化 WandB 运行 (每个试验一个运行)wandb.init(project="optuna-wandb-tensorboard-demo",name=f"trial-{trial_number}",config=params,  # 记录超参数reinit=True  # 允许在同一个进程中多次初始化)# 创建 TensorBoard 写入器 (每个试验一个目录)tb_writer = SummaryWriter(log_dir=f"runs/trial_{trial_number}")# 设置设备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数据加载和预处理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ToTensor(),transforms.Normalize((0.5,), (0.5,))])trainset =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root='./data', train=Tru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train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set, batch_size=params['batch_size'], shuffle=True, num_workers=2)testset = torchvision.datasets.MNIST(root='./data', train=False, 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test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estset, batch_size=params['batch_size'], shuffle=False, num_workers=2)# 初始化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model = SimpleCNN(dropout_rate=params['dropout_rate']).to(device)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if params['optimizer'] == 'adam':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params['lr'])else: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params['lr'], momentum=0.9)# 训练循环best_accuracy = 0.0for epoch in range(params['epochs']):model.train()running_loss = 0.0for i, data in enumerate(trainloader, 0):inputs, labels = datainputs, labels = inputs.to(device), labels.to(device)optimizer.zero_grad()outputs = model(inputs)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loss.backward()optimizer.step()running_loss += loss.item()# 每100个批次记录一次损失if i % 100 == 99:step = epoch * len(trainloader) + iwandb.log({"train/loss": running_loss / 100}, step=step)tb_writer.add_scalar('train/loss', running_loss / 100, step)running_loss = 0.0# 每个epoch结束后进行评估model.eval()correct = 0total = 0val_loss = 0.0with torch.no_grad():for data in testloader:images, labels = dataimages, labels = images.to(device), labels.to(device)outputs = model(images)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val_loss += loss.item()_, predicted = torch.max(outputs.data, 1)total += labels.size(0)correct += (predicted == labels).sum().item()accuracy = 100 * correct / totalavg_val_loss = val_loss / len(testloader)# 记录指标到 WandB 和 TensorBoardwandb.log({"val/accuracy": accuracy,"val/loss": avg_val_loss,"epoch": epoch})tb_writer.add_scalar('val/accuracy', accuracy, epoch)tb_writer.add_scalar('val/loss', avg_val_loss, epoch)# 更新最佳准确率if accuracy > best_accuracy:best_accuracy = accuracy# 向 Optuna 报告中间结果 (可用于提前终止)if trial:trial.report(accuracy, epoch)# 如果试验应该终止,则抛出异常if trial.should_prune():raise optuna.exceptions.TrialPruned()# 关闭 TensorBoard 写入器tb_writer.close()# 完成 WandB 运行wandb.finish()return best_accuracy# 3. Optuna 目标函数
def objective(trial):"""Optuna 目标函数,用于优化超参数"""# 定义超参数搜索空间params = {'lr': trial.suggest_float('lr', 1e-5, 1e-1, log=True),'batch_size': trial.suggest_categorical('batch_size', [32, 64, 128]),'dropout_rate': trial.suggest_float('dropout_rate', 0.1, 0.5),'optimizer': trial.suggest_categorical('optimizer', ['adam', 'sgd']),'epochs': 10  # 固定训练轮数}# 训练和评估模型accuracy = train_and_evaluate(params, trial.number)return accuracy# 4. 主执行逻辑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初始化 WandB (全局)wandb.login()# 创建输出目录os.makedirs("runs", exist_ok=True)# 创建 Optuna studystudy = optuna.create_study(direction="maximize",  # 我们希望最大化准确率sampler=optuna.samplers.TPESampler(),pruner=optuna.pruners.MedianPruner(n_warmup_steps=3)  # 提前终止配置)# 开始优化study.optimize(objective, n_trials=20, timeout=3600)  # 最多20次试验或1小时# 输出优化结果print("最佳试验:")trial = study.best_trialprint(f"  准确率: {trial.value}")print("  最佳超参数: ")for key, value in trial.params.items():print(f"    {key}: {value}")# 可视化 Optuna 研究结果try:fig = optuna.visualization.plot_optimization_history(study)fig.show()fig = optuna.visualization.plot_param_importances(study)fig.show()except:print("可视化需要安装 plotly: pip install plotly")

使用说明

1.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optuna wandb tensorboard

2. 设置 WandB

在运行脚本前,需要登录 WandB:

wandb login

按照提示输入您的 API 密钥。

3. 运行优化

python optuna_wandb_tb_demo.py

4. 监控进度

Weights & Biases
  1. 脚本运行后,会自动在浏览器中打开 WandB 项目页面
  2. 或在 https://wandb.ai/ 查看您的项目
  3. 可以实时查看所有试验的超参数、指标和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TensorBoard
  1. 打开新的终端窗口
  2. 运行:
tensorboard --logdir=runs
  1. 在浏览器中打开显示的 URL(通常是 http://localhost:6006)
Optuna
  1. 控制台会输出最佳试验的结果
  2. 如果安装了 plotly,还会显示优化历史和各超参数的重要性图表

工作流程解释

  1. Optuna 负责超参数优化:

    • 定义搜索空间(学习率、批量大小等)
    • 使用 TPE 采样器智能选择下一组参数
    • 使用 MedianPruner 提前终止表现不佳的试验
  2. Weights & Biases 负责实验跟踪:

    • 为每个试验创建独立的运行
    • 记录所有超参数和指标
    • 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比较界面
    • 跟踪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3. TensorBoard 提供深度模型分析:

    • 记录训练和验证指标
    • 可用于更详细的分析(如模型图、直方图等)

扩展建议

  1. 分布式优化:使用 Optuna 的 RDBStorage 实现分布式优化
  2. 更复杂的模型:将此模式应用于更复杂的模型和数据集
  3. 自定义指标:添加自定义指标和可视化
  4. 模型检查点:添加模型保存和加载功能
  5. 集成部署:将最佳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将三个强大工具有机结合,创建出一个完整的模型优化和监控工作流。

http://www.dtcms.com/a/540537.html

相关文章:

  • 【软考架构】案例分析:MongoDB 如何存储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其矢量化存储的优点。
  • 网络共享总失败?先检查是否有计算机名冲突
  • 最好用的企业网站cms湘潭网站建设工作室
  • 在网站后台做网页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网站
  • 【k8s】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
  • 优购物官方网站订单查询烟台建设科技网站
  • qrc机制——Qt
  • [尚硅谷-尚庭公寓0-90做了部分]
  • 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境内做网站吗自己做网站买东西
  • 百度脑图网站建设流程图php网站模板源码下载
  • TDengine 数学函数 SQRT 用户手册
  • 【Qt C++ QSerialPort】QSerialPort fQSerialPortInfo::availablePorts() 执行报错问题解决方案
  • 鸿蒙ArkUI布局与样式进阶(十四)——剩余参数 · 展开运算符 · 接口继承 · 接口实现 · 泛型全面讲解
  • 【# Python 离线安装:把 pip 源设为本地目录】
  • 在pycharm中install不上需要的包
  • 国外工业设计网站建站系统软件有哪些
  • 做网站毕业设计华建河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 公司网站免费建站西安网站工作室
  • 20.13 ChatPPT v3.0多模态图像处理实战:突破93.2%准确率的技术揭秘
  • 回头看SSM项目的创建
  • 《赋能AI解锁Coze智能体搭建核心技能(1)--- 初识coze》
  • 大模型面试题:请讲一下GPT系列模型是如何演进的?
  • 分享5款软件让电脑更方便
  • 做网站建设公司赚钱浙江省建设厅网站地址
  • 内容补充--高精度空转(Xenium、CosMx)空间距离分析
  • 20.12 ChatPPT图像识别实战:多模态整合实现42%生成效率提升,800ms极速生成方案揭秘
  • sof 是运行在linux内核里 还是运行在DSP里面
  • 网站做edi认证有用没千库网登录入口
  • 【Leetcode hot 100】215.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
  • Leetcode每日一练--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