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25]:大模型应用层技术栈 - 大模型应用层的四大开发模式(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
🧩 大模型应用层四大开发模式
从“轻量接入”到“自主可控”的完整演进路线
模式 | 名称 | 核心特点 | 适用阶段 |
---|---|---|---|
✅ 模式一 | Prompt Engineering + API 调用 | 快速验证想法,零训练成本 | 初创期 / MVP 验证 |
✅ 模式二 | RAG(检索增强生成) | 知识可更新,无需微调 | 中小企业知识库 |
✅ 模式三 | Fine-tuning(微调) | 定制风格/术语,提升准确率 | 成熟产品优化 |
✅ 模式四 | Agent(智能代理)架构 | 自主决策+工具调用,迈向AI自动化 | 高阶智能化 |
📌 模式一对比总览表
维度 | Prompt + API | RAG | Fine-tuning | Agent |
---|---|---|---|---|
开发难度 | ⭐ 极低 | ⭐⭐ 简单 | ⭐⭐⭐ 中等 | ⭐⭐⭐⭐ 复杂 |
上线速度 | 秒级启动 | 数小时 | 数天~数周 | 数周以上 |
数据依赖 | 无 | 需要文档数据 | 需要标注数据集 | |
成本 | 低(按调用计费) | 中 | 较高(训练+推理) | 高(复杂系统) |
可解释性 | 弱 | 强(有来源依据) | 弱 | 中(可追踪步骤) |
安全性 | ⚠️ 数据出域 | ⚠️/✅ 可私有部署 | ✅ 可本地化 | ✅ 支持私有化 |
是否需要训练 | ❌ | ❌ | ✅ | ❌(但可结合) |
典型应用 | 聊天机器人、 代码补全 (一问一答) | 企业知识问答、 客服助手 (需要企业内部私有的文档) | 垂直领域写作、 法律文书生成 (行业数据) | 数字员工、 自动化流程 (自动化、自主化) |
🔹 模式一:Prompt Engineering + API 调用
🎯 适用场景
- 快速原型验证
- 简单对话机器人
- AI 编程辅助(如 GitHub Copilot)
- 内容生成(邮件、文案)
🛠️ 技术栈组成
前端(React/Vue)
→ 后端(FastAPI/Flask)
→ 调用 LLM API(通义千问 / 文心一言 / GPT / DeepSeek)
💡 核心技巧
# 使用清晰结构化提示词
prompt = """
你是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请为“智能台灯”写一段面向年轻人的营销文案。
要求:
- 不超过80字
- 使用轻松幽默语气
- 包含一个emoji
"""
✅ 工具推荐
- LangChain / LlamaIndex:编排 prompt 流程
- PromptLayer / Langfuse:监控与优化提示效果
- OpenAI SDK / Qwen SDK:调用大模型 API
⚠️ 局限性
- 容易产生幻觉
- 无法学习新知识
- 输出不稳定
- 敏感数据不能上传
🚀 优势:最快上线,最低门槛
🔹 模式二: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查资料 + 写答案” 类人思维
🎯 适用场景
- 企业内部知识库问答(HR制度、IT手册)
- 客户服务助手(基于产品说明书回答问题)
- 政策解读系统
- 教育辅导机器人
🏗️ 架构流程
用户提问
→ 文本向量化(Embedding)
→ 在向量数据库中检索最相关段落
→ 将原文拼接到 Prompt 中
→ 调用 LLM 生成引用式回答
示例输出:
“根据《员工手册V3.2》第5章第2条:年假未休部分可在次年3月底前申请补偿。您可联系HRBP办理。”
🛠️ 关键组件
组件 | 推荐工具 |
---|---|
文档处理 | Unstructured / PyPDF2 / docx2txt |
分块策略 | RecursiveCharacterTextSplitter |
Embedding 模型 | BGE / Jina / text-embedding-3-small |
向量数据库 | Milvus / Weaviate / Qdrant / Pinecone |
Reranker 重排序 | bge-reranker-base |
框架支持 | LangChain / LlamaIndex / Haystack |
✅ 优势
- 不需训练即可“教会”模型新知识
- 回答可溯源,减少幻觉
- 知识更新只需替换文档
⚠️ 注意事项
- 切片粒度影响召回质量(太粗 or 太细都不好)
- 多跳问答能力有限(如:“A导致B,B引发C → A会影响C吗?”)
🚀 推荐组合:BGE + Qdrant + LlamaIndex + 通义千问
🔹 模式三:Fine-tuning(微调)
🎯 适用场景
- 需要特定表达风格(如法言法语、医学术语)
- 高精度任务(合同生成、诊断建议)
- 模型行为一致性要求高(避免每次回答不同)
- 已有大量高质量标注数据
🧪 微调方式对比
方法 | 是否可商用 | 显存需求 | 适合场景 |
---|---|---|---|
全参数微调 | ✅ | ≥80GB(70B模型) | 超大规模定制 |
LoRA(Low-Rank Adaptation) | ✅ | 16–24GB(7B模型) | 主流选择 |
QLoRA(量化微调) | ✅ | <10GB(可用消费级显卡) | 低成本入门 |
Prompt Tuning | ✅ | 极低 | 简单风格迁移 |
🛠️ 技术栈
数据准备(JSONL格式)
→ 使用 HuggingFace Transformers + PEFT
→ 在 AWS/Aliyun GPU 实例上训练
→ 导出模型并部署为推理服务(vLLM / TGI)
示例训练数据格式:
{
"prompt": "请将以下内容改写为正式公文:今天开会说下周交报告",
"completion": "经会议讨论决定,相关报告应于下周五前提交至综合管理部。"
}
✅ 优势
- 输出高度可控
- 推理速度快(无需额外检索)
- 可完全离线运行
⚠️ 局限
- 训练成本高
- 知识无法动态更新(需重新训练)
- 存在过拟合风险
🚀 推荐组合:QLoRA + Baichuan/Qwen/CodeLlama + vLLM 部署
🔹 模式四:Agent(智能代理)架构
🎯 适用场景
- 数字员工(自动处理报销、审批)
- 自动化运维助手
- 多步骤任务执行(“帮我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并写成PPT”)
- 多 Agent 协作系统(模拟团队分工)
🧠 Agent 核心能力
能力 | 实现方式 |
---|---|
规划(Planning) | Task decomposition(如 BabyAGI) |
工具调用(Tool Use) | Function Calling / API Integration |
反思(Self-reflection) | Critic Agent 审核结果 |
记忆(Memory) | 向量数据库存储历史经验 |
多 Agent 协作 | MetaGPT、CrewAI 实现角色分工 |
🏗️ 典型工作流
预览
✅ 开源框架推荐
框架 | 特点 |
---|---|
AutoGPT | 最早开源 Agent,功能完整 |
BabyAGI | 任务驱动型,适合简单自动化 |
MetaGPT | 多角色协作(产品经理+工程师+测试) |
CrewAI | 简洁易用,支持 Crew(团队)概念 |
LangGraph (LangChain) | 图结构编排复杂工作流 |
🚀 优势
- 从“回答问题”进化为“完成任务”
- 可集成 RPA、数据库、API 形成闭环
- 支持长期记忆与持续学习
⚠️ 挑战
- 幻觉可能导致错误操作
- 调试困难(黑盒程度高)
- 需要强大基础设施支撑
📊 四种模式演进路线图
预览
✅ 建议路径:
先用 Prompt 验证需求 → 再用 RAG 接入知识 → 关键模块微调提升质量 → 最终构建 Agent 实现自动化
✅ 如何选择?决策树
预览
📌 总结:一句话概括四种模式
模式 | 一句话总结 |
---|---|
Prompt + API | “我告诉你怎么答,你照着说。” |
RAG | “你自己去查资料,然后告诉我答案。” |
Fine-tuning | “我教你几千遍,你就学会了。” |
Agent | “这件事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