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6.2 域名系统 (答案见原书 P271)


第6章 应用层 (续)

6.2 域名系统 (答案见原书 P271)
01. 域名与( D )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题目原文

  1. 域名与( )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A. IP地址 B. MAC地址 C. 主机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域名、IP地址、主机之间映射关系的精确性。
  • 正确选项分析 (D. 以上都不是):
    • 域名与IP地址、主机的关系是多对多的,不是一一对应的。
    • 一个域名可以对应多个IP地址: 这是实现负载均衡容灾的常用技术。例如,www.google.com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解析,会得到不同的服务器IP地址。
    • 多个域名可以对应同一个IP地址: 这是虚拟主机技术的基础。一台Web服务器上可以托管多个网站(多个域名),它们都共享同一个IP地址。
    • 一个主机可以有多个域名/IP地址。
  • 错误选项分析:
    • A, C: 都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 B: 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地址,与域名(应用层/网络层概念)无直接对应关系。

0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题目原文
0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Internet上提供客户访问的主机一定要有域名
B. 同一域名在不同时间可能解析出不同的IP地址
C. 多个域名可以指向同一台主机IP地址
D. IP子网中的主机可以由不同的域名服务器来维护其映射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DNS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 错误选项分析 (A. …一定要有域名):
    • 这是错误的。域名是为了方便人类记忆和使用而引入的别名系统。
    • 计算机在网络中进行通信,最终依赖的是IP地址
    • 一个提供服务的主机(服务器)可以只有IP地址而没有域名。用户只要知道其IP地址,就可以直接访问它(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IP地址)。
    • 域名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必需品”。
  • 正确选项分析:
    • B, C: 正确,如上一题所述,这是负载均衡和虚拟主机的实现基础。
    • D: 正确。一个IP子网(如一个大学的校园网)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将其下的不同部门(如cs.pku.edu.cn, ee.pku.edu.cn)的域名解析服务,委托给不同的(二级)域名服务器来管理。

03. DNS是基于( A )模型的分布式系统。

题目原文
03. DNS是基于( )模型的分布式系统。
A. C/S B. B/S C. P2P D. 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DNS的网络应用模型。
  • 正确选项分析 (A. C/S, Client/Server):
    • DNS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客户/服务器(C/S) 模型。
    • 客户(Client): 任何需要进行域名解析的主机上的应用程序(通过解析器库函数)。
    • 服务器(Server): 遍布全球的各级域名服务器
    • 工作流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域名查询请求,服务器返回IP地址或其他记录作为响应。
  • 错误选项分析:
    • B: B/S(浏览器/服务器)是C/S的一种特例。
    • C: DNS是层次化的、非对等的,不是P2P。

04. 域名系统(DNS)的组成不包括( D )

题目原文
04. 域名系统(DNS)的组成不包括( )
A. 域名空间 B. 分布式数据库 C. 域名服务器 D. 从内部IP地址到外部IP地址的翻译程序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DNS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
  • DNS三大组成:
    1. 域名空间 (Domain Name Space): 一个层次化的、树状的命名结构(如., .com, google.com, www.google.com)。
    2. 域名服务器 (Domain Name Server): 实现了域名空间的分布式数据库。每个服务器只负责管理自己“域”内的数据,并知道如何查询其他域。
    3. 解析器 (Resolver): 位于客户端,负责发起域名查询请求的软件模块。
  • 正确选项分析 (D. 从内部IP地址到外部IP地址的翻译程序):
    • 这个描述的是网络地址转换(NAT) 的功能,它通常由路由器或防火墙实现,属于网络层的地址转换技术。
    • 它与应用层的DNS域名解析系统无关。
  • 错误选项分析:
    • A, C: 是DNS的组成部分。
    • B: 分布式数据库是域名服务器系统的实现形式。

05. 互联网中域名解析依赖于由域名服务器组成的逻辑树…主机上请求域名解析的软件不需要知道( C )信息。
I.本地域名服务器的IP
II.本地域名服务器父节点的IP
III.域名服务器树根节点的IP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客户端进行DNS查询时,所必需的配置信息。
  • 正确选项分析 (C. II和III):
    • 一台主机要能上网并使用域名,其网络配置中唯一必须知道的DNS相关信息就是本地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I)
    • 所有DNS查询都由客户端的解析器首先发送给这个本地域名服务器
    • 后续的查询(无论是递归还是迭代)都由本地域名服务器代为完成。客户端不需要知道任何其他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包括父节点(II)或根节点(III)。
  • 错误选项分析:
    • I: 是必须知道的。

06. 在DNS的递归查询中,由( A )给客户端返回地址。

题目原文
06. 在DNS的递归查询中,由( )给客户端返回地址。
A. 最开始连接的服务器 B. 最后连接的服务器 C. 目的地址所在服务器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 的工作方式。
  • 正确选项分析 (A. 最开始连接的服务器):
    • 递归查询中,客户端(或下级服务器)向一个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后,就“坐等”最终结果。
    • 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如果自己不知道答案,它会代替请求者,向上级或其他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直到获得最终答案为止。
    • 然后,它再将这个最终答案返回给最初向它发起请求的客户端。
    • 因此,对于客户端来说,它只和最开始连接的那个服务器(通常是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了一次交互。
  • 错误选项分析:
    • B, C: 在递归查询中,客户端不直接与这些服务器交互。

07. 当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一个域名时,根域名服务器返回一个…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让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向该域名服务器查询,这种查询方式称为( B )

题目原文
07. 当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一个域名时,根域名服务器返回一个负责该域名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让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向该域名服务器查询,这种查询方式称为( )
A. 递归查询 B. 迭代查询 C. 重定向查询 D. 广播查询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 的工作方式。
  • 正确选项分析 (B. 迭代查询):
    • 迭代查询的特点是:服务器如果不知道最终答案,它不会代为查询,而是返回一个“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去问他”的提示,即另一个更权威的服务器的地址。
    • 请求方(本地域名服务器)收到这个提示后,再向那个新的服务器发起查询,如此迭代,直到找到最终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并获得答案。
    • 题目描述的正是这个过程。
  • 总结: 客户端与本地域名服务器之间通常是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与各级域名服务器之间通常是迭代查询

08. 一台主机要解析www.cskaoyan.com的IP地址…则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首先查询( A )

题目原文
08. 一台主机要解析www.cskaoyan.com的IP地址,若这台主机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202.120.66.68,因特网顶级域名服务器为11.2.8.6,而存储www.cskaoyan.com的IP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202.113.16.10, 则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首先查询( )
A. 202.120.66.68域名服务器 B. 11.2.8.6域名服务器
C. 202.113.16.10域名服务器 D. 可以从这3个域名服务器中任选一个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DNS查询流程的起点。
  • 正确选项分析 (A. 202.120.66.68域名服务器):
    • 如第5题所述,一台主机进行任何DNS查询,其第一站永远是它在网络配置中指定本地域名服务器(Local DNS Server)
    • 本题中,该主机的本地域名服务器被配置为202.120.66.68
  • 错误选项分析:
    • B, C: 顶级域名服务器和授权域名服务器都是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在后续的迭代查询中去联系的,主机不直接查询它们。

09. ( C )可以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主机的IP地址。

题目原文
09. ( )可以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主机的IP地址。
A. 本地域名服务器 B. 根域名服务器 C. 授权域名服务器 D. 代理域名服务器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不同类型域名服务器的职责。
  • 正确选项分析 (C. 授权域名服务器, 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 授权域名服务器是真正存储和管理某个特定域(Zone)原始域名记录(如A记录, CNAME记录等)的服务器。
    • 当一个查询最终到达一个域的授权域名服务器时,这个服务器就能给出关于该域内主机名的权威性答案
    • 因此,“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主机的IP地址”是授权域名服务器的核心职责。
  • 错误选项分析:
    • A. 本地域名服务器:主要负责代理客户端查询和缓存查询结果,它本身不“管辖”任何域。
    • B. 根域名服务器:只管辖根域.,它只知道各个顶级域(.com, .cn等) 的域名服务器地址。
    • D: 代理域名服务器是本地域名服务器的一种。

10. 若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则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B )

题目原文
10. 若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用户主机采用递归查询向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对应的IP地址,而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向其他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则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
A. 1条,1条 B. 1条,多条 C. 多条,1条 D. 多条,多条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组合使用时,请求数量的计算。
  • 分析过程:
    1. 用户主机 -> 本地域名服务器:
      • 采用递归查询
      • 用户主机只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1条请求,然后就等待最终答案。
    2. 本地域名服务器 -> 其他域名服务器:
      • 采用迭代查询,且无缓存。
      • 本地域名服务器会:
        • 域名服务器发送第1条请求。
        • 根据根的回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第2条请求。
        • 根据顶级的回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发送第3条请求…
      • 这个过程需要多次请求。
  • 结论: 用户主机发送1条请求,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多条请求。

11. 【2010统考真题】若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则在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A )

题目原文
11. 【2010统考真题】若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则在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
A. 1条,1条 B. 1条,多条 C. 多条,1条 D. 多条,多条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纯递归查询模式下,各方的请求数量。这与上一题的“递归+迭代”混合模式形成对比。
  • 分析过程:
    1. 用户主机 -> 本地域名服务器:
      • 用户主机总是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
      • 因此,用户主机只发送 1条 请求。
    2. 本地域名服务器 -> 其他域名服务器:
      • 题目明确指出,这次解析采用的是纯递归方法
      • 这意味着,本地域名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不知道,它会向根域名服务器也发起一个递归查询请求。
      • 然后,根域名服务器如果自己不知道,会代替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
      • 在这个链条中,本地域名服务器自己只发出了1条请求(给根服务器),然后就等待最终答案返回。
  • 结论: 用户主机发送1条请求,本地域名服务器也只发送1条请求。

12. 【2016统考真题】假设所有域名服务器均采用迭代查询方式进行域名解析…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在完成该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可能发出DNS查询的最少和最多次数分别是( C )

题目原文
12. 【2016统考真题】假设所有域名服务器均采用迭代查询方式进行域名解析。当主机访问规范域名为www.abc.xyz.com的网站时,本地域名服务器在完成该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可能发出DNS查询的最少和最多次数分别是( )
A. 0,3 B. 1,3 C. 0,4 D. 1,4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在纯迭代查询模式下,考虑缓存对查询次数的影响。
  • 分析过程:
    1. 分析查询路径(无缓存,最坏情况):
      • 要解析 www.abc.xyz.com
      • 第1次查询: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根服务器返回.com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第2次查询: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 .com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它返回xyz.com授权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第3次查询: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 xyz.com授权域名服务器查询。它返回abc.xyz.com授权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第4次查询: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 abc.xyz.com授权域名服务器查询,得到最终www.abc.xyz.com的IP地址。
      • 因此,在完全没有缓存的情况下,最多需要 4次 查询。
    2. 分析最少查询次数:
      • “最少”的情况就是缓存命中的情况。
      • 最好情况: 本地域名服务器的缓存中恰好已经有了 www.abc.xyz.com 对应的IP地址记录(例如,之前刚有别人查询过)。
      • 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域名服务器无需向任何其他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直接从自己的缓存中返回答案。
      • 因此,最少的查询次数是 0次
  • 结论: 最少0次,最多4次。

13. 【2018统考真题】下列TCP/IP应用层协议中,可以使用传输层无连接服务的是( B )

题目原文
13. 【2018统考真题】下列TCP/IP应用层协议中,可以使用传输层无连接服务的是( )
A. FTP B. DNS C. SMTP D. HTTP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常见应用层协议所使用的传输层协议(TCP vs. UDP)。
  • 正确选项分析 (B. DNS, Domain Name System):
    • DNS 主要用于域名查询,这是一个典型的“一次性”的、简短的“请求-响应”过程。
    • 它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绝对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如果一次查询失败,解析器库函数可以简单地重试)。
    • 因此,DNS主要使用UDP(无连接服务) 来进行查询,以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系统开销。
    • (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区域传送或响应包过大时,DNS也会使用TCP)。
  • 错误选项分析(都使用TCP - 面向连接服务):
    • A.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要求绝对的可靠性,必须使用TCP。
    • C.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电子邮件传输要求绝对的可靠性,必须使用TCP。
    • D.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网页传输要求可靠,必须使用TCP。

(14) 【2020统考真题】下图所示网络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只提供递归查询服务, 其他域名服务器均只提供迭代查询服务…则从单击超链接开始到浏览器接收到index.html页面为止所需的最短与最长时间分别是( D )

题目原文
(14) 【2020统考真题】下图所示网络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只提供递归查询服务, 其他域名服务器均只提供迭代查询服务; 局域网内主机访问Internet上各服务器的往返时间(RTT)均为10ms, 忽略其他各种时延。若主机H通过超链接 http://www.abc.com/index.html 请求浏览纯文本Web页index.html, 则从单击超链接开始到浏览器接收到index.html页面为止所需的最短与最长时间分别是( )
[图示网络拓扑]
A. 10ms,40ms
B. 10ms,50ms
C. 20ms,40ms
D. 20ms,50ms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极强的计算题,要求计算一次完整的Web请求的总时间。这个过程包含了两个主要阶段:DNS域名解析HTTP数据获取。需要分别计算这两个阶段在最好(有缓存)和最坏(无缓存)情况下的耗时,然后相加。

  • 分析过程:

    第一阶段:DNS域名解析 (获取 www.abc.com 的IP地址)

    • 主机H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

    •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外发起迭代查询

    • 每次查询(请求+响应)耗时一个RTT = 10ms。

    • 最坏情况 (DNS无任何缓存):

      1. H -> 本地域名服务器 (递归请求)
      2. 本地域名服务器 -> 根域名服务器 (迭代请求1, 耗时10ms) -> 得到 .com 服务器地址
      3. 本地域名服务器 -> .com顶级域名服务器 (迭代请求2, 耗时10ms) -> 得到 abc.com 服务器地址
      4. 本地域名服务器 -> abc.com域名服务器 (迭代请求3, 耗时10ms) -> 得到 www.abc.com 的IP地址
      5. 本地域名服务器 -> H (递归响应)
      • 本地域名服务器总共进行了3次外部查询。整个DNS解析过程耗时 10ms + 10ms + 10ms = 30ms
      • 主机H从发出请求到收到最终答案,总共耗时 0.5*RTT(H->本地) + 30ms(本地->外部) + 0.5*RTT(本地->H)。由于主机H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它们之间的RTT可以忽略不计,但题目说“访问Internet上各服务器的RTT均为10ms”,这通常指从局域网边界(路由器)出去的RTT。所以H到本地服务器的通信时间可以忽略。
      • 因此,DNS解析最长时间 = 30ms
    • 最短情况 (DNS有缓存):

      • 最好情况是,本地域名服务器的缓存中已经有了 www.abc.com 的IP地址记录。
      • H -> 本地域名服务器 (请求)
      • 本地域名服务器 -> H (直接从缓存响应)
      • 这个过程发生在局域网内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 因此,DNS解析最短时间 = 0ms

    第二阶段:HTTP数据获取 (获取 index.html 页面)

    • HTTP协议基于TCP。获取一个Web页面需要先建立TCP连接,再发送HTTP请求。
    • TCP连接建立 (三次握手):
      • H -> Web服务器 (SYN)
      • Web服务器 -> H (SYN+ACK)
      • H -> Web服务器 (ACK)
      • 这个过程耗时 1个RTT = 10ms
    • HTTP请求与响应:
      • TCP连接建立后,H发送HTTP GET /index.html 请求。
      • Web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将 index.html 页面数据发送回来。
      • 这个过程耗时 1个RTT = 10ms
    • 因此,HTTP数据获取的总时间 = 1 RTT (TCP) + 1 RTT (HTTP) = 2 * RTT = 20ms

    第三步:计算总时间

    • 总时间 = DNS解析时间 + HTTP获取时间

    • 最长时间 = DNS最长时间 + HTTP获取时间

      • 最长时间 = 30ms + 20ms = 50ms
    • 最短时间 = DNS最短时间 + HTTP获取时间

      • 最短时间 = 0ms + 20ms = 20ms
  • 结论:

    • 所需的最短时间是 20ms。
    • 所需的最长时间是 50ms。
    • 这个结果与选项D 20ms,50ms 完全匹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2 域名系统 (DNS) 知识体系与考法总结

DNS是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它扮演着“互联网电话本”的角色,将人类易于记忆的域名转换为机器能够理解的IP地址。本节内容逻辑清晰,重点在于理解DNS的层次化结构、查询方式,以及相关的地址映射协议特性

知识体系梳理

本部分的知识体系可以围绕“DNS是什么(组成)”、“DNS如何组织(域名空间)”和“DNS如何工作(查询过程)”三条主线展开。

一、 DNS是什么 (系统组成)

DNS (Domain Name System) 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本身是一个基于C/S模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 三大组成部分:

    • 域名空间 (Domain Name Space): 一个全球唯一的、层次化的树状命名结构。
    • 域名服务器 (Name Server): 存储和管理域名空间信息的分布式数据库。
    • 解析器 (Resolver): 位于客户端,负责发起DNS查询的软件模块。
  2. 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 (高频考点):

    • 不是一一对应,而是多对多关系。
      • 一个域名 -> 多个IP地址: 用于负载均衡和容灾。
      • 多个域名 -> 一个IP地址: 用于虚拟主机技术。

二、 DNS如何组织 (域名空间与服务器层次)

  1. 域名空间: 树状结构,从根.开始,下分顶级域(如.com, .cn)、二级域(如google.com)、三级域(如www.google.com)等。
  2. 域名服务器的层次结构:
    • 根域名服务器 (Root NS): 全球共13个逻辑集群,知道所有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 顶级域名服务器 (TLD NS): 管理一个顶级域(如.com),知道其下所有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 授权域名服务器 (Authoritative NS): 负责一个特定“区域(Zone)”(如abc.com)的原始记录,能给出权威性回答。
    • 本地域名服务器 (Local NS): 不属于层次结构,但作为客户端查询的第一站代理。它通常由ISP或网络管理员提供,并维护一个缓存(Cache) 以加速查询。

三、 DNS如何工作 (查询过程 - 必考核心)

DNS查询分为两种基本方式,它们的组合构成了完整的解析流程。

  1. 递归查询 (Recursive Query):

    • 特点: “你帮我查到底”。
    • 流程: 请求方 A 向服务器 B 发出递归请求,B 必须返回最终答案错误信息。如果 B 不知道,它会代替 A 去向其他服务器查询。
    • 应用: 主机(客户端)与本地域名服务器之间通常采用递归查询。
  2. 迭代查询 (Iterative Query):

    • 特点: “我告诉你下一步该问谁”。
    • 流程: 请求方 A 向服务器 B 发出迭代请求,如果 B 不知道答案,它会返回一个转介(Referral),即它所知道的、更接近答案的另一个服务器 C 的地址。然后 A 自己再去向 C 查询。
    • 应用: 本地域名服务器与根/顶级/授权域名服务器之间通常采用迭代查询。
  3. 完整的查询流程 (无缓存 - 最坏情况):

    • Step 1: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起递归查询。
    • Step 2: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域名服务器发起迭代查询。
    • Step 3: 根服务器回复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Step 4: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起迭代查询。
    • Step 5: 顶级服务器回复授权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Step 6: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授权域名服务器发起迭代查询。
    • Step 7: 授权服务器回复最终的IP地址。
    • Step 8: 本地域名服务器将结果缓存,并回复给主机。

四、 DNS与传输层协议

  • DNS主要使用UDP(端口53)进行查询,因为它追求速度快、开销小
  • 在特定情况下(如DNS响应报文超过512字节、进行区域传送AXFR),会切换到TCP(端口53)以保证可靠传输。
常见考法与例题梳理
  1. 查询方式的辨析与流程分析(高频核心)

    • 考法: 区分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的特点,或者根据一个完整的查询流程,判断各阶段的请求数量。
    • 例题06: “递归查询…由(A. 最开始连接的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地址”,考察了递归的“代查”特性。
    • 例题07: 描述了“服务器返回下一个该问谁”的场景,这是迭代查询的定义。
    • 例题10 & 11 (真题): 是经典的请求数量计算题。关键是记住:主机->本地是递归(1条),本地->外界,如果是迭代则为多条,如果是递归则为1条。
  2. DNS查询时间计算(高频综合题)

    • 考法: 结合DNS查询流程和HTTP请求流程,计算获取一个网页所需的总时间。
    • 例题14 (2020真题): 是一道非常全面的综合计算题。
      • 解题关键:
        • 总时间 = DNS解析时间 + HTTP获取时间
        • DNS时间: 最短=0(本地缓存命中),最长= n * RTT(n为迭代查询次数)。
        • HTTP时间: 1 RTT (TCP握手) + 1 RTT (HTTP请求/响应)
  3. 基本概念与组成

    • 考法: 考察DNS的组成部分、模型、协议特性等。
    • 例题01 & 02: 考察了域名与IP的多对多关系,以及域名并非主机必需品。
    • 例题03 & 04: 明确了DNS是基于C/S模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而NAT不属于DNS。
    • 例题13 (真题): 考察了DNS主要使用UDP(无连接服务)
  4. 不同域名服务器的职责

    • 考法: 区分根、顶级、授权、本地域名服务器的功能。
    • 例题05 & 08: 考察了客户端查询的起点永远是本地域名服务器
    • 例题09: 明确了给出权威性答案的是授权域名服务器
刻意练习建议
  1. 画出“DNS完整查询”流程图:

    • 这是掌握本节知识的“法宝”。在纸上画出: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根NS、顶级NS、授权NS
    • 用带编号的箭头,完整地画出一次无缓存的域名解析全过程(主机->本地是递归,本地->外界是迭代)。
    • 在每个箭头上标注请求的内容(如“www.abc.com?”)和响应的内容(如“.com服务器的IP”)。
    • 这张图能让你彻底理清递归和迭代的组合工作模式。
  2. 制作“DNS服务器”角色卡片:

    • 为“根”、“顶级”、“授权”、“本地”四种服务器制作卡片。
    • 背面写下它们的核心职责知道什么
    • 例如,根服务器:“职责:指路顶级域。知道:所有TLD服务器的地址。” 本地域名服务器:“职责:代理查询+缓存。知道:根服务器的地址。”
  3. DNS+HTTP时间计算模板化:

    • 将例题14作为模板题,反复练习。
    • 建立解题模板:
      1. DNS部分:
        • 最坏(最长)时间: 数域名有几部分(如www.abc.com是3部分),通常迭代查询次数就是n-1nT_dns_max = (查询次数) * RTT
        • 最好(最短)时间: 假设本地域名服务器有缓存,T_dns_min = 0 (忽略局域网时延)。
      2. HTTP部分:
        • T_http = 1 RTT (TCP) + 1 RTT (HTTP) (对于小对象)。
      3. 总时间: 分别将T_dns_minT_dns_maxT_http相加。

通过以上系统性的梳理和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您将能够全面掌握域名系统(DNS)的核心原理、查询流程和相关计算,从容应对各种综合性题目。

http://www.dtcms.com/a/503260.html

相关文章:

  • php怎么网站开发上海网站建设86215
  • C程序中的指针:动态内存、链表与函数指针
  • 免费注册网站软件2022推广app赚佣金平台
  • 【Linux运维实战】彻底修复 CVE-2011-5094 漏洞
  • Java | 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批量设置各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配置方案设计和代码实践
  • STM32中硬件I2C的时钟占空比
  • iFlutter --> Flutter 开发者 的 IntelliJ IDEA / Android Studio 插件
  • Easyx图形库应用(和lua结合使用)
  • 网站建设计划表模板网络运营需要学什么专业
  • Scrapy 框架入门:高效搭建爬虫项目
  • 【JVM】详解 垃圾回收
  • 【前端魔法】实现网站一键切换主题
  • 电子 东莞网站建设wordpress 图片服务器配置
  • Spring Boot 3零基础教程,WEB 开发 通过配置类代码方式修改静态资源配置 笔记31
  • Vue模块与组件、模块化与组件化
  • SiriKali,一款跨平台的加密文件管理器
  • 构建优雅的 Spring Boot Starter:深入掌握国际化与配置覆盖的最佳实践
  • 网站建设的意义单页式网站
  • 易申建设网站兼职做ps网站
  • 力扣(LeetCode) ——11.盛水最多的容器(C++)
  • word插入页码?【图文详解】word怎么插入页码?word页码设置?
  • Leetcode 3719. Longest Balanced Subarray I
  • Rust unsafe
  •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网站wordpress登陆按钮
  • 【pulldown-cmark】 初学者指南
  • [嵌入式系统-140]:Android以及其衍射版本都是基于Linux,Ubuntu、Rehat也都是基于Linux,异同进行比较。
  • GitLab 代码基础操作清单
  • 深度学习经典分类(算法分析与案例)
  • 做网站的叫什么百度seo引流怎么做
  • js,后端,css记录