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反弹有玄机:外围利好是助力!
一,
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和7、8月份的情况差不多,消费领域还是没什么起色。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没调整,看来是想让市场自己先慢慢修复。今年的各项任务完成应该没什么问题,咱们可以多给明年留点期待。尐程序:期权汇
昨天科创综指早盘涨得挺明显,一度冲破了1600点关口,可后来还是没撑住,又跌回了1580点以下。而且成交额只有1700多亿,比起10月9日的峰值少了快一半。
现在市场需要稳一稳,出现这种冲高回落的走势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对整体的市场格局没什么大影响。
港股这波反弹力度可比A股大多了——毕竟港股之前虽然也涨了不少,但比起科创综指,估值还是有明显优势的。昨晚美股已经把10月10日的跌幅全收回来了,给港股营造了更宽松的环境。现在外围市场环境变好了,后面A股怎么走,主要还是看内部的因素。
本周前几天的行情其实不太重要,指数稳字当头的大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大家重点关注周五的走势就行。
二,
沪深300现在的估值不算有泡沫,但也绝对不便宜了;科创板估值偏高,不方便多做评价。
拥抱科技板块本身没问题,但得挑对——只有20%的科技公司能真正做大做强,剩下80%其实不值得投资。
作为贵金属,一年涨50%这事儿很不正常,我觉得得小心点,别盲目追。
没有哪种资产能只涨不跌,该放弃的时候果断放弃,也是一种投资智慧。
现阶段我的配置思路是:30%资金投股票,10%买债券,50%留现金,先等着合适的机会再动。
炒股本来就是反人性的游戏,炒到最后拼的不是技巧,而是心态和修行。
看股票不能只看企业基本面,还得结合宏观经济大环境。比如2006年我建议借钱买房,2017年就判断2020年房产会见顶,都是基于大环境的判断。
A股的换手率是全球最高的,这就导致市场长期估值偏贵,低估值的状态根本留不住多久,最终形成“牛短熊长”的格局。
咱们的投资者就喜欢听故事、追概念。那些市值300亿以下的小公司,占了市场70%的交易量,但它们的利润加起来只占全市场的10%,明显是炒作大于实际价值。
个人投资者大多只关注资金流向和政策变化,却不重视公司治理好不好。美股从个人投资者占比80%降到现在不到20%,用了75年;咱们A股才35年,以后也会慢慢变成机构主导的市场。
现在不用纠结是不是慢牛,以后自然会有答案。关键是搞清楚市场上涨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只有基于基本面的上涨,才能长久持续。
外部因素对A股的影响其实有限,咱们手里能调控的工具还很多。A股未来是涨还是调,最终还是看基本面,看上市公司能不能赚钱、盈利能不能增长。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平均盈利只有2.5%,如果真要走慢牛,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至少得达到10%以上才行。
总之:
今天市场迎来反弹,外部原因主要是特朗普态度又缓和了,再加上外围股市大涨带动了情绪。港股这次表现比A股更亮眼,核心是港股里很多外资和对冲基金都严格按交易纪律操作,该买就买、该卖就卖,不盲目跟风。而A股更偏向博弈,投资者情绪波动也更大,涨的时候容易追、跌的时候容易慌。
今天“三化”相关新闻在资本圈讨论得特别热烈,不少人觉得这是市场利空。但我们看法不一样——这恰恰能证明A股正在取代房地产,成为重要的资本载体。过去国资主要靠房地产和基建拉动,现在更多依赖资本市场的融资和发展。
正因为A股有了被重视、能发挥作用的价值,长期牛市才具备了可能性。就算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加剧,也不会打断这个大进程。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持有比例,坚定看好市场长期机会。(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