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017 年下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017 年下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一、总体概况与考试技巧
(一)总体概况
2017 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题共 3 道,总分 75 分,覆盖项目管理核心领域。其中试题一聚焦变更与配置管理,试题二围绕进度、成本管理(含关键路径、挣值计算),试题三侧重团队与沟通管理,均为考试高频考点,且案例场景贴合实际项目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二)考试技巧
- 审题技巧:先通读案例说明,圈出关键信息(如角色职责、时间节点、问题描述),再对应问题定位案例中的相关细节,避免遗漏核心矛盾。
- 答题逻辑:按 “问题定位→理论依据→案例结合” 的思路作答,尤其是分析类问题(如 “指出问题”“说明程序”),需分点清晰,每个要点均结合案例具体场景,不脱离题干空谈理论。
- 计算类题目技巧:针对进度(关键路径、浮动时间)和成本(挣值管理)计算,先梳理活动逻辑关系或数据明细,再套用公式;计算过程中分步呈现,避免直接写结果,同时注意单位统一(如工期 “天”、成本 “元”)。
- 记忆类题目技巧:对于变更管理程序、冲突管理方法等固定知识点,需准确记忆关键步骤,答题时按顺序罗列,确保完整性与准确性。
二、试题一(26 分)
【说明】
A 公司承接某政府客户 ERP 软件开发项目,任命小张为项目经理。因客户与 A 公司年合作金额达上千万元,管理层要求小张保证客户满意度,小张遂抽调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组建团队。
项目初期,小张制定变更与配置管理规则:客户需求变更时,先由工程师评估影响,若影响不大,工程师可直接修改并更新版本,无需上报;若工程师无法判断影响,需上报项目经理评估并安排修改。
项目实施中,用户提出软件功能模块修改需求,工程师评估后认为工作量小、不影响进度,为提升客户满意度直接修改。软件测试联调阶段,测试人员发现部分功能模块与原设计不符,引发接口问题。经调查,该问题源于客户此前的修改需求,但项目经理查验时未发现相关变更文件。
【问题 1】(10 分)
请分析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 未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及完整的变更控制流程,仅依赖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个人判断,缺乏规范化审批机制。
- 未遵循既定的变更管理规则,工程师直接接受客户需求变更,未按流程完成评估后的记录或上报环节。
- 对客户变更请求的评估不充分,仅关注工作量和进度影响,未全面论证对功能一致性、接口兼容性等方面的影响。
- 缺少变更文件记录,客户需求变更及修改过程未形成书面文档,导致后续查验无据可依。
- 未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变更后的功能模块未经过验证便进入后续阶段,引发测试阶段的接口问题。
- 变更效果缺乏评估环节,变更实施后未确认是否符合原设计目标及项目要求,直接导致问题暴露滞后。
【问题 2】(10 分)
结合案例,请描述项目变更管理的主要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
- 提出与接受变更申请:由客户或项目团队提出变更需求,以书面形式提交变更申请,明确变更内容及理由。
- 对变更的初审:由项目经理或指定人员对变更申请进行初步审核,判断变更的合理性、必要性,筛选无效或重复申请。
- 变更方案论证:组织技术、进度、成本等相关人员,对通过初审的变更进行全面论证,分析变更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的影响,制定具体变更实施方案。
- 项目管理委员会(或 CCB)审查:由 CCB 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批,判断是否批准变更,若批准则明确变更实施要求;若不批准则反馈理由。
- 发出变更通知并组织实施:向项目团队及相关方(如客户)发出变更批准通知,明确变更责任人、实施时间及要求,组织团队执行变更。
- 变更实施的监控:项目经理跟踪变更实施过程,确保变更按方案执行,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避免偏离计划。
- 变更效果的评估:变更实施完成后,对变更后的成果进行测试或验证,评估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对项目其他部分产生新影响。
- 判断发生变更后的项目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若变更效果符合要求,将变更内容纳入项目基准(如范围、进度基准),项目回归正常管理;若不符合,则重新启动变更流程调整。
【问题 3】(6 分)
请将下面(1)~(6)处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根据变更的迫切性,变更可分为(1)和(2),通过不同流程处理。
变更管理过程涉及到的角色主要包括项目经理、(3)、(4)、(5)、(6)。
【参考答案】
(1)紧急变更 (2)非紧急变更 (3)团队成员 (4)监理工程师 (5)CCB(变更控制委员会) (6)建设方(客户)
三、试题二(26 分)
【说明】
某信息系统项目包含 A、B、C、D、E、F、G、H、I、J 十个活动,各活动的历时、成本估算值及活动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
活动名称 | 活动历时(天) | 成本估算值(元) | 紧前活动 |
A | 2 | 2000 | - |
B | 4 | 3000 | A |
C | 6 | 5000 | B |
D | 4 | 3000 | A |
E | 3 | 2000 | D |
F | 2 | 2000 | A |
G | 2 | 2000 | F |
H | 3 | 3000 | E、G |
I | 2 | 2000 | C、H |
J | 3 | 3000 | I |
【问题 1】(10 分)
(1)请计算活动 H、G 的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
(2)请指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
(3)请计算该项目的总工期。
【参考答案】
(1)活动 H 的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均为 0;活动 G 的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均为 3。
(2)关键路径为:A→B→C→I→J、A→D→E→H→I→J。
(3)总工期为 17 天(计算逻辑:关键路径上活动历时之和,如 A (2)+B (4)+C (6)+I (2)+J (3)=17 天;A (2)+D (4)+E (3)+H (3)+I (2)+J (3)=17 天)。
【问题 2】(3 分)
项目经理在第 9 天结束时对项目进度进行统计,发现活动 C 完成了 50%,活动 E 完成了 50%,活动 G 完成了 100%,请判断该项目工期是否会受到影响?为什么?
【参考答案】
项目工期会受到影响。原因:活动 E 是关键路径(A→D→E→H→I→J)上的活动,按计划第 9 天结束时活动 E 应全部完成(计划进度:A (2 天,第 1-2 天)→D (4 天,第 3-6 天)→E (3 天,第 7-9 天)),但实际仅完成 50%,关键活动进度滞后,将直接导致总工期延长。
【问题 3】(10 分)
结合问题 2,项目经理在第 9 天结束时对项目成本进行了估算,发现活动 B 的实际花费比预估多了 1000 元,活动 D 的实际花费比预估少了 500 元,活动 C 的实际花费为 2000 元,活动 E 的实际花费为 1000 元,其他活动的实际花费与预估一致。
(1)请计算该项目的完工预算 BAC。
(2)请计算该时点计划值 PV、挣值 EV、成本绩效指数 CPI、进度绩效指数 SPI。
【参考答案】
(1)完工预算 BAC:所有活动成本估算值之和,即 2000(A)+3000(B)+5000(C)+3000(D)+2000(E)+2000(F)+2000(G)+3000(H)+2000(I)+3000(J)=27000 元。
(2)各指标计算:
- 计划值 PV:第 9 天结束时,按计划应完成的活动工作量对应的预算成本。具体计算:A (2000,已完成)+B (3000,已完成)+C (5000×0.5)+D (3000,已完成)+E (2000×100%)+F (2000,已完成)+G (2000,已完成),即 2000+3000+2500+3000+2000+2000+2000=16500 元。
- 挣值 EV:第 9 天结束时,实际完成的活动工作量对应的预算成本。具体计算:A (2000)+B (3000)+C (5000×0.5)+D (3000)+E (2000×0.5)+F (2000)+G (2000),即 2000+3000+2500+3000+1000+2000+2000=15500 元。
- 实际成本 AC:第 9 天结束时,所有活动的实际花费之和。具体计算:A (2000)+B (3000+1000=4000)+C (2000)+D (3000-500=2500)+E (1000)+F (2000)+G (2000),即 2000+4000+2000+2500+1000+2000+2000=15500 元。
- 成本绩效指数 CPI=EV/AC=15500/15500=1(成本与计划持平)。
- 进度绩效指数 SPI=EV/PV=15500/16500≈0.94(进度滞后)。
【问题 4】(3 分)
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成本与计划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改进措施。假设该改进措施是有效的,能确保项目后续过程中不会再发生类似问题,请计算该项目的完工估算 EAC。
【参考答案】
采用 “非典型偏差” 公式计算(后续无类似问题,即未来工作按预算执行):
EAC=AC+(BAC-EV)=15500+(27000-15500)=27000 元。
四、试题三(23 分)
【说明】
甲公司中标某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开发项目,公司任命研发部软件开发骨干小王为项目经理。小王技术能力强,亲自承担项目核心模块开发任务。自项目管理计划发布后,小王专注于自身研发工作,除项目阶段验收会外,未召开任何项目例会,仅在项目出现问题时召开临时会议。
项目进展至系统测试阶段前,发现指示灯显示模块开发进度严重滞后,小王与该模块负责人小李熬夜加班完成了模块开发。
项目绩效考核时,小王认为小李工作态度不认真,给予较差评价并在团队内公布。小李认为自己已熬夜加班完成任务,评价不公平,两人发生严重冲突,小李此后消极怠工,影响项目验收。
【问题 1】(11 分)
(1)基于以上案例,请指出小王在项目团队管理和沟通管理过程中的不恰当之处。
(2)针对小李在项目中的问题,请说明小王该如何预防和改进。
【参考答案】
(1)不恰当之处:
- 团队管理方面:1. 小王未完成 “技术骨干” 到 “项目经理” 的角色转变,过度专注自身研发任务,忽视团队整体管理;2. 未建立规范的项目例会制度,仅在问题发生时召开临时会议,无法及时掌握团队工作进度及潜在风险;3. 绩效考核缺乏客观依据,仅凭主观判断认定小李工作态度不认真,且未与小李沟通便公开评价,损害团队成员积极性;4. 冲突处理方式不当,与小李发生冲突后未及时妥善解决,导致冲突升级影响项目。
- 沟通管理方面:1. 缺乏主动沟通意识,未定期与团队成员(如小李)沟通工作进展、困难,导致进度滞后问题发现较晚;2. 沟通渠道单一,未通过例会、日常沟通等方式同步项目信息,团队信息传递不及时;3. 绩效反馈沟通缺失,未在考核前与小李就工作表现进行沟通,直接公布评价结果,引发矛盾。
(2)预防和改进措施:
- 提前建立进度跟踪机制,通过每日站会、每周例会等方式,定期检查各模块(如小李负责的指示灯模块)进度,及时发现滞后问题并协助解决。
- 明确团队成员职责与目标,在项目初期与小李确认指示灯模块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避免因目标不清晰导致进度偏差。
- 加强过程沟通与支持,主动了解小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技术难题、资源不足),提供必要的技术或资源支持,而非仅在问题发生后补救。
- 建立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工作量、进度完成情况、质量达标率等量化指标为依据,考核前与小李进行一对一沟通,听取其工作汇报及意见,确保评价公平公正。
- 提升冲突管理能力,若与小李产生分歧,先倾听其诉求,再结合事实理性沟通,避免情绪化对抗,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问题 2】(4 分)
结合案例,说明项目经理小王应当重点学习哪些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法?
【参考答案】
- 观察和交谈法:通过日常观察团队成员工作状态、与成员一对一交谈,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心理状态及潜在问题,避免问题积累。
- 项目绩效评估法:建立客观的绩效评估标准,定期对团队成员工作表现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需与成员沟通,并据此提供反馈与改进建议。
- 冲突管理法:学习多种冲突处理方法,根据冲突场景选择合适方式,妥善解决团队矛盾。
- 人际关系技能:提升沟通、领导力、激励等能力,通过有效沟通凝聚团队,激励成员积极性,推动项目目标达成。
【问题 3】(2 分)
结合案例中小王和小李的冲突,请指出他们之间的冲突属于_______(从候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该选项编号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
A. 项目优先级冲突 B. 资源冲突 C. 个人冲突 D. 技术冲突
【参考答案】
C
【问题 4】(6 分)
请简要描述项目冲突管理的方法?
【参考答案】
- 撤退 / 回避:暂时避开冲突,不立即解决,适用于冲突影响较小、待后续条件成熟再处理的场景。
- 缓和 / 包容:强调双方共同点,弱化分歧,以维持团队和谐为目标,适用于非核心问题的冲突。
- 妥协 / 调解:双方各让一步,达成中间共识,适用于双方诉求均合理但无法完全满足的场景。
- 强迫 / 命令:凭借权力或权威强制一方接受解决方案,适用于紧急情况下需快速决策、且方案对项目整体有利的场景。
- 合作 / 解决问题:深入分析冲突根源,共同寻找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是最理想的冲突处理方式,适用于核心问题的冲突,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