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惊喜18 高绩效辅导之二
因为本周一资产方案汇报,亮亮周末加班修改材料。
周一上午,亮亮把材料发给我看。我挺意外的,相比上周我看的版本,以及我提出的意见,没有太大变化。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亮亮并未真心采纳了我的意见,另外一点快速提升自己的文档能力是很难的。当然,归根结底,亮亮的结构化文档的编写能力不够,认知不到,还需要持续练习。
回想自己在文档编写上的磨砺,最初也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后来逐步发展到“知道自己不知道”,认识到了自己的文档和别人文档的差距;然后通过不断练习,形成了自己的套路,也能写好,结构化的能力同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知道自己知道”。
因为时间很紧张,难以持续打磨,所以我第二次反馈聚焦在2个点上:
目标的描述,层次要提升
亮亮对目标的描述很具体,单纯的是解决了哪些问题,但没有从管理视角看,对管理的提升表现在哪里。实际我们自研了一套资产管理系统,并分阶段建设了其核心模块A、B、C、D,本期建设了C、D。
亮亮用过程代替了结果。重点描述我们做了什么,但实际要表现我们达到了怎样的成果。比如,我们通过数据解析,形成了资产数据池,这其中数据解析是过程,资产数据池才是目标。
现状的梳理,表格要更简洁
亮亮整理了表格,一如亮亮的风格,内容完整全面。但其中过多的文字描述,比如实现方案这一列中平均要写3个步骤,20多个字,当20行都如此表述,表现就显得很臃肿、不易读。
我建议亮亮把把实现方案这一列拆解为三列,用对钩和画叉的图形化方式来表示其实现步骤,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文字描述。而且,更好的一点是,通过这些对钩和叉的对比,可以快速从整体过渡到局部,识别出可能的设计问题,大幅提升了阅读效率,这个建议也得到了亮亮的认同;评审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有效。
由此可见,专业管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对管理者的专业能力是个挑战,如果不能远超团队,很难做出有效指导,所以管理者要更努力精进;
对管理者的耐心是个挑战,成长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坚持长期主义;
对管理者的总结能力是个挑战,不但要自己做得好,还要能识别出团队产出的问题;
对管理者的辅导能力是个挑战,不但要能识别问题,给出合适的改进方案,还要让团队信服。
教学相长的过程是一场修炼,成就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