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高校撤销地理科学类专业
前段时间,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度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拟通过名单的公示》。经专家评审,拟同意申请增设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点117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点7个,申请调整修业年限专业点5个,申请撤销普通本科专业点71个,最终结果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其中,撤销专业中有西安科技大学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宝鸡文理学院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安康学院的地理科学。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在这场专业调整变革中,在校学生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影响群体。一觉醒了,专业没了,这种尴尬和无语谁懂啊!
突如其来的专业变动不仅严重打乱了他们的职业规划,更是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既有学习投入可能“贬值”的焦虑,又有在就业市场上因“专业身份缺失”而产生的自我认同迷茫。
根据高绩数据发布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新增与撤销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度撤销的学科门类中,工学占比32.84%,管理学占比18.73%,理学、艺术学、文学分别占比13.99%、12.67和9.26%。
站在市场需求端来看,这场专业调整的变革并非无的放矢。作为人才供给的重要端口,高校的许多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
那么专业在高校里消失,是否就意味着相关的技术和人才不再被社会需要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升学深造是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出路。
这也是实现 “弯道超车” 的好机会。如果对教育行业感兴趣,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可以报考学科教学(地理)硕士,以后当中学地理老师。
我有个直系学姐,去年就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地理)硕士,她说很多中学招聘时,更看重硕士学历和学科教学能力,只要我们好好准备,完全有机会进入教育领域。
对于我们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跨考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专业目前就业前景较好,像环保企业、科研机构对相关人才需求较大。而且我们有自然地理的基础,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我已经开始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情况,打算从现在开始复习,为明年的考研做准备。

>>>如果不想继续深造,直接就业也并非没有机会
关键是要找准方向,主动弥补自身短板。
体制内的岗位虽然竞争激烈,但只要好好备考,还是有希望的。自然资源局、气象局等部门每年都会招聘相关岗位,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行测、申论,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教育领域也不只有中小学教师这一条路。现在教育培训机构也需要地理老师,我们可以凭借专业知识进入这些领域。而且一些地方文旅部门会开展地理文化科普活动,也需要相关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向。
企业端的岗位也值得关注。环保企业的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岗位,需要我们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数据分析岗位,只要我们掌握 GIS 软件的使用,也能胜任。
另外,其中,GIS 开发是近几年地理类学生特别值得关注的方向—— 我们有地理空间思维的基础,只要补上编程技能,就能在这个领域找到不错的岗位。现在很多行业都需要 GIS 开发人才:比如互联网公司做地图服务(像高德、百度地图的 POI 标注优化、路径规划功能),需要 GIS 开发工程师;自然资源局做国土空间规划系统,要靠开发团队搭建地理数据可视化平台;甚至环保企业监测污染扩散路径,也需要定制化的 GIS 分析工具。而且这个方向的薪资待遇比传统地理岗位高不少,一线城市应届生起薪普遍在 8k-12k,有 1-2 年经验后很容易涨到 15k 以上,就业前景非常明朗。
社会对某些领域人才的需求并未减少,但高校的培养模式需要升级迭代;其次,专业的边界正在模糊,具备跨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力。
毕竟,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如果对未来感到迷茫,可以尝试学习webgis开发;GIS开发这扇门已经为你打开,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迈出那一步。
往期GIS开发就业案例👇:
喜报|25年应届生学员斩获13Koffer!
学员故事|五年数据处理,7K到顶;转GIS开发,9K起步
学员故事|自然地理转GIS开发真实经历分享:从月薪4K到年薪20W
学员故事|从“地图民工”到GIS开发工程师:我的转行心路历程
学员故事|应届生勇闯GIS开发:月薪8K只是一个起点
学员故事|测绘工程成功转行经验分享,月薪10000上岸某事业单位三维GIS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