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语言实现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的核心是将一个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因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协作的类(或模块)能够一起工作。在C语言中,可通过封装不兼容的接口、提供统一的适配接口来实现。
C语言实现适配器模式的思路
- 目标接口(Target):客户端期望的统一接口(函数指针结构体)。
- 适配者(Adaptee):已存在的、接口不兼容的模块(如旧系统函数、第三方库)。
- 适配器(Adapter):实现目标接口,内部调用适配者的接口,完成接口转换。
示例:适配不同格式的日志库
假设客户端期望一个统一的日志接口(log_info
、log_error
),但现有两个日志库的接口不兼容:
- 旧日志库:
old_log(message, level)
(级别用整数表示:1=INFO,2=ERROR)。 - 新日志库:
new_log(level, message)
(级别用字符串表示:“INFO”、“ERROR”)。
步骤1:定义目标接口(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 目标接口:客户端期望的统一日志接口
typedef struct {void (*log_info)(const char* message); // 打印INFO级日志void (*log_error)(const char* message); // 打印ERROR级日志
} LogTarget;
步骤2:定义适配者(不兼容的日志库)
#include <stdio.h>// 适配者1:旧日志库(接口:message在前,级别是整数)
void old_log(const char* message, int level) {const char* level_str = (level == 1) ? "INFO" : "ERROR";printf("[旧日志] %s: %s\n", level_str, message);
}// 适配者2:新日志库(接口:级别在前,级别是字符串)
void new_log(const char* level, const char* message) {printf("[新日志] %s: %s\n", level, message);
}
步骤3:实现适配器(将适配者接口转换为目标接口)
3.1 旧日志库适配器
// 旧日志库的适配器:实现LogTarget接口
static void old_adapter_log_info(const char* message) {// 调用旧日志库,转换参数(INFO对应级别1)old_log(message, 1);
}static void old_adapter_log_error(const char* message) {// 调用旧日志库,转换参数(ERROR对应级别2)old_log(message, 2);
}// 初始化旧日志适配器
LogTarget* old_log_adapter_create() {static LogTarget adapter; // 静态实例,避免动态分配adapter.log_info = old_adapter_log_info;adapter.log_error = old_adapter_log_error;return &adapter;
}
3.2 新日志库适配器
// 新日志库的适配器:实现LogTarget接口
static void new_adapter_log_info(const char* message) {// 调用新日志库,转换参数(级别字符串"INFO")new_log("INFO", message);
}static void new_adapter_log_error(const char* message) {// 调用新日志库,转换参数(级别字符串"ERROR")new_log("ERROR", message);
}// 初始化新日志适配器
LogTarget* new_log_adapter_create() {static LogTarget adapter;adapter.log_info = new_adapter_log_info;adapter.log_error = new_adapter_log_error;return &adapter;
}
步骤4:客户端使用(依赖目标接口,无需关心具体适配者)
// 客户端函数:仅依赖目标接口,不直接调用旧/新日志库
void client_code(LogTarget* logger) {logger->log_info("系统启动成功");logger->log_error("配置文件不存在");
}int main() {// 使用旧日志库(通过适配器)LogTarget* old_logger = old_log_adapter_create();printf("=== 使用旧日志库 ===\n");client_code(old_logger);// 使用新日志库(通过适配器)LogTarget* new_logger = new_log_adapter_create();printf("\n=== 使用新日志库 ===\n");client_code(new_logger);return 0;
}
输出结果
=== 使用旧日志库 ===
[旧日志] INFO: 系统启动成功
[旧日志] ERROR: 配置文件不存在=== 使用新日志库 ===
[新日志] INFO: 系统启动成功
[新日志] ERROR: 配置文件不存在
核心思想总结
- 接口转换:适配器通过封装适配者的接口(如
old_log
、new_log
),将其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目标接口(LogTarget
),屏蔽了接口差异。 - 解耦客户端与适配者:客户端仅依赖
LogTarget
接口,无需修改即可切换不同的日志库(旧→新),符合开放-封闭原则。 - 复用现有模块:无需修改旧日志库或新日志库的代码,通过适配器使其能在新系统中复用。
扩展:对象适配器 vs 类适配器
- 对象适配器(本示例):通过在适配器中调用适配者的函数(如
old_log
)实现,更灵活(可动态切换适配者)。 - 类适配器(C语言模拟):若适配者是结构体,可让适配器结构体“继承”适配者结构体,直接复用其成员(类似面向对象的继承)。
C语言的适配器模式常用于整合旧系统、第三方库,或统一不同模块的接口,是系统兼容性设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